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橋始建無考,南末淳熙十六年(1189年)重修時,詩人范成大作記。其地山清水秀,波光塔影,景色宜人。范成大《行春橋記》稱:"往來憧憧,如行圖畫間。凡游吳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則與末始游者無異。"明成化、崇禎間再修。
1949年國民黨軍隊撤退時拆去橋東四孔,1953年修復,1957年重修。花崗石砌築,但長系石為武康石,且端部雕獸面,可能為宋代舊物。條石欄板各望柱頭雕蹲獅。橋身平緩,勢若長虹。
舊時蘇州有農曆八月十八日游石湖,看行春橋下串月的習俗。相傳這一天,月光初起,入橋洞中,其影如串。游石湖登行春橋者,傾城而出,遊船如織,歌舞音樂之聲通宵達旦。清代詩人尤侗詩云:"常是攜兒
看串月 ,行春橋畔聽吹簫。
周邊環境 蘇州吳縣古樟園
古樟園(Old Camohor Trees Gaden)位於西山後堡村,園內兩株古樟濃蔭蔽日,有“吳中第一樹”之稱。位於吳縣
西山景區 ,因園區有千年香樟樹而得名。
行春橋 中國科學院中山植物研究所、蘇州城建環保學院
設計 建設的古樟植物園,充分利用西山豐富的植物資源。 引進大量名貴花樹草,既有園林之美,又不失自然野趣,與古老的蘇州園林遙相互應,珠聯璧合。
植物園擁有五個景區:一、古樟樹景觀區;二、經濟植物及珍稀果木示範區;三、
展覽 溫室;四、簡易花卉生產溫室;五、水生植物區。
蘇州吳縣光福古鎮
吳縣市光福鎮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位於蘇州市古城西南28公里的太湖之濱,南鄰太湖區,西鄰太湖、北通長江,光福自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享有“魚米之鄉”,“四季有果”之美稱;光福是
傳統工藝 之鄉 ,蘇繡的發源地之一,其雕刻工藝巧奪天工;光福人文景觀,名勝古蹟密集,吳文化內涵深厚,形成了多層次的旅遊專線,是國家太湖名勝風景區之一。
光福主要的景點有鄧尉山塢、
銅觀音寺 、
光福塔 、
司徒廟 等。位於鄧尉山塢,是我國四大
探梅 勝地之一。鄧尉梅花甲天下,以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著稱於世。
明代文人
姚希孟 曾在《梅花雜詠》一文中說:“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吳中,而必以光福諸山為最”,梅花盛開時,繁花似雪,暗香浮動;微風吹過;香飄數十里。
山上有“聞梅館”、“梅花亭”清康熙年間江蘇巡撫宋犖題書的“香雪海”摩崖石刻和乾隆皇帝探梅御詩碑刻。周圍還有數百畝梅林,形成“登樓觀梅、入園探梅、進廊攬梅、登山賞梅”四大賞梅景點。
蘇州吳縣鄧尉香雪海
鄧尉香雪海(Fragrant Sea of Snow in Deng Wei Hill)位於
吳縣 光福鎮鄧尉山一帶,鄧尉山因紀念東漢大尉鄧禹,故名。這裡自古為江南賞梅佳處,“有登尉梅花甲天下,望中無地不栽梅”之稱。每當二月,梅花吐蕊,勢若雪海,滿山盈谷,香氣醉人,“香山雪海”三字聲名遠揚。清詩人
孫原湘 有詩云:“人山無處不花枝,遠近高低路不知。貪受下風香氣息,離花三尺立多時。”現除植白梅外,還有紅梅、
綠梅 、墨梅等各色名種。
行春橋 蘇州留園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是明萬曆年間太僕徐泰時建園,時稱
東園 ,清嘉慶時歸觀察劉恕,名寒碧莊,俗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葺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改名留園。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個狀元俞樾作《留園記》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拙政園、
