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參與
環境問題的嚴重,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特彆強調要讓公眾認識到我們現在面臨的環境問題是多么嚴重。應該說,這是中國幾千歷史上環境問題最嚴重的時刻。如果我們現在做的不好,可能在幾十年以後,情況要比現在還要嚴重。
歷史問題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的人口從來沒有象今天這么多。在我們的歷史上,一直到17世紀中葉,我們的人口沒有超過1億。在我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漢代人口2000萬~5000萬之間,唐代不過8000萬。我們中國人口只是到了17世紀乾隆時期才第一次穩定地超過了1億。然後到了20世紀初葉的時候,我們的人口達到了4億。到了20世紀中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5億多一點。然而在最近的50年,我們的人口從5億多一點,一下子到了將近13億。這就是我們所有環境問題的基礎。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有這么大量的人口,這么大的人口規模,她的環境問題會變得非常嚴重,是毫無疑問的。
人口眾多
由於人口眾多,中國的人均資源從未象現在這么少。我們現在人均的耕地只有1畝1分,比聯合國糧農組織所規定的3畝的危險線低一半還要多。至於我們的水,我們的森林,這兩天會上大家都說的很多,我就不重複。我們13億人口就靠這一點資源維持著,它所造成的困難狀況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在這樣大量的人口和這樣少的人均資源的情況下,我們的經濟活動規模歷史上從來沒有象現在這么大。當然經濟活動規模大是我們的成就,我們的GDP每年以將近10%的速度在增長,甚至於有幾年超過了兩位數。這幾年當全世界其他國家都困難的時候,我們的GDP增長率仍然能夠達到7%~8 %,這是我們國家的重大成就。但是我想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GDP每一個百分點的增長,都是要靠我們資源、我們的能源和我們排放的污染物來支撐的。所以我們的經濟活動規模越大,我們在環境上的支出,我們在環境上的負擔也就越大。這么大規模的經濟活動,而且我們的經濟活動還在繼續增長,我們的人口也在繼續增長,那么對我們的環境所造成的負擔也會越來越重,許多專家都估計,中國的人口最多不能超過16億,如果人口超過16億,對於中國來講,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災難。我不是一個文學家,我不寫科學幻想小說.這個所謂不可逆轉的災難是什麼概念,我現在也想像不出來。但是我想大家聽到這個名詞叫作不可逆轉的災難,都會感覺到這是我們需要警惕的事情,在這么大的人口,這么稀少的人均資源,這么大規模的經濟活動的情況下,我們的科學技術力量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象現在這么強,這當然也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成就,一個窮困、落後、挨打的國家,現在我們有這么強大的技術力量,例如核子彈,以及改造大自然的力量。但是,科學技術是一面雙刃刀。我們如果掌握得好,它可以幫助我們改造自然、造福人類,但是如果稍有不慎,科學技術同樣也可以傷害我們自己,比如說臭氧空洞。在我們已知的單項的、人為的環境災難中間,象蘇聯的車諾比核電站的書故,象印度的坡帕爾農藥廠的毒氣泄露,都是科學技術掌握不慎的結果。所以對於科學技術,我們不能夠盲目地認為只要科學技術發展就一定是好事,在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我們必須慎重地使用科學技術,使它真正地造福於人類,而對人類不產生有害的影響。
中國產生
除了上面講的四點,人口、資源、經濟活動規模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之外,還有一點將對中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就是人們對更好的物質生活享受的欲望從來沒有象今天這么強烈。每個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都希望自己很快地富起來。鄧小平同志說:“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有多少人都希望做先富起來的這一部分人,沒有人說我願意等著,我願做那後富的,只要有條件我們都願意先富起來。那么13億人都想富起來,而且都想享有更多的物質生活條件,這樣一種壓力,對我們的環境,會造成多么大的負擔。當然人們希望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是天經地義的,我想所有在座的包括我自己都不是希望日子越來越苦,都希望日子越過越好,這是非常正常的,而且這也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擴大內需、擴大我們的市場所必需的一個條件。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所有這些,最後都是要有成本的,這成本就是我們的資源、我們的環境和我們所承受的污染排放。污染在它的生產過程中要排放,所有的工廠、造紙廠、發電廠都要排放,在我們的消費過程中仍然要排放。我常常舉這樣的例子,比如說我們買的那些商品、包裝品,我們享受了商品以後,那個包裝品就成為廢物就要扔掉,就變成了污染,就變成了垃圾。