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

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

《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是2015年12月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菊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
  • 作者:陳菊花
  • 類別:金融投資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頁數:213 頁
  • 定價:6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6416233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內部資本市場的構建和管理是企業集團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內部資本市場的配置效率一直受到業界的重視。目前人們對內部資本市場的研究大都局限在傳統金融視角,並且缺乏對內部資本市場非效率問題,尤其是功能異化問題的專門研究,*鮮見從非理性角度對內部資本市場功能異化效應的研究,而新興市場國家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的功能異化問題往往無法從理性的傳統視角得到解答。
  《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試圖從行為金融的視角解釋企業內部資本市場的效應,尤其是功能異化效應,以擴展內部資本市場研究的視角。
  《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主要採用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從基於非理性的行為金融視角對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尤其是功能異化效應的機理進行研究,對新興市場中導致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功能異化效應的三種具體異化情形,即投資異化(主要是過度投資或投資不足),部門經理尋租以及利益輸送(或利益侵占)進行基於心理和行為偏差方面的剖析。
  《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首先回顧目前關於內部資本市場的理論研究,總結基於新制度經濟學理性視角的內部資本市場研究的理論基礎。其次,回顧目前關於行為金融及其主流套用領域一一行為公司金融的有關理論和文獻,總結目前行為金融研究的不足,指出行為金融具有廣泛套用前景的領域一一對新興市場國家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的研究。然後,先從基於理性(包括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全視角提出了內部資本市場效應的解釋框架,並從基於心理學和行為金融的視角提出對內部資本市場效應,尤其是功能異化效應的研究架構,分別用行為和心理偏差機理解釋新興市場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的三種異化功能及其結果,提出單純基於理性視角不能解釋的一些命題: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中的過度投資和投資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外部投資者的非理性使得集團管理者理性應對所致,而集團管理者的過度樂觀可能會緩解或加劇過度投資和投資不足;部門經理的尋租可能是其對集團總部非理性回應的結果,而集團總部及其部門經理的非理性主要是由於認知過程、情緒過程和意志過程的心理偏差所致;在新興市場的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存在的利益輸送不一定會導致利益侵占,外部投資者和集團內部管理者的非理性也不一定會導致利益輸送的非效率。這些發現在我國企業集團並不是整體上市的背景下*符合我國實際。最後,《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還以先合後分的方式對內部資本市場三種功能異化的有關基本命題進行了實證研究,分別採用基於行為和現場研究的Q方法、基於事件和問卷調查的統計計量分析方法,以及統計建模方法對有關命題進行了驗證.基於有關研究結論,《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還提出了未來研究的建議方向。
  《行為金融視角: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效應》嘗試在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的研究上做出基於內容、視角和方法的有關貢獻,並在我國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市場實踐方面提供基於行為視角上的治理指導。有關的理論創新主要包括:提出了關於內部資本市場功能異化效應的新觀點;提出了在內部資本市場中基於行為金融研究的新視角;引人了基於行為和現場面對面考察研究的新方法(Q方法);建立了關於內部資本市場效應研究,尤其是基於行為研究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加入非理性因素的測試內部資本市場效率的新模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相關概念界定
1.2.1 企業集團
1.2.2 內部資本市場
1.2.3 內部資本市場效應
1.2.4 行為金融學和行為公司金融
1.3 研究現狀
1.3.1 關於內部資本市場效應
1.3.2 關於內部資本市場功能異化的緣由、形式和治理
1.3.3 現行研究的不足
1.3.4 本書的詮釋:基於行為的視角
1.4 研究思路、內容與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書的創新之處
第二章 相關理論和文獻的回顧
2.1 內部資本市場效應:新制度經濟學框架內的解析
2.2 行為金融學的理論發展
2.2.1 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基礎
2.2.2 行為金融理論和文獻的回顧與述評
2.2.3 行為公司金融理論回顧與評述
2.3 行為金融的研究不足和可擴展的領域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內部資本市場效應:基於行為金融的理論分析
3.1 內部資本市場效應全視角解釋框架
3.2 內部資本市場效應的行為金融學理論基礎
3.3 內部資本市場異化功能及其效應的行為金融學解析
3.3.1 行為公司金融對內部資本市場投資異化效應的解釋
3.3.2 行為公司金融對部門經理尋租效應的解釋
3.3.3 行為公司金融對內部資本市場利益侵占效應的解釋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於Q方法的內部資本市場功能異化效應分析
4.1 Q方法
4.1.1 Q方法概述
4.1.2 Q方法的基本流程
4.1.3 對Q方法的評價
4.1.4 國內外Q方法的研究和套用現狀
4.2 內部資本市場功能異化效應的Q方法分析
4.2.1 收集Q意見母本以及開發Q樣本
4.2.2 選擇受訪者(P樣本)和問卷調查
4.2.3 受訪者的排序以及數據分析
4.3 Q方法研究結論和啟示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於行為金融的內部資本市場投資異化效應的分析
5.1 理論分析
5.1.1 投資者理性 管理者非理性
5.1.2 投資者非理性 管理者理性
5.1.3 投資者非理性一管理者非理性
5.2 基於行為金融的內部資本市場資本配置效率模型的提出
5.2.1 投資、現金流與內部資本市場的關係
5.2.2 加入非理性因素後的內部資本市場配置效率測度模型
5.3 研究假設與設計
5.3.1 研究假設
5.3.2 研究設計
5.4 實證分析
5.4.1 描述性統計分析與配對變數檢驗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基於行為金融的內部資本市場部門經理尋租效應的分析
6.1 理論分析
6.1.1 投資者理性 管理者非理性
6.1.2 投資者非理性一管理者理性或非理性
6.2 研究設計
6.3 實證分析
6.3.1 調查問卷基本分析
6.3.2 調查問卷深人分析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基於行為金融的內部資本市場利益侵占效應的分析
7.1 理論分析
7.1.1 投資者非理性 管理者理性
7.1.2 投資者非理性 管理者非理性
7.2 研究假設與設計
7.2.1 研究假設
7.2.2 研究設計
7.3 實證分析
7.3.1 控股股東侵占中小股東利益的實證分析
7.3.2 管理者侵占股東利益的實證分析
7.3.3 基於行為金融的實證分析
7.4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論、啟示與展望
8.1 本書的主要成果和結論
8.2 對內部資本市場治理的啟示
8.2.1 完善和最佳化公司治理
8.2.2 強化行為教育
8.3 研究不足與展望
附錄A:Q語句Q樣本調查設計
附錄B:基於行為金融的內部資本市場部門經理尋租問題研究調查問卷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