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縣

衡水縣

衡水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東部與滄州市的東光縣、吳橋縣和山東省德州市毗鄰,西部與石家莊市的深澤縣、辛集市接壤,南部與邢台市的南宮市、新河縣以及山東省武城縣相連,北部同保定市的安國市、博野縣、蠡縣和滄州市的肅寧縣、獻縣、泊頭市交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衡水市
  • 所屬地區:河北省
  • 下轄地區:2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
  • 政府駐地:桃城區育才南大街369號
  • 電話區號:(+86)0318
  • 郵政區碼:053000
  • 地理位置:位於河北省東南部
  • 面積:8815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衡水市簡介,自然資源,

基本信息

衡水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東部與滄州市的東光縣、吳橋縣和山東省德州市毗鄰,西部與石家莊市的深澤縣、辛集市接壤,南部與邢台市的南宮市、新河縣以及山東省武城縣相連,北部同保定市的安國市、博野縣、蠡縣和滄州市的肅寧縣、獻縣、泊頭市交界。市政府所在地桃城區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西距省會石家莊119公里。

衡水市簡介

衡水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東部與滄州市的東光縣、吳橋縣和山東省德州市毗鄰,西部與石家莊市的深澤縣、辛集市接壤,南部與邢台市的南宮市、新河縣以及山東省武城縣相連,北部同保定市的安國市、博野縣、蠡縣和滄州市的肅寧縣、獻縣、泊頭市交界。市政府所在地桃城區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西距省會石家莊119公里。
其歷史悠久,上古時代因地跨黃河,今轄區分屬冀、兗二州。饒、昌、武城、武羅均系境內主要封邑方國。春秋時期多歸晉國。戰國時代為燕、趙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屬鉅鹿郡。漢代屬冀州刺史部,先後設有廣川國、信都國和安平國,今轄縣市區多為此時建置。三國時系魏國冀州域,冀州治自鄴始移信都,境內分屬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晉代仍為冀州所轄。隋時,南部屬冀州,北部屬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屬河北道。宋初冀州屬河北東路,深州屬河北西路。元初,觀州治所移至縣城(今景縣城),並於公元1265年復稱景州。此後直至明、清,先後為中書省、京師、直隸省所轄,境內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領。
中華民國初期,各州皆改為縣,直隸於省。至1914年,今轄區分屬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同時廢道,各縣直隸於省。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今轄區分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邊區之冀中區和晉冀魯豫邊區之冀南區。1948年5月,兩邊區合併改稱華北行政區。
1949年8月1日始設衡水專區,轄原冀南、冀中兩區之部分縣域,包括衡水、冀縣、棗強、武邑、深縣、武強、清河、恩縣、夏津、武城、故城、景縣、阜城等13縣,屬新建立的河北省。
1952年11月7日衡水專區奉華北行政委員會之命撤銷,其轄區之夏津、恩縣、武城3縣劃歸山東省,衡水、深縣、武強、武邑、棗強、冀縣6縣劃歸石家莊專區,景縣、故城、阜城3縣劃歸滄縣專區,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1962年6月27日,國務院批准衡水專區復置,下轄衡水、冀縣、棗強、武邑、深縣、武強、饒陽、安平、故城、景縣、阜城計11縣。1970年,衡水專區改稱衡水地區。1982年1月,衡水鎮從衡水縣劃出,建立縣級衡水市,隸屬衡水地區。1983年3月,衡水縣撤銷,轄區併入衡水市。1993年9月,冀縣改建為冀州市。1994年7月,深縣改建為深州市。1996年5月3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衡水地區,改設地級衡水市,同時撤銷原縣級衡水市,改設桃城區。至2000年末,衡水市下轄1區、8縣和2個縣級市。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衡水市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原中地形變化較大,高差多為30厘米~50厘米,有的可達1米左右,構成明顯的崗、坡、窪等不同地貌類型。緩崗為古河道遺留下來的自然堤,一般沿古河道呈帶狀分布,比附近地面相對高出1米~3.5米。饒陽、安平境內緩崗地貌十分普遍。微斜平地分布最廣,是緩崗向窪地過渡的地貌單元。窪地分布也很多,僅萬畝以上大型窪地就有46個,衡水廣告信息網其中冀州市、桃城區界內的千頃窪為全市最大窪淀,總面積達75平方公里。
【土壤類型】
據第二次土壤普查,衡水市共有3個土綱,4個土類,7個亞類,26個土屬,111個土種。面積最大為潮土土類。全市潮土亞類面積43.40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2.10%,廣泛分布於各縣市區,是農用土地主要土壤類型。其土層深厚,質地多變,但以輕壤土為主,部分為砂質和粘質。土壤礦質養分較為豐富,但有機質、速效氮、磷養份缺乏,易受旱、澇、鹽鹼化威脅,歷年以種植業為主。脫潮土面積14.33萬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0.4%,廣泛分布於古河道自然堤緩崗及高平地處。該土類地下水質好,無洪澇鹽鹼威脅,水利條件好的地段,多是糧、棉高產區。
【土地資源利用】
