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高

袁高,唐代詩人,字公頤,恕己之孫,擢進士第。建中中,拜京畿觀察使。坐累貶韶州刺史,復拜給事中。憲宗時,特贈禮部尚書。

基本介紹

  • 本名:袁高
  • 字號:字公頤
  • 所處時代:唐代
  • 出生地:滄州
  • 官爵:禮部尚書
史籍記載,作品《茶山詩》,

史籍記載

袁高,字公頤,袁恕己之孫,滄州東光人。少慷慨,慕名節。登進士第,累辟使府,有贊佐裨益之譽。代宗登極,征入朝,累官至給事中、御史中丞。建中二年,擢為京畿觀察使。以論事失旨,貶韶州長史,復拜為給事中。
貞元元年,德宗復用吉州長史盧杞為饒州刺史,令高草詔書。高執詞頭以謁宰相盧翰劉從一曰:“盧杞作相三年,矯詐陰賊,退斥忠良。朋附者咳唾立至青雲、睚眥者顧盼已擠溝壑。傲很明德,反易天常,播越鑾輿,瘡痍天下,皆杞之為也。爰免族戮,雖示貶黜,尋已稍遷近地,若更授大郡,恐失天下之望。惟相公執奏之,事尚可救。”翰、從一不悅,改命舍人草之。詔出,執之不下,仍上奏曰:“盧杞為政,窮極兇惡。三軍將校,願食其肉;百辟卿士,嫉之若讎。”遺補陳京、趙需、裴佶、宇文炫、盧景亮、張薦等上疏論奏。次日,又上疏。高又於正殿奏云:“陛下用盧杞獨秉鈞軸,前後三年,棄斥忠良,附下罔上,使陛下越在草莽,皆杞之過。且漢時三光失序,雨旱不時,皆宰相請罪,小者免官,大者刑戮。杞罪合至死,陛下好生惡殺,赦杞萬死,唯貶新州司馬,旋復遷移。今除刺史,是失天下之望。伏惟聖意裁擇。”上謂曰:“盧杞有不逮,是朕之過。”復奏曰;“盧杞奸臣,常懷詭詐,非是不逮。”上曰:“朕已有赦。高曰:“赦乃赦其罪,不宜授刺史。且赦文至優黎民,今饒州大郡,若命奸臣作牧,是一州蒼生,獨受其弊。望引常參官顧問,並擇謹厚中官,令采聽於眾。若億兆之人異臣之言,臣當萬死。”於是,諫官爭論於上前,上良久謂曰:“若與盧杞刺史太優,與上佐可乎?”曰:“可矣!”遂追饒州制。翌日,遣使宣慰高云:“朕思卿言深理切,當依卿所奏。”太子少保韋倫、太府卿張獻恭等奏:“袁高所奏至當,高是陛下一良臣,望加優異。”
貞元二年,上以關輔安祿山之後,百姓貧乏,田疇荒穢,詔諸道進耕牛,待諸道觀察使各選揀牛進貢,委京兆府勸課民戶,勘責有地無牛百姓,量其地著,以牛均給之。其田五十畝已下人,不在給限。高上疏論之:“聖慈所憂,切在貧下。有田不滿五十畝者尤是貧人,請量三兩家共給牛一頭,以濟農事。”疏奏,從之。尋卒於官,年六十,中外嘆惜。憲宗朝,宰臣李吉甫嘗言高之忠鯁,詔贈禮部尚書。

作品《茶山詩》

茶山詩
袁高
禹貢通遠俗,所圖在安人。
後王失其本,職吏不敢陳。
亦有奸佞者,因茲欲求伸。
動生千金費,日使萬姓貧。
我來顧渚源,得與茶事親。
氓輟耕農耒,采采實苦辛。
一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
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
終朝不盈掬,手足皆鱗皴。
悲嗟遍空山,草木為不春。
陰嶺芽未吐,使者牒已頻。
心爭造化功,走挺糜鹿均。
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
眾工何枯櫨,俯視彌傷神。
皇帝尚巡狩,東郊路多堙。
周迴繞天涯,所獻愈艱勤。
況減兵革困,重茲固疲民。
未知供御餘,誰合分此珍。
顧省忝邦守,又慚復因循。
茫茫滄海間,丹憤何由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