所以我說在中國這樣一個條件下,我們環境問題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今天這么嚴峻,這一點我覺得應該讓廣大的老百姓明白。物質生活享受是有一定限度,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大自然就不可能給我們以相應的回報,我們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叫做環境保護與公民責任,那么後一部分就講到,做為一個普通公民,特別是象我做的這個工作,是專門面對公民的,面對普通老百姓的,那么老百姓就會問,我們可以做什麼?在我們國家,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一想到環境問題,總是認為這是政府的責任,這是專家的責任,如果空氣不好沙塵暴就說政府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好,環保局沒有把這個事情搞好,專家怎么不想出辦法來,治理沙漠。他們沒有想到,在這個問題上,作為一個普通公民,作為一個消費者也是有責任的。
生活例子
我只講幾個很簡單的例子,這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間遇到的例子。比如說沙塵暴,大家知道沙塵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西北部的草原的退化,草原的沙化。草原沙化當然原因很多,也有大自然的原因。但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過度放牧。牧民們為什麼要過度放牧,因為他們要多生產羊肉、畜產品、羊毛等等,消費者是誰,消費者就是我們,當我們在大街上吃烤羊肉串吃涮羊肉的時候,對於沙塵暴,你可以說你跟沙塵暴一點關係都沒有嗎?我做大學生的時代,一年未必能有一次機會去吃涮羊肉。但現在,24小時任何一條胡同,任何一個小飯鋪,吃涮羊肉還不容易。可是大家想想,北京的羊肉供應量一年要增加多少。我去年到赤峰去種樹,我問赤峰的縣長,我說你們每年出境的羊肉解放初期是多少?現在是多少?他說解放初期我們根本沒有出境的羊肉,我們的羊肉就是牧民自己吃的,現在每年30萬頭,草原能不退化嗎?草原還那么大。大概解放初期在內蒙古平均是將近80畝草場1頭羊,現在是不到8畝1頭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草場能不退化嗎。我的意思不是說為了保護草場,為了不要沙塵暴,咱們現在抵制涮羊肉,咱們都不吃涮羊肉了。我們都抵制涮羊肉,我們的牧民怎么辦,我們的牧民生活水平要不要提高。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比如說,我們能不能有新的辦法來圈養牛羊,而不讓它們放養在草場上,這樣既能夠增加牛羊的頭數,又可以保護草原。能不能想出這樣的辦法,科學家們能不能試驗出這樣的辦法,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水已經缺乏到何種程度。北京兩大水庫:一個官廳、一個密雲。官廳水庫已經在1997年退出了北京的供水系統。為什麼?因為官廳水庫的上游就是桑甘河流域,由於鄉鎮企業的發展和沿途的中小城鎮的發展,使得水體嚴重污染,以至於不能作為生活用水的來源。但是現在比起30年前或40年前,30年前在座的各位家裡不大可能有洗衣機,現在洗衣機家家都有。當我剛剛從大學畢業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我是沒有條件在自己家裡洗澡的,洗澡要到公共澡堂去。現在家家都有熱水器,洗個淋浴還不容易。但是,大家想一想,由於我們這種衛生條件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每個人的人均用水量增加了多少。我在家裡做過試驗,用手洗衣服和用洗衣機洗衣服,用水量大概差3倍。凡是家庭主婦過去用手洗衣服都知道,洗衣機特別費水,自動地嘩嘩往洗衣機裡面放水。那么我們北京本來是個缺水的城市,由於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就大增。當然,我也同樣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大家都放棄,跑到大街上去上公廁,都不洗澡,都不洗衣服。但是,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生活水平的每一種提高,都意味著我們的環境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們能不能儘可能地節約,減少我們的消費,減少我們的浪費。比如說我在家裡面,就把洗衣機用過的水全用塑膠桶存起來,沖馬桶。這應該是可以做到的。這樣我們老倆口可以在洗衣機用過一次之後,可以在兩天之內基本上不用馬桶水箱的水。我只是舉個例子,就說明,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們不是說對環境保護,什麼事情都無能為力,一切事情都等著政府來決定。我們作為消費者自己是有責任的。
環保團體
我們作為一個民間環保團體,總是給市民講這個道理,給大學生講這個道理。我給大學生講,你們在浴室里洗澡的時候,你們頭上噴頭噴出的清水是北京寶貴的資源,北京是個缺水的城市。你們洗完了澡,從你們腳底下流出去的就是污水,就是污染,就要處理。你們想沒想過,你們少洗1分鐘的澡,少開1分鐘的龍頭,就可以節約1分鐘的水,減少一點污染。這就是我們公民的責任,在講到環境保護的時候,應該特別要強調公民的參與、公眾的參與。我們“自然之友”深信:如果中國人的心靈沒有綠化,那么中國也不可能有一個光明的綠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