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燈亮了,馬路上靜寂地流淌著人和車輛。人群里走著一個年輕的母親,抱著她的孩子。孩子看上去挺沉,她的肩上還背著一個上班用的大包。看來她是剛下了班,又去幼稚園接來孩子。孩子伏在她的肩上,沉靜地嗍著手指頭。走到一家大超市前面,母親可能走累了,需要歇一歇……
基本介紹
- 書名:街燈底下
- 作者:王安憶
- 頁數:249頁
- 定價:21.00元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
- 開本:150x228 mm
- 印張:8印張
- 字數:190千字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精彩預覽,社會評論,
作者簡介
王安憶,王安憶,中國當代文學女作家,1954年3月出生,代表作品:《長恨歌》、《啟蒙時代》《紀實與虛構》、《雨,沙沙沙》。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被視為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於中國文壇的“知青文學”、“尋根文學”等文學創作類型的代表性作家。本人於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在安徽插隊落戶。王安憶的文學作品摒棄現實功利性雜質,將人置於廣袤的時空背景中,在人類意義層面展示人的價值內涵,使價值求索具有了終極追尋的意蘊。
圖書目錄
本書收錄了《街燈底下》、《寂寞》、《遍地民工》、《水色上海》、《台北的街》等散文。
第一輯
街燈底下
寂寞
遍地民工
泰康路 1958
有趣
“知道了”
讀報
“圍城”
“ 廢都”
男之俊
女之倩
家有傳奇
物質世界
水色上海
“非典”時期的生活
南陌復東阡
台北的街
遍地流火
第二輯
中國音樂在中國
仁者壽
英特納雄耐爾
喬伊斯的臉
我的大舅舅
東清初級
工人
溯母親足跡向浙西
寫作者的歷史
第三輯
遙想手工業時代
地母的精神
自覺與不自覺間
紀實與虛構
事實和詮釋
精誠石開
中國和日本的未來
閱讀筆記
第四輯
新加坡、馬來西亞 1991
美國 2001
日本 2002
台灣 2002
香港 2003
精彩預覽
男之俊——
我看到的最好看的男人,很奇怪的,多是僧人。有一年去山西五台山,一進山, 便震住了。只見滿目袈裟的明艷的黃,衣袂飄兮,底下皆是打一付白或黑的綁腿,足上一雙草鞋。許是因為西北人種交匯異變的緣故,幾乎統是直鼻寬額。還因為吃素、念經,物質生活簡單,所以就瘦,顯得十分昂然。佛珠或懸掛頸上,或纏繞腕間,不經意地拂捻玩耍,一派天真。
我還在上海熱鬧的街頭看見過一名僧人。午後一點左右的陽光,略偏地直射,通透的亮。那師傅沿了街徐徐地走。瘦面長身,著一領長袈裟,頸上垂一條雪白圍巾,散著,隨風而動。膚色白淨,五官清秀,照理會有女氣,可是不。是出家人的緣故,全然不令人想到性別,就像觀音。這是我所見過的稱得上“玉樹臨風”的姿態。
再有,我看見過一張西藏小活佛的照片,小小的男孩,坐在金碧輝煌的寶座,側畔是一名青年喇嘛,穿一領紫紅袈裟,一條袖子挽在身後,裸出半邊臂膀,鶴頸猿臂,透出著虔誠的溫柔。用一個冒犯的詞:性感。
俗話說,男要俏,一身皂,皂色是大艷。倘順其道而行之,花哨到頂,熱鬧至極,也是大派。就像京劇里的“淨”行,就是的。有一次,在電視上看採訪一對草原兄弟,大風雪中護住羊群,人畜平安。此時,面對鏡頭,他們換上了過年穿的新袍子,絮得厚厚的,寶藍色的緞面上,繡了同色的福字團花,系大紫大黃的寬腰帶,黑平絨面馬靴。紫外線照射成的紫銅皮膚,緊緊崩著高顴骨,勒出一雙蒙古 種的單瞼細長吊梢眼。看他們受了辛苦,而今暖暖和和地安怡著,真是好看。
社會評論
從傳統意義上講,這本書應該被稱作“雜文集”,但是可以看作一本私人日記合集。名字叫做《街燈底下》,是其中一篇小文的題目。從這裡隱約可以看出來,這是在寫平常生活。
作家的日記,說起來和普通人也差不多,不過也可以把它看作作家積累生活的池塘。王安憶樸實的,娓娓道來的文字,用這種不緊不慢的敘述說出來的生活,有一種安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