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要袖珍小兒方論

《補要袖珍小兒方論》,兒科著作,10卷。明代莊應祺補要,祝大年、孟繼孔校正。刊於明萬曆二年(1574年)。卷1主要敘述幼科脈診與望診及初生兒病候處置方法,並載診法圖多幅。卷2至7為諸病方論,以小兒各科病證分類,收方600餘首,明示諸方主治。卷8論述痘疹之由、順逆變證及治方,內容頗多參酌陳文中之《小兒痘疹方論》。卷9收載蔡維藩著《小兒痘疹方論》。卷10為幼科病灸治法。於傷寒、疳證、瘧證,則分立專卷予以闡論。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補要袖珍小兒方論》
  • 作者:莊應祺補要
  • 成書年代:明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編者以《袖珍小兒方論》為基礎予以校正補充而成,理論上推崇錢(乙)陳(文中)二氏。

流傳版本

現存初刻本及影抄萬曆間刻本。

作者簡介

莊應祺,明嘉靖、萬曆年間人,曾任太醫院吏目。

內容簡介

1.明辨小兒生理病理特點
《方論》尊崇錢乙提出的小兒生理上“臟腑柔弱”,“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以及病理上“易虛易實,易寒易熱”之說,基於小兒生理髮育尚未成熟,生理機能尚未健全,因而發病容易、傳變迅速的特點,《方論》對小兒疾病的治療特別注重其寒熱虛實之辨析,用藥反對妄施攻伐。如對於疳病,認為其發生有寒有熱,“有因潮熱大汗,下利無禁約,胃中焦燥得之者;有因傷寒里證,冷快太過,渴飲水漿,變而生熱,熱氣未散,復乾他邪得之者”,因此表現出“寒熱時來”、“壯熱惡寒”等“易寒易熱”的症狀,具有獨特的病理特點。對於腹脹,認為“小兒易為虛實,脾虛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其患病之後,初起一般為實證、熱證多,而且容易出現陽熱亢盛以及津液耗損,因此反對過用補藥,恐辛溫大熱之藥益火助熱,主張清補同用。
2.提出小兒望診辨證方法
在診斷方面,《方論》根據“小兒多未能言”和“脈既難憑,必資外證”的觀點,重視望診。如在“五位所屬”中指出:“心為額,南方火;脾為鼻,中央土;肺為右頰,西方金;腎為頦,北方水;肝為左頰,東方木也。”左頰、右頰、額、鼻、頦分別歸屬於肝、肺、心、脾、腎,是其各臟腑之精氣反應於面之部位,病雖未發,其實已現,便可作為診斷的依據。在治療方面,《方論》論述了涎病、疳病、驚風、傷寒、熱病、五官疾等各種疾病,其治療遵循五臟辨證綱領。如在“眼目方論”中指出:“目內赤者乃心家積熱上攻,亦導赤散主之。淡黃者心虛熱,生犀散服之。青者肝熱,瀉肝丸主之。黃者脾熱,瀉黃散主之。眼目視物不明、不腫、不痛、不赤、無翳膜,或見黑花無精光者,是肝腎俱虛,不可便服涼藥,宜地黃丸主之。”這些論述不僅可以用來診斷治療五臟病證,而且可作為通過五臟辨證來治療而目疾病的依據。
3.強調顧護脾胃之氣
脾胃為後天之本,小兒“臟腑嬌嫩”,“皆未堅固”,又因小兒寒暖不能自調,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用藥應注意固護脾胃,不可妄用寒涼,故《方論》選方用藥,時時顧護脾胃之氣。如論瀉肝丸治肝熱抽搐,因方中有苦寒之品,故“煉蜜和丸,溫水化下”,使其勿傷胃氣。“白餅子治壯熱”,方中雖有巴豆,但以糯米粉為丸,並且“量小兒虛實用藥”“以利為度”。香連丸治泄瀉與冷熱痢,特以粟糊為丸,米飲下,確無傷胃之虞。此外,《方論》載方642首,其中用“面和丸”、“麥糊丸”、“粟糊為丸”、“糯米飯和丸”、“蜜丸”、“米飲下”、“乳下”等方法共300餘,悉合扶脾養胃之義。治療中注重調理脾胃氣機,如異功散11味治“里虛瀉甚”的脾胃虛弱而兼氣滯之證,方中以四君補脾,加陳皮、木香、厚朴、白豆蔻理氣寬中,補而不滯;加味白朮散以四君伍藿香、木香、葛根、白豆蔻,補脾益氣,暢達氣機,升舉清陽,使脾氣升則健;肉豆蔻丸七味在肉豆蔻丸的基礎上加木香、砂仁、白豆蔻,通澀並投,有出有入,旨在斡旋脾胃氣機,以期運化功能的恢復。由是以觀,《方論》治療小兒脾虛胃弱之證,不在補脾而重在運脾,頗具特色。
4.寒涼辛溫治痘疹
《方論》既不拘泥錢乙的“寒涼法”,又推崇陳文中的“溫補法”治療痘疹,而其關鍵則在於辨證。如在痘疹癢塌之時,錢氏主張大劑量苦寒以下之,陳氏則主張桂丁之熱以補之。《方論》既謹遵《錢氏小兒痘疹藥證直訣》,又參照《陳氏集驗小兒痘疹方論》,強調以臨床實際為據而辨證治之。錢氏認為小兒痘瘡,其初不免乎發熱,故用辛涼之藥發之,其末多伴煩躁,大便不通,故用苦寒之品以攻之;陳氏認為“痘疹已出未愈之間,……先與十一味木香散服之,以和五臟之氣,後與十二味異功散送下七味肉豆蔻丸,以助五臟六腑表里之氣”,故用和中法,取正氣實邪氣未有不去之意。陳文中、錢乙諸名醫方論雖殊,意各有在,“善用者隨證施治,不善用者誤矣”。
5.獨創灸治法
《方論》認為用藥物治療小兒疾病雖可獲效,“然治療之功藥有不能使其全愈,皆憑灸法”,故“今按明堂之內精選小兒應驗七十二穴,並是曾經使用累驗神功”。運用方法主要有點灸法、下火法、用火法。同時指出了小兒灸法的禁忌症,如“人神所在不宜灸”、“新忌傍通不宜灸”等等,並配以圖譜說明,為臨床上用灸法治療兒科疾病提供了依據。

影響評價

《方論》集明代以前兒科之大成,全面系統論述了小兒的生理、病理及其常見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不僅推動了後世兒科學的發展,其學術思想也影響著其它學科的發展。《補要袖珍小兒方論》對兒科疾病的生理病理論述精當,診治方法詳備實用,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