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防病

運用預防醫學理論、技術,預防疾病,控制和消除傳染病流行,防止有害因素影響軍隊成員健康的活動。衛勤保障的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生防病
  • 外文名:hygiene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疾病,特別是傳染病,一直是對軍隊的嚴重威脅。傳染病造成軍隊大量非戰鬥減員,迫使軍隊積極尋找防治方法。中國宋朝許洞撰寫的兵書《虎鈐經》中記載:勿飲“水停而不流者”“上源在敵者”“有黑脈不定毒流者”“水多糞草者”“水上有人、狗、彘之屍者”。19世紀末,細菌學、免疫學和預防醫學的發展,為軍隊衛生防病奠定了科學基礎。20世紀,許多國家軍隊相繼建立衛生防疫機構,制定行政管理制度、監測監督標準與措施,不斷改善衛生防疫裝備,加強衛生防病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抗生素、抗瘧藥、長效殺蟲劑和多價疫苗的套用,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20世紀50年代後,研製出了一些新的預防傳染病疫苗,增強了防病的針對性。
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建軍初期就重視衛生防病工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頒發了《暫定傳染病預防條例》和《衛生運動綱要》,發動民眾開展衛生運動,大力防治痢疾、瘧疾、疥瘡和小腿潰瘍等疾病。抗日戰爭時期,建立民眾衛生組織,制定衛生規章制度,堅持周末衛生日活動,實施預防接種,提高了衛生防病效果。解放戰爭時期,軍隊衛生部門協同當地政府,提出衛生防病措施,共同開展衛生運動,有效控制和消除疫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擬定頒發了《部隊衛生管理制度》《中國人民解放軍急性傳染病管理辦法》《軍隊預防接種工作實施辦法》《新兵入伍衛生工作暫行規定》,以及各種傳染病防治方案、衛生防疫工作手冊和各項衛生標準等,為部隊開展衛生防病工作提供了行動規範和科學依據。20世紀70年代以後,陸續頒發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傳染病防治條例》《軍隊重大疫情和食物中毒處理規定》《軍隊衛生監督規定》,開展具有軍隊特色的心理衛生工作,注重部隊訓練傷和牙病等非傳染病防治,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進行衛生設施建設,不斷改善部隊生活衛生條件。
①健康教育。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有針對性的衛生知識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科學常識,提高對衛生防病重要性的認識,培養部隊官兵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自覺參加衛生防病活動,推動健康促進活動。②疾病監測。利用各種途徑收集衛生防病信息,及時研究、分析疫情動態,健全疫情報告、通報制度,加強疫情採集的信息化建設,提高衛生防病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③預防接種。根據新兵入伍和部隊任務及疫情特點,進行有計畫的預防接種,達到有針對性的防病效果。④衛生監督。定期組織對水源、食品和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開展微生物、毒物和放射性檢測,確保衛生安全。⑤衛生治理。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動員民眾,廣泛進行衛生整頓;開展消毒、殺蟲、滅鼠活動;加強生活衛生設施建設,改善營區環境衛生面貌。⑥衛生防病業務指導。根據季節變化和影響官兵健康的因素,指導部隊開展各項衛生防病工作,提高衛生防病水平和質量。⑦衛生流行病學偵察。部隊行軍、作戰、訓練、調防等活動時,事先對其活動地區的衛生狀況、地方病、流行病、傳染病等情況進行偵察,以便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發生。⑧疾病控制。加強應對傳染病流行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人、財、物和技術準備,做好應急處置演練,一旦發生疫情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採取有效防控措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療方式的轉變,軍人健康的內涵更加豐富,軍隊衛生防病工作將更加注重自我保健和心理衛生,軍隊防病工作將不斷向法制化管理方向發展;預防醫學的發展和新技術的套用,將為衛生防病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