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地黃丸,一種中藥方劑。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人參地黃丸
- 主要適用症:嬰孩、小兒顱囟開解,頭縫不合
- 藥品類型:中藥方劑
- 用法用量:用人參煎湯送下
人參地黃丸,一種中藥方劑。
人參地黃丸是由人參、巴戟天(去心)等組成的藥物,主治因虛挾風,下經不足等疾病。中藥組成人參1兩,巴戟天(去心)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1兩,白朮1兩,甘菊花1兩,菟絲子(酒浸1宿,焙乾,搗末)1兩,五加皮(銼)1...
人參地黃丸 人參地黃丸,一種中藥方劑。用法用量 食遠用人參煎湯送下。組成 人參(去蘆)2錢,熟地黃4錢,鹿茸(酒炙)3錢,山藥(去皮)3錢,白茯苓(去皮)3錢,牡丹皮(去心)3錢,山茱萸(去核)3錢。製備方法 上為極細末,煉白蜜為丸,如芡實大。
地黃人參丸,中醫方劑名。具有滋陰補精,益氣養血之功效。症見氣血兩虛。組成 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人參各30克。用法用量 上5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溫酒鹽湯送下。功用 滋陰補精,益氣養血。運用 診斷要點:氣血兩虛。重要文獻摘要 《人參治病亦養生》:“地黃人參丸,滋陰...
歸芍地黃丸 知柏地黃丸 桂附地黃丸 杞菊地黃丸 明目地黃丸 麥味地黃丸 二十六味地黃丸 複方首烏地黃丸 三十六味地黃丸 八味地黃丸 金匱地黃丸 藥理研究 1、興奮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增強性功能;2、降血脂;3、降血糖;4、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抗衰老;5、人參樣抗疲勞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拮抗腎上腺...
生地黃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六首。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內傷外感門》《雜病源流犀燭》《外台秘要》《太平聖惠方》《仁齋直指方論》等。處方一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內傷外感門》卷二十二方 【組成】生地黃、黃菊花、防風、枳殼、決明子、石決明、白芍藥、茯神。【製法】研末為丸。【主治】肝虛...
仲景牌西洋參地黃丸是全國範圍內第一款,運用中藥材抗輻射的保健品。產品介紹 產品名稱 西洋參地黃丸西洋參地黃丸於2010年8月10日,正式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20100444”,產品名稱為“仲景牌西洋參地黃丸”。是全國範圍內第一款,運用中藥材抗輻射的保健品。產品簡介 西洋參地黃丸...
小地黃丸 小地黃丸,以人參、乾薑等為主要組成藥物的藥方 小地黃丸藥方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人參(去蘆),乾薑(炮);各等分。[用法]上為末,用生地黃汁,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食前服。[主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飲食。
十六味地黃丸,人參1兩,白朮1兩,茯苓1兩,山藥1兩,米仁1兩,芡實1兩,蓮肉1兩,甘草1兩,陳皮1兩,山楂1兩,麥芽1兩,砂仁1兩,黃連1兩,澤瀉1兩,芍藥1兩,連翹1兩組成 用法用量 空心清米湯化下。別名 十六味兒丸 組成 人參1兩,白朮1兩,茯苓1兩,山藥1兩,米仁1兩,芡實1兩,蓮肉1兩,甘草1兩...
名稱:地黃煎丸 組成:地黃汁(煎成煎)一升,鹿茸(去毛,酥為黃色)半兩,人參一兩半,茯神(去木)半兩,防風(去叉)半兩,甘草(炙,銼)一兩 用法:上為末,以地黃煎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主治:虛勞脫營,失精少氣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 功用:益氣養血,生精補虛。形體日減 ...
名稱:加減地黃丸 組成:生地、熟地、茯苓、山藥、天冬、麥冬、牛膝、枸杞、人參、萸肉、當歸、何首烏、丹皮、澤瀉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早空心吞服四五錢,白滾湯送下 主治:虛勞,骨蒸內熱 出處:《活人方》卷一 功用:補陰壯水,培土生金,養血潤燥 名稱:加減地黃丸 組成:熟地、山萸肉、真山藥、芡實、...
