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人迎新婦

衛人迎新婦》》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漢文學家劉向編的《戰國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衛人迎新婦
  • 創作年代:西漢
  • 作品出處:《戰國策》
  • 文學體裁:散文
  • 編者:劉向
原文,評析,編者簡介,

原文

衛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御曰:“借之。”新婦謂仆曰:“拊驂,無笞服!”車至門,扶,教送母:“滅灶,將失火。”入室,見臼,曰:“徙之牖下,妨往來者。”主人笑之。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為笑者,蚤晚之時失也。
【出處】
此文為典故,出自《戰國策·宋衛策》
【注釋】
(1)衛:國名。
(2)新婦:新娘。
(3)御:名詞,車夫。
(4)拊(fu):敲,打。
(5)笞(chi):用竹板、荊條打。
(6) 蚤:通“早”
(7 妨:阻擋
【譯文】
衛國有人迎娶新娘,新娘上車後,就問:“兩邊拉套的馬是誰家的馬?”車夫說:“借來的。”新娘對僕人說:“鞭打兩邊拉套的馬,中間駕轅的馬也跑,可以免受鞭打之苦。”車到了新郎家門口,扶新娘下車時,她又對送新娘的老婦說:“把灶火滅了,以防失火。”
進了新房,看見舂米的左臼,說:“把它搬到窗戶下面,免得妨礙室內往來的人。”主人覺得她可笑。
新娘這幾次說的話,都是切中要害的話,然而不免被人笑話,這是因為新娘剛過門,就說這些,失之過早了。

評析

新媳婦話雖要緊,但她只是一個正在過門的新人,根本沒有對他人指手畫腳、處處逞能的資格,也沒有指點他人的話語權。所以她說的話不僅別人不聽,而且會遭到人們的恥笑。話不擇時、不合時宜,就會顯得膚淺、幼稚和不穩重。話從口出,但口是由大腦來控制的。話不擇時的根本原因是個性中的逞能、虛榮和對人情的無知造成的。所以我們切忌說話脫口而出,在說話之前一定要仔細考量一番,免得引起他人的反感。

編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分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