北京頤和園 、
承德避暑山莊 齊名,為全國“四大名園”。1961年列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留園占地30餘畝,集住宅、
祠堂 、家庵、園林於一身,該園綜合了江南造園藝術,並以建築結構見長,善於運用大小、
曲直 、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組組層次豐富,錯落相連的,有節奏、有色彩、有對比的空間體系。全園用建築來劃分空間,可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水明潔清幽,峰巒環抱,古木參天;東部以建築為主,重檐迭樓,曲院迴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勝;西部環境僻靜,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籬小屋,頗有鄉村田園風味。全園曲廊貫穿,依勢曲折,通幽渡壑,長達六七百米,廊壁嵌有歷代著名書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為
明代 嘉靖年間吳江松陵人董漢策所刻,歷時二十五年,至萬曆十三年方始刻成。
蘇州怡園
怡園 位於人民路43號,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怡園建於清代晚期同治、光緒年間。浙江寧紹台道顧文彬在明代尚書吳寬舊宅遺址上營造九年,耗銀20萬兩建成,取《論語》“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園。該園由顧文彬之子顧承主持營造,畫家任阜長、
顧芸 、
王雲 、范印泉、程庭鷺等參與籌劃設計,園中一石一亭均先擬出稿本,待與顧文彬商榷後方定。園成之後,江南名士多來雅集,名盛一時。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顧承之子顧鶴逸與吳大 、
陸廉夫 、
鄭文焯 、
吳昌碩 等創怡園畫集於園中。顧鶴逸病逝後,園漸衰落。日偽時期,破壞尤甚,園中古玩字畫被劫掠一空。40年代,怡園百戲雜陳,成為遊樂場所,有“蘇州大世界” 之稱。1949年9月,
華東軍政大學 第二總隊第九團團部一度駐此。1950年《新蘇州報》社設此。1953年12月,顧 鶴逸之子顧公碩等將怡園獻給國家。駐用單位遷出,市政府撥款維修後開放遊覽。
怡園 現有面積6270平方米,占地不大,但能吸取各園之長,巧置山水,自成一格。園布局以
復廊 為界隔東西兩部,中以復廊相隔,東部以建築為主,庭院中置
湖石 、植花木,西部水池居中,環以假山、花木、建築。 在造園藝術上,怡園能博採諸園景物,如復廊仿滄浪亭,水池效網師園,假山學環秀山莊,洞壑摹獅子林,旱 船擬拙政園。布局自然,亭榭廊舫小巧雅致,山池花木疏朗宜人,堪稱園中精品。西部,以拙政中園為藍本, 北掘地為池,池南——園中心位置是藕魚榭主體建築。西北部疊石參照環秀山莊,獅安邱壑、磴道奇曲、
洞窟 詭異。建築有“碧梧棲鳳館”、“畫舫齋”、“牡丹廳”、“面壁亭”、“小滄浪”、“螺髻亭”、“金栗亭 ”諸人文景觀,特別是嵌入長廊牆體的書條石書法藝術成為蘇州諸園之冠。怡園主要建築景點有玉延亭、四時瀟灑亭、坡仙琴管(石聽琴室)、拜石軒(歲寒草廬)、石舫、鎖綠軒 、金栗亭、南雪亭、藕香榭(鋤月軒)、碧梧棲鳳、面壁亭、畫舫齋、湛露堂、螺髻亭、
小滄浪 等。
蘇州藕園
藕園地處婁、相二門間的小新橋巷。全園布局,頗為得法。黃石假山作為全園主題,堆疊自然,位置恰當,陡峭峻拔,氣象雄渾,為
蘇州園林 黃石假山中較為成功的一座。實為值得游賞流連的去處。此園因在住宅東西兩側各有一園,故名
