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順序

行為順序(behavlor sequence)是性質上緊密聯繫的一些先天行為單元受有重要生物意義事件的觸發而在本能行為中依次表現的次序。如貓抓老鼠,或一條狗對環境中的一個刺激或事件做出反應,首先出現的是對客體或事件在空間上進行定向,接著就會出現一系列基本的固定動作模式,即一些複雜的按一定程式出現的行為動作,每一個動作模式的出現都要依賴適當的信號刺激。

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方式是實驗,只有在實驗中,所有影響行為的因素才能受到系統的控制。作為自變數的各種先行影響引起行為函式的變化,有機體只是一種變數的作用點,用變數間函式關係的方式即可分析行為,不存在介於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心理活動。斯金納強調對行為的控制,認為研究者只有在不僅能預測行為的發生,且能通過操縱自變數影響行為的發生時才被認為已說明了行為。一種完美的行為實驗分析即意味著一種行為技術,可以控制行為。是心理學中最接近常規科學的研究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