交加地黃丸用於經水不調,血塊氣痞,肚腹疼痛。【處方】生地1斤,老生薑1斤,玄胡索2兩,當歸2兩,川芎2兩,白芍2兩,沒藥1兩,木香1兩,桃仁(去皮尖)1兩半,人參1兩半,香附子半斤。【製法】上先將地黃、生薑各搗汁,以生薑汁浸地黃滓,地黃汁浸生薑滓,皆以汁盡為度,次將余藥為末,共作一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鹽湯送下;或溫酒服亦得。方劑3 方劑名稱 當歸地黃丸 藥物組成 當歸2兩,熟地黃2兩,川芎2兩,白芍藥2兩,牡丹皮1兩,延胡索1兩,人參半兩,黃耆半兩。處方來源 《產育寶慶》卷下。方劑主治 婦人血氣不和,月事不勻,腰腿疼痛。方劑功效...
地黃煎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精義》卷下。具有清利胸膈,明目的功效。主治臟腑有熱,胸膈痰實,氣血不和,經絡秘澀,多生瘡腫;或已患惡瘡毒腫,大小便結澀。組成 生地黃(新者洗,水浸研如泥)十兩,黃連五兩,黃芩(去腐)三兩,枳殼(炒,去瓤)、大黃各二兩五錢,人參二兩。用法用量 上除地黃煎外...
人虛,加人參、白朮 注意事項 1.忌不易消化食物。2.治療期間,宜節制房事。3.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4.陰虛內熱者不適用。5.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6.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7.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桂附地黃丸不宜長期服用。8.服藥2周...
解毒地黃丸,藥品,主治癰疽發背,時作寒熱,疼痛不食。拼音 jiě dú dì huáng wán 處方 生乾地黃(焙)2兩,黃耆(銼)1兩半,栝樓根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桑螵蛸15枚(銼,炒),大黃(銼、炒)1兩,人參1兩,梔子仁1兩,肉蓯蓉(焙)1兩,前胡(去蘆頭)1兩...
人虛,加人參、白朮。使用注意 忌蔥白、蘿蔔、胡椒、煎炒、發熱之物。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壽世保元》:“治婦人赤白帶下,宜補中益氣揚加黃柏、知母、香附、半夏、川萆粟、川棟子肉、姜煎,先服此湯,次後進丸藥。歸附地黃丸:當歸酒洗,三兩,川芎一兩,白芍酒炒,二兩,熟地黃酒蒸,二兩,香附子童便浸...
涼血地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痘疹全書》卷下。主治痘瘡發熱之時,經水適來。組成 升麻、白芍藥(桂炒)、生地黃、條黃芩(酒炒)、連翹、當歸梢、牛蒡子(炒)、紅花、甘草、通草、黃連(酒炒)。主治 痘瘡發熱之時,經水適來。附方 名稱:益榮湯 組成:人參、當歸、紅花、甘草、赤芍 用法:水煎服 主治...
乾地黃當歸丸是一劑處方,成分有乾地黃,當歸,甘草等,出自於《千金》卷四。藥物組成 乾地黃3兩,當歸1兩半,甘草1兩半,牛膝1兩6銖,芍藥1兩6銖,乾薑1兩6銖,澤蘭1兩6銖,人參1兩6銖,牡丹1兩6銖,丹參1兩,蜀椒1兩,白芷1兩,黃芩1兩,桑耳1兩,桂心1兩,(庶蟲)蟲40枚,芎藭1兩18銖,桃仁2兩...
黃芪一錢,人參、當歸、白朮、山萸、山藥各八分,陳皮、茯苓各八分,澤瀉五分,丹皮五分,熟地一錢五分,升麻三分。用法 加生薑、大棗,水煎服。功用 益氣養血,固精止遺。主治 氣血虛弱,無精神,體乏,腰腿痠;積勞,腎病精濁,脛痠,腰背拘急。方義 本方具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當歸補血湯之義,補中...
用法:上藥為末,入麝香拌勻,取汁為丸 主治:骨蒸勞疾煩熱,口乾頰赤,咳嗽寒熱,盜汗 出處:《太平聖惠方》功用:清熱除煩,滋陰止咳 名稱:地黃煎丸(平補熟乾地黃丸《普濟方》)組成:地黃(沉者,淨洗,陰乾,令水脈盡,木臼內杵,絞汁,余滓更人法酒五升,重杵,再絞,與前葉相和於銀石器內,慢火...
滋陰降火丸是以人參,生地黃,熟地黃,天冬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一種藥品,適用於治療用心過度,水火不交,上渴下濁。藥品名稱 滋陰降火丸 主要適用症 三消 目錄 1用法用量 2藥物組成 3處方來源 4方劑主治 5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 播報 編輯 每服80丸,白湯送下。 藥物組成 播報 編輯 人參1兩,生地黃2兩,熟地黃2兩,天...
