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堯紀念國小

衛國堯紀念國小

廣州市海珠區衛國堯紀念國小自1942年由抗日英雄衛國堯校長創辦以來,經歷了60多年的風風雨雨。經過幾代“衛小”人的努力,已經由一所祠堂國小發展成為具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優越的辦學條件的市一級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國堯紀念國小
  • 簡稱:衛小
  • 創辦時間:1942年
  •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
  • 類別:公立國小
  • 創辦校長:衛國堯
  • 占地面積:7462平方米
  • 學校人數:812人
學校情況,學校創建人,

學校情況

衛國堯紀念國小是由抗日英雄衛國堯於1942年創辦的,原名民智國小,1956年政府接受後命名為瀝滘國小。1994年衛國堯烈士殉國50周年,為紀念這位抗日民族英雄,學校更名為“衛國堯紀念國小”。
學校現占地面積7462平方米,建築面積6682平方米。學校廠現共有19個教學班,學生人數800多人。 學校共有教師54人,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理念倡導下,形成一支團結拼搏、敬業奉獻的教師隊伍,先後湧現多名“廣州市優秀教師”、“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近年來教職工個人獲獎58人次,獲省市獎勵的有21人次,教師論文在省市級刊物發表的有21人次。 學校師生守“守行、篤學、尚美、進取”的校風,形成“嚴謹、務實、團結、開拓”的教風,“勤奮、樂學、自主、創新”的學風。
學校充分利用本地區獨有的德育資源,積極開發我校“以德育人”的隱性課題。把德育知識和藝術完美結合,營造出一種“愛國、勵志、樂學、進取”的德育環境。學校根據不同的時期開展系列化的德育活動,實行多元增值的德育評價等新的德育工作模式,著重抓好愛國主義教育和基礎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學校加強教學科研管理,紮實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學校的科研課題“構建多元激勵教育模式”作為子課題納入中國教育學會“十五”科研規劃課題“主體性教育與實驗”,“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辦學特色逐年彰顯。 學校先後被評為“海珠區文明單位”、“廣州市體育工作達標單位”“省一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海珠區文明單位”、“區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團支部、少先隊紅旗大隊”等68項獎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獎28項,其中國家級6項,市級7項。 展望未來,我們將秉承和發揚烈士校長的愛國奉獻、勇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繼續堅持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為建設一所“教學質量高、辦學有特色”的優質學校而努力,為培養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有紮實的文化基礎、有健康的身心等良好素質的優秀人才而奮鬥。學校正積極深化教育改革,著重探索“構建多元激勵教育模式”的途徑和方法,使學校辦學有特色、學生有特長、教學有特點、科研有特效,努力開創學校新的局面。
瀝滘村衛國堯紀念國小

學校創建人

衛國堯(1913年8月6日―1944年7月26日)廣東番禺人。衛國堯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早年曾到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經濟系深造,並初步建立起馬列主義世界觀。“七七事變”後,衛國堯回國投身抗日事業,並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37年6月回國。1938年,在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7月,到廣東中山縣第九區做統戰工作。1942年底返回家鄉,秘密建立中共瀝溶鄉支部和情報站。利用“地主少爺”、“留日學生”的公開身份活動,將游擊隊交通員安排在自己開辦的碾米廠中,以便掩護。當時瀝滘為衛氏同父異母的十個兄弟所把持,人稱“十老虎”。他們依仗日本人的勢力橫行鄉間,無惡不作,臭名昭著。衛國堯利用每年“十老虎”都在清明節去大石禮村祭掃祖墳的時機,一舉把其中的八隻“老虎”捉拿歸案,為附近二十四鄉人民除去了一大禍害。後來,衛國堯被任命為廣游二支隊新編第二大隊的大隊長,他率領部隊轉戰於禺南一帶,戰功彪炳。。1944年4月,任珠江縱隊二支隊一大隊大隊長,率部在禺南打游擊。7月,所部遭日軍一個聯隊包圍。率部浴血奮戰,斃傷日軍70餘人,打退敵軍多次進攻。後在突圍戰鬥中犧牲。時年31歲。1944年7月,二大隊在市橋附近的植地莊集結,不料被漢奸出賣,陷入日軍的重圍中,衛國堯亦在率隊突圍的過程中不幸中彈犧牲。
衛國堯紀念國小
衛國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