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子清真大寺(街子清真寺)

街子清真大寺

街子清真寺一般指本詞條

街子清真大寺,伊斯蘭阿拉伯式建築,青海第二大清真寺,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街子鄉三蘭巴亥村,珍藏著撒拉族先民700年前東遷時帶來的一部手抄本《古蘭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街子清真大寺
  • 建築風格:伊斯蘭阿拉伯式建築
  • 榮譽:青海第二大清真寺
  • 珍藏:手抄本《古蘭經》
  • 文物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特色:青海重要的名勝古蹟之一
簡介,珍藏,景觀,傳說,

簡介

街子清真大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街子鄉團結村,交通便利,三級油路可直達,距離縣城5公里,距西寧市上140公里,是集遊覽觀光、體驗民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旅遊景點。
街子清真大寺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它位於海東地區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縣城以西5公里的街子鄉,為撒拉族的祖寺。它的南面是充滿神話色彩的奧土斯山,北面是洶湧澎湃的黃河,四周田園阡陌,炊煙裊裊,杏紅柳綠,果梨花香。這裡交通方便,市場繁榮,真是人壽年豐的好地方。初建於明洪武三年,清代年間和民國二十年曾有三次擴建,後在“文革”中被毀,1982年政府撥款,民眾集資,仿照新疆喀什清真寺重新修建。

珍藏

街子清真大寺珍藏著撒拉族先民700年前東遷時帶來的一部手抄本《古蘭經》,據專家考證於公元8世紀手抄成本,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對這部《古蘭經》《人民日報》曾於1982年1月3日作過這樣的介紹:“這種年代久遠版本珍貴的《古蘭經》世界上僅存三部”。這部《古蘭經》還曾露面國際展覽會,2005年中央4套《走遍天下》欄目以《是誰馱來了千年<古蘭經>》為題,向全球作了推介報導,在伊斯蘭世界產生很大的反響。《古蘭經》、“拱北”與街子清真大寺、駱駝泉渾然一體,成為青海重要的名勝古蹟之一。每年 月在此舉辦民俗飲食節、手抄本《古蘭經》展示研討會,月舉辦刺繡展覽節;每年伊斯蘭教曆9月底穆斯林民眾歡度開齋節,伊斯蘭教曆12月10日歡度古爾幫節(也叫“宰牲節”),伊斯教蘭歷三月十二日(即開齋節後100天) 歡度聖紀節。

景觀

原有禮拜殿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可容納1500多人排班禮拜,氣勢相當雄偉,可惜在“文革”中被毀,1982年政府拔款,民眾集資,仿照新疆喀什清真寺重新修建。新建的清真寺為磚混結構,占地面積4050平方米,寺基走廊2394平方米,大殿呈正方形,其中禮拜殿面積1089平方米,可容納1200人集體禮拜,殿內四根大柱支撐著49間的殿頂,大殿四角是距地面高23米高的宣禮塔,中間的大圓寶塔,具有鮮明的阿拉伯風格。大殿前南北兩側是兩棟學經樓,設有淨水房和辦公室。寺院對面是先祖阿合莽和尕勒莽的拱北(先賢墓冢)是由雕刻大型花卉圖案的青磚圍牆組成,長7.10米,寬6.25米,高3.3米,兩棵枝繁葉茂的老榆樹從兩拱北分別長出,披蔭一方。“拱北”與街子清真大寺,駱駝泉渾然一體,互為映襯,真是“白駝映泉泉更美,亭榭飛花花復芳”,每年前來遊覽觀光,科考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
街子清真大寺(圖2)街子清真大寺(圖2)

傳說

相傳,在700年前,中亞撤馬爾罕地方,居住著一個創建過英雄業績的部落,他們是烏古斯撒魯爾的一支。內有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因他們在部落中威望很高,便引起撒馬爾罕國王的忌恨,千方百計設法陷害他們,決心要置他們於死地。兄弟二人得到先哲的啟示,率領18個族人,牽了一峰白駱駝,馱著一罐清淨的故鄉水,裝上一袋故鄉土,還帶了一本《古蘭經》,毅然離開了撒馬爾罕,向東進發,去尋找新的樂土。他們沿天山北路,經嘉峪關、涼州(武威)、寧夏,到秦州(天水),折而西返,然後輾轉到達甘肅夏河的甘河灘。尕勒莽兄弟二人離開故鄉時,又有45位同情者隨後跟來,這些人經天山南路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向東南行進,終於在甘河灘與尕勒莽匯合。經過暫短休整後,他們牽著駱駝繼續前進,通過循化的夕昌溝,上了奧土斯山。這時天色己晚,蒼茫中突然走失了駱駝,他們趕快點起火把在山上尋找,直到天明(後人就把這個山坡叫“奧特貝納赫”,意為“火坡”)。黎明時,他們眺望山下,啊!好一塊地方:地勢平坦,清流縱橫,黃河奔騰,川道秀麗。大自然的美景把他們牢牢地吸引住了。下坡後,發現失走的駱駝,靜靜地盤臥在清澈見底的泉水之中,走近一看,駱駝已經化為白石。眾人試量了這裡的水、土,與他們所帶的質色完全一樣,認定這裡是真主指點的歸宿。當地至今尚存在的名勝古蹟“駱駝泉”、“駱駝石”,蓋源於這個傳說故事。於是眾人就在泉邊搭起帳房,正式定居下來。尕勒莽、阿合莽去世後,撒拉族民眾,為了紀念他們的豐功偉績,就在駱駝泉邊各建了一座四面留窗不蓋頂的拱北,成為“祖瑩之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