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徵
Machine Pistol(衝鋒手槍)這個名稱非常不穩定,人們根據具體槍的特點和個人的愛好與經驗,給它起了很多名稱。如稱此類槍的某一種為machine pistol(衝鋒手槍),稱另一種為mini submachine gun(微型衝鋒鎗),稱第三種為assault pistol(突擊手槍)等等,其實,其戰鬥性能一樣。
用簡單一句話給衝鋒手槍下一個明確完整的定義是不容易的,因為衝鋒手槍兼備自動手槍和衝鋒鎗的特徵.衝鋒手槍和衝鋒鎗的
分界線特別模糊。更有甚者,新研製的某些十分有效的武器已經突破了常規分類法。
例如,有人研製了發射5.56mm步槍彈的獨特單手射擊的武器,美國人別出心裁研製出小魔鬼四合一槍(Imp),即集短突擊步槍、衝鋒鎗、救生槍和手槍的戰鬥性能於一槍(註:該計畫已經失敗),還有一種可單連發的單手用武器,取名為mini-sub-machinegun(微型衝鋒鎗)。
衝鋒手槍的基本特徵,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必要時,可單手發射;
2.可全自動射擊,亦能半自動射擊,有些可定長點射;
3.大多數發射手槍彈,也有發射小口徑彈種的;
4.重量比典型的衝鋒鎗輕;
5.經常配有附加肩托,有時帶消音裝置。
發展歷史
1895年
毛瑟研製成功一支真正軍用7.63mm衝鋒手槍,這支槍出現已經80餘年,可是迄今仍有人使用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風雲人物溫斯頓·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在青年時代任過
英國騎兵中尉,他回憶在非洲蘇丹烏姆杜爾曼地區的戰鬥中(1898)遭到圍困,據他說,他確實是用了
毛瑟衝鋒手槍在喊殺聲四起的重圍中殺出一條生路來的。邱吉爾高度評價毛瑟衝鋒手槍的威力、可靠性和大彈匣容量。他當時向上峰建議裝備此槍,但英軍當局一直到許多年後,才認識到這支衝鋒手槍的威力。”
7.63mm
毛瑟手槍是一支典型衝鋒手槍。據稱在本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毛瑟手槍運到中國出售的超過400,000支。“中國人特別喜愛毛瑟手槍,在亞洲,弄到一支毛瑟或仿製品,則身價倍增。”中同人給毛瑟起的名字很多,計有:駁殼槍、盒子槍、盒子炮、自來得手槍等。其中盒子炮,在英文文獻上已經作為外來語使用,即Box Cannon。
衝鋒手槍由於重量輕、外廓尺寸小,在數十米內能發揮相當大的火力威力,“可部分地執行衝鋒鎗的傳統任務。”因此該類武器可考慮配發給空降部隊、小分隊指揮員、偵察兵、汽車兵、炮手、飛彈手、後勤人員以及公安防暴人員。游擊隊員如果配上這種武器,在某些情況下,其作用不減當年。
如今衝鋒手槍的銷量非常不盡人意,雖然衝鋒手槍彌補了手槍的許多缺點,但是大小始終是一個最難攻克的難點,使得衝鋒手槍很少使用,還是用手槍來當作輔助武器。
主要種類
Glock17/18型
奧地利格洛克18型全自動手槍。據美國媒體稱,在
伊拉克流行一款性能優異的手槍,這就是
奧地利格洛克公司生產的Glock 9毫米全自動手槍。當選擇自動射擊時,射速高達每分鐘1,200發,完全可以與衝鋒鎗相媲美,因此甚至有人將其改造成衝鋒鎗樣式。
這款槍的前身是Glock 17型手槍,兩者大小和外形相似,因此有些使用者稱“甚至不用更換槍套”。格洛克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推出的Glock 17型是世界上最早大量採用工程塑膠的手槍,銷量驚人,不到20年時間,Glock 17型手槍已經裝備了40多個國家的軍隊和警察。Glock 18型9毫米全自動手槍完全繼承Glock 17型的諸多優點,還具有自動射擊功能,被稱為世界上銷售數量最大的手槍。曾有人戲稱:可以找一些美國警匪片來看一下,能發現都有一些什麼相同點嗎?沒錯,除了警察最後都死不了外,就是“標準”的警察裝備:藏在腳跟的左輪手槍和腋下的Glock手槍。