藕園 。古時兩人耕種稱為為“藕”,“藕”、“偶”相通,寓有夫婦歸田隱居之意。東園面積約四畝,以山為主,以池為輔,重點突出,配搭得當。主體建築坐北朝南,為一組重檐樓廳。這在蘇州園林中較為少見。其東南角有小院三處,
重樓 復道,總稱“城曲草堂”。西園面積更小,以
書齋 及織老屋為中心,前有月台,寬敞明亮,後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樹木又建書樓一座;其南亦有一院,為不規則形狀,西南角設假山,
設定 花木,間置湖石,顯得幽曲
有趣 。全園主景黃石假山,築於城曲草堂樓廳之前,石塊大小相間,手法逼真自然。假山東半部較大,自廳前石徑可通山上東側的平台及西側的石室;平台之東,山勢增高,轉為絕壁,直削而下,臨於水池,絕壁東南設磴道,依勢下至池邊,此處氣勢為全山最精彩處,假山西半部較小,自東而西逐級降低,坡度漸緩,止於小廳右壁。東西兩半部之間有谷道,兩側削壁如懸崖。而絕壁東臨水池,假山體量與池面寬度配合適當,空間相稱。山上不建亭閣,而于山頂山後鋪土之處,散置十餘種花木,隨風搖曳,平添了山林趣味。而池水隨假山向南伸展,曲橋架於水上,池南端有閣跨水而築,稱“山水閣”,隔山與城曲草堂相對,形成以山為主體的優美景區。藕園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據《地方志》記載,藕園在城東北小新橋巷6、8號,一面臨街,三面環水,其東與城垣隔河相望。宅園面積近12畝,其中東花園為5畝。清雍正保寧知府、郡人陸錦(字闇亭)致仕後始建涉園,又名小鬱林。園不甚廣,有觀魚檻、吾愛亭、藤花舫、浮紅漾碧、宛虹橋諸勝。一度由書家郭風梁賃居。時集名流,詩酒高會。後為崇明祝氏別墅,鹹豐十年戰爭中毀。同治十三年左右,按察使湖州沈秉成因病寓吳,購得涉園廢址,聘畫家顧壇等籌劃,又擴地增建西花園。沈好金石字畫,精於收藏,繼配嚴永華嫻
詞賦 ,工書畫。為寓夫婦相與嘯吟終老之意,又有東西兩園,遂稱藕(與偶通)園。沈請仁和吳昌綬教長孫邁士讀書園中,潘祖蔭、李鴻裔、吳雲、鄭文焯等常來摩挲古玩,
詩酒 唱酬。後沈再起任官他省,全家隨往,園亭漸漸荒蕪。光緒二十一年沈卒於園中。此後園荒穢不治,主人出余屋以收租值,漸為民居。民國21年,楊蔭榆於此創辦二樂女子學社。28年,史學家錢穆攜家屬住東花園,代治荒蕪,於補讀舊書樓上撰成{史記地名考》。29年秋錢去後方,家屬仍留此。翌年,
常州 實業家劉國鈞夫婦購得藕園,遷出部分住戶。此時園屋年久失修,假山水池荒廢,花木凋零,整修數年末竣。解放初。園中曾駐起義部隊。1950年冬,市總工會於此辦工人學習班,中部住宅大廳不慎
失火 被毀。後陸續駐志願軍傷病員、居委會。辦工人識字班等。1958年左右,劉將園贈與陶叔南,陶以園近振亞廠。轉贈該廠充工人療養所、工人宿舍、倉庫和託兒所。60年代初,歸市園林管理處,1961年冬開始整修。1965年5月1日,東花園先開放遊覽。“文化大革命”
中園 被關閉。中部住宅和西花園分別安排職工居住和園林修建隊使用。1979年再次重修東花園,耗資8萬元,1980年7月開放遊覽。1982年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西花園原被園林技工學校使用,1985年技校遷出,開始整修。園以住宅居中,兩翼為東西兩花園,園宅之間重樓貫通,為蘇州園林中所特有。住宅共四進,沿河照壁和大廳已毀。
門廳 、
轎廳 、樓廳及前後碼頭保存尚可,有待修復。原從大廳東側經兩重小院至小客廳。再東即為
東花園 。今臨巷另闢園門。東花園為涉園故址,布局以山為主。以池為襯托。亭台樓榭環山池面築,疏密有致。園中主體建築為一組重檐樓廳。總稱城曲草堂。為舊日園主宴集賓客之處。樓上名補讀舊書樓。樓廳西以樨庫接儲香館,通藤花舫、無俗韻軒、枕波雙隱亭,亭有楹聯云:“藕園住佳偶,城曲築詩城。”原出嚴夫人手。由亭南入圓洞門有磚額“藕園”。樓廳東南突出,下有筠廊接還硯齋(昔沈秉成復得其曾祖所制的遺失已久的魚形硯,與嚴夫人各執其一,稱鰈硯)、
