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氣(道教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亦稱“服氣”、“食氣”、“鍊氣”。道教早期修煉方術之一。是指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而往往輔以導引、按摩的養生內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內息法兩大類。其重點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氣,養我之體,攻我之疾,從而延年益壽。
道教修煉,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認為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須氣以生,《攝生纂錄·調氣》稱“人在氣中,氣聚即生,氣亡則死”。《太平經》稱“人慾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故上士修道,先當食氣”。葛洪也認為“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氣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氣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
世傳行氣方法甚多,僅《雲笈七籤》即載有諸家氣法數十種。具體程式不一,原則大致相同。要求行氣時,凝神淨慮,專氣致柔,呼吸吐納,做到輕、緩、勻、長、深。輕,呼吸輕細;緩,進出氣舒緩;勻,呼吸節拍有致,不時粗時細;長,呼吸之間隔時間長,引氣入鼻中而閉之,陰以心數數,30~50乃至120,方徐徐吐之;深,閉氣時使氣滲進腑肺百脈,滲透組織深部。據稱鍊氣既久,可達到鼻無出入之氣的最佳境界,如嬰兒之在母胎中,名曰“胎息”。行氣又輔以導引與按摩。導引,即以力引動肢體,作俯仰屈伸運動,“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按摩,即以摩、捏、推、揉等手法作用於人體之經絡穴位,以求筋肉舒展、血脈流通,使行氣更見成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