Glock系列手槍最大特點是大量採用工程塑膠,因為Glock的設計師蓋斯頓·格洛克(Gaston Glock)是一名精於聚合塑膠材料的機械工程師,所以他在Glock 17型上面大膽的採用了大量的專利聚合塑膠材料。Glock 17型金屬材質仍占手槍總重量的80%,手槍滑套、槍管、撞針、擊發機組、彈簧、插銷仍是鍛鋼製成,在1994年格洛克公司將所有槍上金屬零件改以不鏽鋼製成,此舉使
格洛克手槍系列更能適應全球各種惡劣環境。格洛克手槍的握把、扳機、彈匣外殼以聚合塑膠製成,此種聚合塑膠適應溫度範圍為-40℃至60℃,在測試時曾處於200℃的環境中亦無收縮等不良影響。與不鏽鋼相比,聚合塑膠材料擁有更高的應力強度,其應力強度較不鏽鋼強17%;更小的重量,其重量比不鏽鋼輕14%;更好的耐腐蝕性,而且是不鏽鋼材料不能比擬的;整體更堅固可靠,即使是被10噸重的卡車輾過,都還可以正常射擊。還有的人甚至說,在展示會上,Glock攤位的工作人員不斷的猛力把手槍扔到地上來吸引遊覽者。總而言之,Glock系列套用塑膠材料所帶來的好處:輕、快、準,易於保養,故障率低等。
CZ75
CZ75衝鋒手槍型是在原本的CZ75的基礎上設計生產的。
CZ75衝鋒手槍比較罕見,是為執法機構和軍隊研製的,但產量不大。剛開始研製時,第一種選射型的原型是在雙手型的CZ85手槍的基礎上改進的,設計師是Martin Kouba,該原型槍於1992年在德國IWA槍展上展出,但這個設計沒獲得採取。
下一個型號則是基於CZ75手槍重新設計,設計師是Alexander Koten,該槍採用了另一個叫Stanislav Strizik的工程師所設計的帶快慢機功能的單動擊發機構。在1993年內對原型槍進行了廣泛的試驗後,CZ75衝鋒手槍在1994年後正式推出市場,向軍隊和警察推銷。
CZ75衝鋒手槍的單發精度和標準型一樣,但連發射擊時不好控制——這是衝鋒手槍的通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早期型號上配上加長的槍管,槍管前端開有6個斜向上的泄氣孔,分成兩排,每側3個,起防跳器的作用。據說一些最新的型號上改用標準長度的槍管,但用戶可自己更換帶防跳器的槍管。此外,CZ75衝鋒手槍雖然沒像伯萊塔93R、斯捷奇金APS那樣配上槍托,但卻可以把一個後備彈匣倒插在底把前端充當前握把。
位於手槍的左側的手動保險柄同時也是快慢機選擇柄。當快慢機在最上位置時(指向10點鐘),手槍處於保險狀態;當快慢機轉到中間位置時,即指向射擊方向(9點鐘)會露出一個紅色圓點標記,此時為半自動狀態;為快慢機轉到最下面位置時(8點鐘),露出兩個紅色圓點,這時為全自動狀態。
在全自動狀態下,CZ75衝鋒手槍的理論射速約每分鐘1000發,每秒鐘能打出超過15發彈。這樣的射速太高,射擊時難以控制。如果使用後備彈匣充當前握把,在10米距離內能勉強把彈著點控制在1×0.5m的範圍內。訓練有素的射手有可能把點射長度控制在2~4發彈以內。除了標配的15發彈匣外,還可選用加長的25發彈匣。
毛瑟
毛瑟衝鋒手槍在中國俗稱二十響、匣子槍、盒子炮、大鏡面等,一次裝彈量除20發外,應該還有其它幾種,不過記不得了。由於裝彈量大,可以連發。槍套有皮製,但多為木製(所以才有匣子槍、盒子炮等稱謂),木製槍匣與槍柄相連,可以構成槍托,便於抵肩射擊,提高射擊穩定性。凡是看過從清末軍閥混戰到解放戰爭這段歷史影片的人都知道,當年毛瑟衝鋒手槍在中國可說紅透大江南北,不僅大量原廠引進,而且國內主要軍工廠也大量仿製,幾乎所有軍人均將它視為最理想的單兵武器。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毛瑟衝鋒手槍在除中國以外的其它地方基本沒有人使用,國外大量的二戰影片中也看不到它的蹤影。那么原因是什麼呢?