望月亭 等景點,上層稱雙照樓。樓廳之前,石坪寬敞,南峙黃石假山,分東西兩部,中辟狹道,西側峭壁陡立,名邃谷。東部主山深厚雄峻,其東側絕壁下臨深池,石縫處藤蘿叢生,如入山林。西部假山坡度較平緩。“此山不論絕壁、磴道、峽谷、疊石,手法自然逼真……猶如黃石自然剝裂的紋理,和明嘉靖間
張南陽 所疊上海豫園黃石假山幾無差別,可能是清初涉園遺物'(劉敦楨:《蘇州古典園林》)。假山東南受月池狹長似帶,池南四面廳山水間內置明代制落地罩,以櫸梓木雕松竹梅“歲寒三友”,為園中珍品。“山水間”之南為聽櫓樓,以下臨城河、舊時行船櫓聲不斷而名,登樓可望園外城河景色。東花園西南部舊有建築,1965年曾規劃為東園入口處,現暫為花圃。西花園以書齋為中心,分隔成前後兩小院,書齋稱織簾老屋,朱古微曾借住於此。其南月台寬敞,前院有湖石假山綿延起伏;齋後庭院內建藏書樓,築湖石花壇,為書房庭院佳構。
行春橋
蘇州環秀山莊
蘇州環秀山莊位於
景德路 262號,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環秀山莊建於清代。東晉王珉曾建宅於此,後舍宅為景德寺。明嘉靖年間先後改為學道書院、督糧道署。萬曆中為申時行宅。明末清初裔孫申繼揆築蘧園。清乾隆年間為刑部員外郎蔣楫宅,蔣氏建有"求自樓",並於樓後疊石為山,掘地三尺,有清泉流溢匯為池,名泉為"飛雪"。其後相繼為尚書畢沅宅、大學士孫士毅宅。孫氏宅園中疊有一座假山,系疊山大師戈裕良傑作。道光二十九年,汪為仁購建汪氏宗祠,立耕蔭義莊,並重修東北部花園,名為頤園,又稱環秀山莊。後經
鹹豐 、
同治 年間戰事,園多毀損。光緒中重修。及至1949年,僅存一山、一池、一座"補秋舫"。1953、1979年,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兩度維修假山,並重建"半潭秋水一房山"亭。1984年6月至1985年10月,由市園林局和刺繡研究所共同出資,進行較大規模的整修。蘇州園林設計室設計,蘇州古典園林建築公司施工,工程總投資60萬元。恢復了"環秀山莊"四面廳、有谷堂、問泉亭、邊樓等,建築面積754平方米,新砌、整修圍牆200餘米,輔砌地面246平方米,並加固假山,疏通"飛雪泉",清理水池,補栽樹木。環秀山莊占地面積2179平方米。
園景 以山為主,池水輔之,建築不多。園雖小,卻極有氣勢。特別是戈氏所疊假山,堪稱一絕,占地不過半畝,然咫尺之間,千岩萬壑,環山而視,步移景易。主峰突兀於東南,次峰拱揖於西北,池水繚繞,綠樹掩映。山有危徑、洞穴、幽谷、石崖、飛梁、絕壁,境界多變,一如天然。
主峰 高7.2米,澗谷長12米,山徑長60餘米,盤旋上下,如高路入雲,氣象萬千。戈氏疊山運用"大斧劈法",簡練遒勁,結構嚴謹,錯落有致,渾若天成。金松岑《頤園記》贊曰;"凡余所涉匡廬、衡岳、岱宗、居庸之妙,千殊萬詭,鹹奏於斯!"陳從周稱譽道;"環秀山莊假山允稱上選,疊山之法具備。造園者不見此山,正如學詩者未見李杜,誠占我國園林史上重要一頁。"環秀山莊今在蘇州刺繡博物館內,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97年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靈岩山
靈岩山座落在蘇州城西南三十里的木瀆鎮旁,乘坐16路公車到靈岩山山麓下車即可到達。靈岩山山高182米,周廣1800畝,山上多奇石。
靈岩山 怪石嶙峋,舊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說。因為靈岩塔前有一塊"靈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靈岩山"。又因為山石顏色深紫,可以制硯,又稱硯石山。山南峭壁如城,相傳吳王曾在山上築有石頭城,故又名石城山。
靈岩山 有"靈岩秀絕冠江南"和"靈岩奇絕勝天台"的美譽。主要景觀有:
