衽

衽的拼音是rèn,注音是ㄖㄣˋ,繁體字是衽,漢字結構是左右結構,造字法是形聲,簡體部首是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衽
  • 拼音:: rèn
  • 注音: ㄖㄣˋ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基本信息,詳細解釋,漢語字典,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衽的部首筆畫:5 總筆畫:9
筆順:捺折豎撇捺撇橫豎橫
五筆86:PUTF
五筆98:PUTF
五行:金
UniCode:U+887D
四角號碼:32214
倉頡:LHG
GBK編碼:F1C5
規範漢字編號:4362

詳細解釋

衽rèn
<;名> 形聲。從衣,壬聲(rén)。本義:衣襟
同本義 [front of a garment]
衽二尺有五寸。——《儀禮·喪服記》
再拜稽首以衽受。——《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
楚必斂衽而朝。——《漢書·張良傳》
又如:衽左左衽。中國古代某些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異於中原一帶的右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統治);衽服(左衽之服。指少數民族的服裝);衽發披髮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
指床草蓆 [sleeping mat]
御衽於奧。——《儀禮·士昏禮》。註:“臥席也。”
衽席床笫。——《周禮·王府》
又如:衽席(床褥與莞簟);衽席之上(比喻安全舒適的地方)
袖子 [sleeve]
衽,袖也。——《廣雅
文伯引衽攘卷而親饋之。——《列女傳
下裳 [trousers]
終歲御,衣衽不敝。——《周禮》。鄭玄註:“衽謂裳也。”
古時連線棺蓋與棺木的木楔,兩頭寬中間窄。漢代名為小腰,插入棺口兩旁的坎中,使蓋與棺身密合 [coffin wedge]
君蓋用漆,三衽三束。——《儀禮·喪大記》
<;動> 睡臥 [lie]
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漢·王充《論衡·訂鬼篇》
又如:衽金革(以兵器、甲冑為臥席。形容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準備迎敵)
整理衣襟 [put one’s clothes in order]
正冠則纓絕,衽襟則時見。——《新序

漢語字典

[①][rèn]
[《廣韻》汝鴆切,去沁,日。]
亦作“1”。
(1)衣襟。指上衣前交領部分。
(2)衣襟。指上衣兩旁形如燕尾的掩裳際處。
(3)衣襟。泛指上衣的前幅。
(4)整理衣襟。
(5)衣袖。
(6)臥席。指床褥。
(7)引申為寢宿。參見“衽金革”。
(8)連結棺蓋與棺木的木榫。兩頭寬,中間窄,形似衽,故名。漢人名“小腰”。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字部】衽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唐韻》《正韻》汝鴆切《集韻》如鴆切,𠀤音妊。《類篇》衣襟也。《揚子·方言》褸謂之衽。《釋名》衽,襜也。在傍襜襜如也。《禮·玉藻》衽當旁。《注》衽,謂裳幅所交裂也。
又《禮·曲禮》請衽何趾。《注》衽,臥席也。《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注》衽席,單席也。
又《禮·檀弓》棺束𦄲二衡三衽每束一。《疏》小要也。其形兩頭廣,中央小也,旣不用釘棺,但先鑿棺邊及兩頭合際處作坎形,則以小要連之。今因漢時呼衽為小要也。
又《屈原·離騷》跪敷衽以陳辭兮。《注》衽,衣前也。
又《博雅》衽、裀、袾、𧘏,裑也。
又《集韻》忍甚切,音稔。義同。
又《類篇》或作𧙨,通作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