毛瑟公司在二戰前就曾對這種離奇現象進行過調查,結論是:中國人發明了最能發揮衝鋒手槍威力的射擊姿勢--平端射擊。
正常情況下,槍彈擊發時產生的後坐力沿槍管傳遞,而來自槍柄或槍托的支持力與此力一般不在一條直線上,兩個力合起來產生一個力偶(國中物理常識),使槍口上跳。這種上跳將對連發精度造成致命的影響。連發步槍抑制上跳通常是靠護木處人手的夾持力量,而毛瑟衝鋒手槍不可能有護木,因此採用正常射擊姿勢--單手正握射擊時,不僅手部衝擊較大,而且第二發以後的子彈基本都飛到天上去了。因此毛瑟衝鋒手槍在推出後並不被看好。
但是中國人不愧是勤勞智慧的民族,在接受了第一批毛瑟衝鋒手槍後,很快就找到了正確的使用方法:連發前先將槍身轉90度,成水平,然後再連發。原先的槍口上跳這時成了水平偏轉,正好可以“橫掃一片”,充分發揮出衝鋒手槍的威力。看當年打過戰的人所寫的小說、回憶錄等,都可以看到他們用的動詞多是“掄”,如“一掄匣子槍,嗒嗒嗒……”,這個掄字形象地表示出了平端射擊的姿勢。
伯萊塔
伯萊塔M93R式手槍的自動方式與92F式手槍沒有多大區別,在套筒左上方增加一個快慢機,可使其進行單發或3發點射射擊。點射時,該槍可利用摺疊槍托和小握把(位於扳機護圈前部)實施腰際夾持射擊或抵肩射擊,兩種射擊方式都能有效地控制手槍連發時的槍口劇烈跳動。同時,槍管口部的三個向上開口也能利用火藥氣體的反作用抑制槍口跳動。
性能數據
口徑:9MM
初速:375M/S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式
發射方式:單發或3發點射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15發或20發
全槍長:240MM
槍管長:156MM
槍托打開長:368MM
全槍質量:1.17KG
斯捷奇金
蘇聯在1920年代後期就嘗試開始為軍事人員的個人防衛需要而研製一種能全自動射擊的大型軍用手槍,但沒有取得成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個構想被重新提出。1948年,在位於
圖拉的中央設計研究局工作的工程師伊戈爾·斯捷奇金(Igor Stechkin)正式接受了設計一種新型手槍的任務,設計要求是要採用新的9×18mm
馬卡洛夫手槍彈,進行半自動和全自動射擊,在全自動射擊時要求容易操控,並要求可駁接槍托,也即所謂的“衝鋒手槍”。
這種衝鋒手槍很快就設計出來,並在1951年與馬卡洛夫PM手槍一起被蘇聯軍隊採用,這種新槍被命名為斯捷奇金自動手槍(俄文為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Пистолета Стечкина,相當於英文的Automaticheskij Pistolet Stechkin),縮寫為APS(俄文АПС),也常常被稱為
斯捷奇金手槍。APS手槍在1953-54年間大量裝備給蘇聯軍隊的炮兵、坦克/裝甲輸送車的車組、步兵中的RPG-7射手、前線軍官等軍事人員,成為世界上唯一被列為制式軍用裝備的衝鋒手槍。
然而在裝備部隊後卻發現APS體積太大,槍托式槍套又太重,把APS作為自衛武器顯得攜帶不便,而作為進攻武器又顯得威力不足,於是在1970年代初APS開始逐步從常規部隊中撤裝並轉入庫存。在1970年代又設計生產了一小批改進型的APS手槍,這批新APS手槍的槍管稍為延長,並在槍口部刻有螺紋,用於外接快卸式消聲器,這種改進型手槍被命名為APB(АПБ)。雖然APS從常規部隊中撤裝,但APB與APS一起被蘇聯特種部隊SPETsNAZ所裝備並在
阿富汗戰場上使用。