吳王井 、
玩月池 、流花池、西施洞、琴台等。沿登山御道拾級而上,首先是繼廬亭,因靈岩山住持,一代名僧印光法師的別號繼廬而得名。亭柱上有對聯"大路一條,到此齊心向上;好山四面,歸來另眼相看"。接著是迎笑亭,相傳始建於宋代,
東坡居士 曾在此笑迎釋友。盤折再上是"落紅亭",靈岩也有"象山"之稱,舊有"象王回顧落花紅"之句,這裡是觀日落之佳處。亭東乃印光塔院,為印光和尚埋骨處。
印光法師 (1861~1940)為近代佛教界泰斗、淨土宗一代宗師,
東南亞 印光派創始人。落紅亭西有西施洞,相傳越王勾踐與范蠡獻西施給吳王夫差於此等候。後人在洞前建屋,洞內鐫刻觀音像,洞外種有紫竹,所以又名"觀音洞",香火頗旺。落紅亭左折而上約300餘步,人稱"百步階",為
乾隆帝 登靈岩時所築御道的一段,山勢陡峻。道旁有一方形磚砌之台為梁代靈岩山開山和尚智積的衣缽塔,塔南有一巨石,形似烏龜,昂首面向大湖,故有"烏龜望太湖"之說。石背鐫有"望佛來"三字,石上有腳印,據說西施常站在此石上眺望
故鄉 。山頂是靈岩寺,即吳王"館娃宮"的舊址。春秋吳越夫椒一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和大夫范蠡被押為人質,居住在石室之中,向夫差獻上越中美女西施。
吳王 夫差為西施在靈岩山上建造行宮,銅鉤玉檻,奢侈無比。吳人稱
美女 為娃,故名"館娃宮"。 公元前473年,越王
勾踐 從水路攻進吳國,把這富麗堂皇的館娃宮付之一炬,燒成斷壁殘垣。東晉時有人在靈岩山吳宮遺址修建別業。後舍宅為寺,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擴建為
寺院 ,名"秀峰寺"。唐代改稱靈岩寺。靈岩寺現存寺院規模宏大,為典型的中國
佛教 淨土道場之一。靈岩寺建在山頂,高聳入雲,巍峨壯觀。寺門前
松柏 參天,門額"靈岩山寺"為趙朴初題寫。進門便是天王殿,亦稱彌勒閣,殿中央供奉天冠彌勒,背後供韋馱菩薩,兩側排列著四大天王。再進為
前院 ,院中有池名硯池,池上架有"界清橋",據說
大雨 後,橋東之水清,橋西之水濁。大雄寶殿高25米,寬20米,氣勢雄偉莊嚴,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巨像,迦葉、阿難兩弟子侍立兩旁,佛祖背後為
海島觀音 ,東西兩壁排列
十六羅漢 。大殿後壁供奉文殊、普賢。位於大殿東側的靈岩塔初建於梁代天監二年,歷經滄桑,現為七級八面磚塔,挺拔聳立,是靈岩山的標誌,凡來游山者莫不在此留影紀念。靈岩塔又稱多寶塔,高34米,7級8面,磚木結構、樓閣式。遊人可拾級登塔,極目遠眺姑蘇景色。塔南有鐘樓,
樓高 15.3米,為兩層木構。上懸大鐘,下置地藏佛像。
靈岩山 寺西部以花園為主,俗稱山頂花園。園內浣花池相傳西施於此泛舟採蓮。池西有石城,即山顛圍牆,相傳為吳王闔閭所築,以石砌成冰紋形。玩月池曾供西施玩月。吳王井呈圓形,也為
吳宮 遺井,曾供西施照容。智積井為八角形,因是梁代智積
和尚 修浚,故名。井中泉水甘例,煮茗甚佳。井北砌有
假山 ,上有"長壽亭",傳為西施梳妝之所。靈岩山的最高處位於靈岩寺之西的琴台,相傳西施操琴於此。靈岩山南有采香涇,專為西施去
香山 採種香草之用,傳說是依據吳王一箭所射的方向而開鑿,又名"一箭河"。山西南麓有韓世忠墓。
南宋 抗金名將韓世忠和夫人
梁紅玉 合葬於此,墓碑巨大,碑文長達13000餘字,世所罕見。靈岩山南麓香水溪北,百步小浜石橋東有清初詩人張永夫之墓。
上方山
位於以
吳越 遺蹟和
江南水鄉 田園風光見勝的山水風景名勝區--
蘇州 石湖景區 ,乘坐505、51路公車在行春橋下車可到達,相傳
春秋 時,
越國 挖溪攻打
吳國 , 橫截山腳鑿石開渠以通蘇州,故名石湖。石湖與上方山相依,青山綠水,景色秀 麗,其餘三面,一派田園風光。石湖湖面寬闊,水質清淨,風平浪靜時,湖平如鏡碧千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