根據2003年衡水市土地變更調查,全市土地總面積為883664.88公頃。其中耕地585298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6.3%,耕地中有旱地228026公頃、水澆地350896公頃、菜地6376公頃,分別占耕地總面積38.96%、59.95%、1.09%;園地3746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25%;林地1186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20%;牧草地184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0.20%;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2.06萬公頃,占13.63%;交通用地589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0.67%;水域3537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7.08%;未利用土地33467.3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3.79%。
【礦產資源】
衡水市目前已查明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地熱、礦泉水和磚瓦用粘土資源等4個礦種。油氣資源主要分布於深州市、饒陽縣、武強縣。11個縣市區均有地熱異常顯示,地熱資源已被開發利用的有桃城區、深州市;磚瓦用粘土資源全市廣泛分布,並已大量開採,資源的開發利用為全市經濟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油氣資源】
目前已查明的油氣資源主要分布於深州市、饒陽縣、武強縣一帶,有深南油田、深西油田、留楚油田等。分布面積約91平方公里,查明的石油儲量約3000多萬噸,原油日產量約1500噸。油氣藏類型屬古潛山油氣藏和第三系油氣藏。1996年在饒陽縣與深州市交界處探明溪村油區,儲量約600萬噸。
【地熱資源】
屬新能源,衡水市特有的地層構造為地熱資源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熱儲條件。全市平均地溫梯度值3.16℃/100米,略高於大地梯度背景值(3℃/100米),垂向上可分為三個熱儲層。一是上第三系中低溫熱水。開採深度為300米~1200米,水溫在23℃~50℃,礦化度較低,水量較大。二是下第三系高礦化熱水。開採深度在1000米~1500米以上,水溫可達50℃~80℃,礦化度較高,由於目前綜合利用條件限制,暫不宜開發。三是古潛山基岩高溫熱水及凹陷區上第三系高溫熱水。基岩高溫熱水埋深在1500米~2500米以深,水溫60℃以上,礦化度較低,水量較大,水頭高,具備很好的開發前景。
據《衡水地熱田普查報告》表明,衡水市桃城區中低溫地熱田,計算面積556平方公里,2000米深地溫平均為68℃~80℃,熱水體積儲量51868×106立方米,開採儲量為1471.45×106立方米,可采熱儲量為523.497×1016J(合12552385167×106kcal),有效利用資源熱量折合標準煤約1億噸。屬中等規模熱田。
【礦泉水】
衡水市已查明兩處礦泉水,分布於桃城區劉家莊和深州市石象村
【水資源】
降水2003年衡水市降水量為56.6億立方米,平均降水量為642.1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522.5毫米)多119.6毫米。比上年降水量(340.7毫米)多301.4毫米,為近年來第一個豐水年份,從總的情況看,2003年衡水市降水無論從區域分布還是從年內分配上都是不均勻的,這也是衡水市降水的主要特徵。
【地表水】
自產水量。2003年全市平均徑流深14.4毫米,自產徑流量為12660.6萬立方米,僅為多年平均徑流深(19.1毫米)的75.4%。
入出境水量。2003年總入境水量13.7億立方米,其中清涼江入境量最大為8.74億立方米(主要為引黃濟津輸水),其次是衛運河,入境水量為4.35億立方米。全市總出境水量為12.3億立方米,其中清涼江出境量最大為7.25億立方米,衛運河出境水量次之為4.31億方米。全市各河流入出境水量差為1.39億立方米,其中3517萬立米入蓄衡水湖。2003年石津渠總引水量為0.92億立方米,比上年引水量(1.15億立方米)少20.0%。
【地下水資源】
地下水資源量。2003年全市地下水資源量5.92億立方米,加上2克/升~3克/升和3克/升~5克/升微鹹水量,全市地下水總量為12.17億立方米。
【水資源利用】
2003年全市用水總量為15.4億立方米,比上年總用水量少1.0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利用量為13.7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89.0%;地表水利用量1.4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9.1%;外調水量0.3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1.9%。地下水利用量中,深層地下水開採量8.21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開採(包括微鹹水)5.49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作物類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高粱、甘薯、黍子、稻穀、蕎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食用菌、菸草等。蔬菜瓜果類主要有:白菜、菠菜、芹菜、茄子、西紅柿、豆角、白蘿蔔、辣椒、茴香、蔥、蒜、韭菜、筍、冬瓜、北瓜、西瓜、南瓜、西葫蘆、甜瓜、黃瓜、土豆等。
家畜主要有:豬、羊、牛、驢、騾、馬、兔、駝、鹿等。野生類被馴化飼養的有狐、貂、貉等。家禽主要有雞、鴨、鵝。近些年國內引進並已在衡水市養殖的野生禽類有山雞、火雞、珍珠雞、鷓鴣、鵪鶉及觀賞鳥類。水產主要有羅非魚、河蟹、甲魚、優質鯽魚、白鯧、白鯊、黑魚、鯰魚、美國回魚、青蝦、鱔魚、泥鰍、蚌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