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成本內容及特徵
衍生成本可分為如下類型:
1、衍生增值成本。是為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而進行產品質量、功能改良,生產率提高及產品促銷活動而支付的成本。它包括以下內容:
(1)質量改良支出。即企業為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所付出的費用。包括科研支出,提前進行設備更新或場所更新支出,提前進行大修理支出,新增設備折舊,因替換材料而增加的支出,聘請和培訓技術人員支出等。
(2)功能改良支出。即企業為增加、改進產品或服務功能所支出的費用。如專利費、技術設計費等。
(3)更新成本。企業對產品或服務進行較大規模更新所支付的成本。包括設計費、技術服務費,設備報廢損失,以及增加的材料費、人工費等。
(4)市場拓展成本。包括宣傳費用,廣告費用,展銷費用,公共關係支出,售後服務支出,服務折扣,商品銷售折扣等。
2、衍生地下營運成本。企業經營者保能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依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但有的企業為追求最大收益,生產、銷售各類許可範圍以外的緊俏品,提供非法服務,進行不正當市場競爭,操縱證券或期貨市場,非法籌資等。企業從事這些地下營運活動的耗費稱為衍生地下營運成本,如違反財經法紀遭受的罰款,因不正當交易而存在的回扣、賄賂,超額業務招待費等。
3、衍生社會成本。這些成本分為企業持續生產經營應當承擔的成本和社會強加給企業的成本兩種。前者是社會責任成本,主要有:
(1)企業對員工履行的責任。如技術培訓,工薪水平的提高,職工福利的改進,勞動環境的保護等支付的費用。
(2)企業對生態環境維護的責任。如對污染的防治,對周圍環境的美化等。(3)企業對社會及本地區的責任。如對本地區及社會公益事業提供的幫助、捐贈及無償服務等。後者主要有:
(1)政府將應由其財政負擔的預算支出以行政干預的手段轉化為企業的成本支出。
(2)各種形式的攤派。
4、衍生管理失敗成本。這是企業由於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制度執行不力導致的對生產經營活動各環節監管失控所耗費的成本。視其產生原因分為衍生生產管理失敗成本、衍生質量管理失敗成本及衍生財務管理失敗成本。
(1)衍生生產管理失敗成本是在產品生產環節中同於監控不力產生的成本支付。如原材料、在產品或產成品因管理不善丟失、報廢,生產過程中材料耗費過度,動力、人力資源浪費引起的成本。
(2)衍生質量管理失敗成本是由於企業未能貫徹全面質量管理辦法而導致出現質量問題所支付的成本代價。如廢品損失,產品削谷損失,產品修復費用,以及產品銷售之後客戶所要求的質量賠償、質量訴訟費用等。
(3)衍生財務管理失敗成本是由於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鬆弛造成的各項損失。如現金被竊、丟失,企業授權制度不健全導致的經濟詐欺等。
研究衍生成本的意義
研究衍生成本理論,對於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效益、增進企業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
1、拓展了企業成本的內涵。現代企業經營主要是一種內含擴大再生產模式。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無不與成本有關,不論是新產品的開發,生產能力的擴展,市場占有和銷售的擴張,與成本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傳統的“產品成本”的狹義概念已不能滿足人們對成本管理的要求。衍生成本理論所研究的企業中廣義的成本概念,實際上已為許多企業管理者所關注。
2、有利於實現企業成本的戰略管理。根據企業成本各自的特點及成本與企業收益之間的聯繫,實行相應的戰略管理。
(1)衍生增值成本與企業收益成正比關係。一般而言,企業支付的增值成本較多,產品質量越好,市場競爭能力越強。但應注意提高其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其增效作用。
(2)地下營運活動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它可使企業獲得高額的利益;另一方面它會損害政府及公眾的利益。對於企業中的一些超過經營範圍,但經營手段合法的企業良性經營活動,法律無需主動加以干涉;對於非法行為,則應予以嚴禁,以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和良好的社會風氣。
(3)衍生社會成本。企業應量力從社會效益和社會公益出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成本;對於社會強加給企業的部分,則應視不同的情況和性質予以必要的換制。
(4)衍生管理失敗成本。企業應努力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等,儘量杜絕其發生。
3、有利於增強全員的成本管理意識。衍生成本理論認為企業成本產生於一切經營活動之中。每一環節、每一時點、第一員工都是成本可能產生的地方,都應有相應的成本控制、監督和考核措施。這就要求增強企業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自覺執行崗位責任,嚴格完成成本指標,並相互督促,積極參與企業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