《袖珍小兒方》是明代的一部兒科類中醫著作,不著撰者,約成書於明建文四年(1402)。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袖珍小兒方
- 創作年代:明代
- 卷數:六卷
- 類別:兒科類中醫著作
《袖珍小兒方》是明代的一部兒科類中醫著作,不著撰者,約成書於明建文四年(1402)。
《袖珍小兒方》是明代的一部兒科類中醫著作,不著撰者,約成書於明建文四年(1402)。內容簡介卷一總論兒科診法,卷二至卷六分述初生疾患,以及驚風、天釣、內釣、驚癇、諸疳、傷寒、痙、痊、咳、喘、發熱等兒科病證二十一門,列方三...
紅綿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袖珍小兒方》卷四。具有退熱化痰之功效。主治傷風咳嗽,鼻塞流涕,亦治乳吹。方劑組成 全蠍(去毒)五個,麻黃(去節)、僵蠶(炒,去嘴)、川芎、白芷、天麻各二錢,甘草一錢,蘇木一錢,桔梗二錢。用法用量 上銼散,每服二錢,用綿包裹。煎服。主要功用 退熱化痰。功能主治 傷風咳嗽...
人參地黃丸 人參地黃丸,一種中藥方劑。用法用量 食遠用人參煎湯送下。組成 人參(去蘆)2錢,熟地黃4錢,鹿茸(酒炙)3錢,山藥(去皮)3錢,白茯苓(去皮)3錢,牡丹皮(去心)3錢,山茱萸(去核)3錢。製備方法 上為極細末,煉白蜜為丸,如芡實大。
編者以《袖珍小兒方論》為基礎予以校正補充而成,理論上推崇錢(乙)陳(文中)二氏。流傳版本 現存初刻本及影抄萬曆間刻本。作者簡介 莊應祺,明嘉靖、萬曆年間人,曾任太醫院吏目。內容簡介 1.明辨小兒生理病理特點 《方論》尊崇錢乙提出的小兒生理上“臟腑柔弱”,“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以及病理...
而董其昌跋米芾之子米友仁《水墨雲山卷》,也提到小米“自稱有設色袖珍卷,為生平第一”,這裡的“袖珍卷”,側重強調的應該是畫的尺幅很小。可見,至少在宋代,法書帖子以及畫卷等也有“袖珍”一說。明代有些書籍,書名上也有“袖珍”二字,例如明代徐用宣撰《袖珍小兒方》十卷、李恆撰《袖珍方》四卷等,只是並...
大歸命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袖珍小兒方》。具有發汗鏘表,辟穢化濁之功效。主治嬰孩小兒傷食,傷寒傷風,夾驚傷寒,驚潮虛熱,面色紅赤,鼻流清涕,渾身溫壯,手足心熱,氣微粗喘,口氣溫熱,似渴不渴,夜臥不安,或時呻吟,目白微紅。組成 石膏五錢,白朮、甘草(炙)、麻黃(去節)、川芎各五錢,陳皮(去...
蔥號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引劉氏方,名見《袖珍小兒方》卷一。主治小兒初生不小便;小兒初生不尿,臍腹腫脹,不飲乳者。組成 人乳四合,蔥白一寸。用法用量 上相和煎,分為四服,即小便利。主治 1.《外台秘要》:小兒初生不小便。2.《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初生不尿,臍腹腫脹,不...
⑤治聤耳膿水:白礬、胭脂各半兩,金箔七片。上同研細,日三度摻在耳內,每用半字。(《補要袖珍小兒方論》金箔散)。名家論述 ①《本草經疏》:《太清法》雲,金性本剛,服之傷肌損骨。惟作箔入藥,可為鎮心安神之用。如或止因心氣虛以致神魂不安,並無驚邪外入者,當以補心安神為急,而非金箔所能定...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三引《三因》名稱:破故紙散 組成:破故紙(炒)用法:上為末。每服一錢,熱湯調下 主治:小兒遺尿,小兒膀胱虛冷,夜間遺尿或小便不禁 出處:《袖珍小兒方》卷七 重要文獻摘要 《婦人大全良方》:“破故紙散。治赤白帶下。破故紙、石菖蒲(並銼,炒)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用...
【來源】 《審要袖珍小兒方論》【原料】 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製作】 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乾後,一併放入碾槽內,研為粉末。大米淘洗乾淨後如常法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成稀薄粥。待粥將熟時,每次調入藥粉3-5克,稍煮即可。【用法】 每日早晚2次,空腹趁熱服食,連用5-7天...
錢宏 錢宏,字江樓。 宋錢乙裔孫,以太醫院醫士登科第。精於幼科,於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刊家傳徐用宣刻本《袖珍小兒方論》十卷,以應兒科臨床之需。
97. 袖珍小兒方十卷存前六卷 明徐用宣撰 明嘉靖十一年刻本 98.秘傳音制本草大成藥性賦五卷 明徐鳳石撰 明萬曆刻本 99. 針灸大成十卷 明楊繼洲撰 明萬曆二十九年刻本 100. 心醫集六卷 清祝登元撰 清順治七年刻本 101. 祝茹穹先生醫印三卷附醫驗一卷 清祝登元撰 清順治十三年刻本 102. 症治實録不分卷...
治赤白痢及水瀉:補骨脂一兩(炒香熟),罌粟殼四兩(去穰、頂蒂,新瓦上煿燥)。上二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化開,姜二片,棗一個,煎取七分,如小兒分作四服。(《百一選方》)治小兒遺尿:補骨脂一兩(炒)。為末,每服一錢,熱湯調下。(《補要袖珍小兒方論》破故...
⑤治耳膿水:白礬、胭脂各半兩,金箔七片。上同研細,日三度摻在耳內,每用半字。(《補要袖珍小兒方論》金箔散)注意事項 陽虛氣陷、下利清冷者忌服。相關論述 1.《本草經疏》:《太清法》雲,金性本剛,服之傷肌損骨。惟作箔入藥,可為鎮心安神之用。如或止因心氣虛以致神魂不安,並無驚邪外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