人參菠菜餃 人參湯圓 湘蓮紅煨鴿 棗蓮蛋糕 豉汁燜鷓鴣 茯苓餅 蓮子茯苓糕 山藥茯苓包子 神仙鴨 人參養心茶 三、補心益氣粥 糯米靈芝粥 人參粥 人參百合粥 人參茯苓粥 雞汁粥 糯米蓮子粥 黃芪牛肉粥 五味補虛正氣粥 四、補心益氣方 開心散 養心湯 龍眼蓮子湯 補心湯 人參丸 人參地黃丸 延齡益壽丹 第5章 補...
腎陰虛證:以大補陰丸為代表方治療。方中用龜板,熟地滋陰潛陽,滋補陰精以制約虛火;豬脊髓為血肉有情之品,補益精血;黃柏苦寒,瀉下焦之火以堅陰;知母苦寒質潤,滋陰以清熱。除此之外,中成藥可服用知柏地黃丸以滋陰清熱,過敏者禁用,孕婦及虛寒體質患者慎用,不宜與感冒藥同時服用。預後 陰虛長久不愈,可...
【主治用法】治夜臥盜汗,夢遺,滑精,腸風下血,瀉痢,吐衄血,崩帶。外用可斂瘡口。煎劑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患處。【用量】10一15g;外用適量。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是補腎名方。這一稱謂來自錢仲陽所著的《小兒藥證直訣》,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最早...
人參菠菜餃 湘蓮紅煨鴿 豉汁燜鷓鴣 茯苓餅 蓮子茯苓糕 山藥茯苓包子 神仙鴨 人參養心茶 三、補心益氣粥 糯米靈芝粥 人參粥 人參百合粥 人參茯苓粥 糯米蓮子粥 黃芪牛肉粥 五味補虛正氣粥 四、補心益氣方 開心散 養心湯 龍眼蓮子湯 補心湯 人參丸 人參地黃丸 延齡益壽丹 第5章補肝益氣 一、補肝益氣靚湯 黃...
人參菠菜餃 人參湯圓 湘蓮紅煨鴿 參杞雞棒 神仙鴨 豉汁燜鷓鴣 茯苓餅 蓮子茯苓糕 三、補心益氣粥 糯米靈芝粥 人參粥 人參百合粥 人參茯苓粥 糯米蓮子粥 黃芪牛肉粥 五味補虛正氣粥 四、補心益氣方 開心散 養心湯 龍眼蓮子湯 人參丸 人參地黃丸 延齡益壽丹 第7章 補心養血 一、補心養血靚湯 珧柱紅棗雞肉湯...
地黃湯 犀角散 胎肥 浴體法 大連翹飲 胎怯 調元散 天釣兒科 盤腸內釣兒科 鉤藤飲 天竺黃散 調中散 木香丸 乳香丸 琥珀丸 夜啼兒科 萬金散 蟬花散 花火膏 客忤兒科 雄麝散 黃土散 物觸兒科 沉香順氣散 白虎兒科 集香散 疰病兒科 中惡兒科 至寶丹 解顱鶴膝兒科 囟腫兒科 囟陷兒科 調元散 人參地黃丸 ...
再加人參、黃芪、茯苓健脾補氣,養後天以資先天;當歸、牛膝補陰血,益肝腎,活血通絡。本方可用於年高真陰不足,或氣陰兩虧,或久病耗氣傷陰者。久服益壽延年。附方 名稱:神仙駐顏延年方 組成:枳實、熟乾地黃、甘菊花、天門冬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每日二次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
柴胡(三錢) 人參(二錢) 黃芩(二錢) 半夏(一錢半) 甘草(一錢)功能主治 治傷寒,寒熱如瘧,胸膈滿痛,小便不利,大便澀。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六味地黃丸 【中文名稱】 六味地黃丸 【功效主治】 滋陰補腎。用於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盜汗。【...
黃 (一錢半) 生地黃 柴胡 連翹 甘草(炙。各一錢) 當歸(二錢) 蒼朮 川芎 陳皮 (各五分) 黃柏(三分) 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後。忌酒、濕面、辛熱大料之物。 羌活退翳丸(一名地黃丸) 治內障,右眼小 青白翳,大 微顯白翳,腦痛,瞳子散大, 上熱惡熱,大便澀或時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