在1990年代的前蘇聯地區衝突期間,APS也被多個俄羅斯執法機構的特種部隊採用,例如OMON、SOBR、要員保護小組等等。APS比起廣泛裝備的馬卡洛夫PM手槍有更好的精度和更大的容彈量,而且APS既能以半自動模式準確迅速地射擊,也能在室內近戰的緊急情形下進行全自動射擊。儘管有更現代化和威力更大的手槍出現,如GSh-18,但APS由於使用庫存量足和價格便宜的9×18mm手槍彈,以及良好的射擊精度和較低的後坐力,直到現在仍然被俄羅斯的執法機構尤其是特種部隊使用。APS手槍採用
簡單的自由後坐式工作原理,結構類似
馬卡洛夫手槍,全鋼結構,外露式擊錘,雙動板機,復進簧套在槍管外,雙排雙進彈匣。在鋼製套筒的左後方有一個三位置的保險/快慢機柄,為了在全自動射擊時容易控制,APS手槍在握把內安裝了一個插棒式彈簧緩衝器,並把套筒後坐行程延長到相當於馬卡洛夫手槍彈長度的2倍,使理論射速降低到一分鐘600發。固定片形準星安裝在套筒前方,缺口式照門的射程可調,表尺刻度有25m、50m、100m和200m。
為了進一步增大射程和提高全自動射擊時的散布精度,APS手槍採用了一種可駁接到手槍上充當槍托的硬殼式槍套,作槍套使用時可以通過腰帶卡把槍套掛在腰上,也可以通過一根肩掛式背帶掛在肩上;作槍托使用時,可以通過手槍握把尾端的引導槽駁接槍套,駁接槍套時也可能使用背帶。早期的槍托式槍套是木製的,後來改用棕色的工程塑膠。由於原來的槍托式槍套太笨重,如今
俄羅斯特種部隊也採用了一些輕便的“開頂式”戰術槍套,但不能駁接成槍托。
80式
1980年,為適應世界手槍朝增大容彈量方向發展的潮流,中國輕武器研製人員為基層軍官設計了一種大威力全自動手槍――1980年式7.62毫米手槍,也稱
80式衝鋒手槍。80式戰鬥手槍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研製的第一種戰鬥手槍。這是一種既可以單發又可以連發的全自動武器,國外一般稱其為衝鋒手槍。該槍的設計思想是擬為部隊基層軍官及特種專業士兵設計一種體積較小、質量較輕、威力較大、既能自衛又能突擊戰鬥的
單兵自衛武器,其性能不亞於7.63mm毛瑟手槍,擬取代54式手槍。1970年開始研製,1980年設計定型,歷經10年。衝鋒手槍既有手槍攜帶方便的優點,也有衝鋒鎗火力猛烈的長處,可單發、連發射擊。
它配有兩種可卸式槍托:一種是槍套槍托;一種是匕首槍托。裝上槍托後可實施抵肩連發射擊,此槍手持射擊時有效射程50米,抵肩射擊時有效射程達100米。該槍發射51式7.62mm手槍彈,初速470m/s,槍口動能617J,全槍長302mm(不含槍托),全槍質量1.37kg(含20發空彈匣),可選配10發、20發兩種彈匣,戰鬥射速60發/分。並設有存彈量指示器。可用持槍右手拇指迅速撥動發射轉換器,變換單、連發射擊狀態。自動方式採用槍管短後坐式,閉鎖方式為卡鐵擺動式,發射方式為單發或連發。該槍雖然沒有列裝部隊,但是它以獨到的設計、較好的性能彌補了我國在這一產品上的空白,為手槍系列化發展進行了前瞻性的嘗試。
hk vp70
HK VP70手槍是一種新穎的、結構特殊的自動手槍。當單手射擊時,可作為手槍使用;當將槍套作為槍托
使用時,可作為衝鋒鎗使用,可進行3發控制點射。VP70手槍的自動方式是
自由槍機式,靠套筒慣性和復進簧力來控制套筒的後坐運動。膛內有彈時拉殼鉤翹起。該槍保險機構是按鈕式,按下為發射狀態,它也可雙動擊發。該槍槍套可作為槍托使用,槍托左前端有快慢機柄,裝槍套時須將機柄裝於1位置。將槍套插入手槍後端的聯接槽中,再將快慢機撥至3,就可進行3發點射。該槍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雙動結
構,因此,槍上沒有保險裝置。另一個特點是大量採用塑膠件和鋁製件,如套筒座為塑膠件,槍管座模壓在套筒座上。由於射速極高,工作部件受力大,因此對零部件的結構要求較嚴格。該槍將運動部件的數量減少(到4個),並要求其壽命達30000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