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會計

行政單位會計(Accounting Of Governmental Units) 行政單位會計是指 各級行政黨派、政協機關核算和監督國家預算資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結果的一種非營利組織會計,這種會計的主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 機關和檢查機關以及黨派、政協機關,客體是國家預算資金的取得、使用和結果;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國家預算資金款項的領報,目的是提高社會效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政單位會計
  • 外文名:Accounting Of Governmental Units
  • 性質非營利組織會計
  • 目的:提高社會效益
發展歷程,會計制度,區別,

發展歷程

行政單位會計在1998年以前與財政總預算會計分立,與事業單位會計相融合成為單位預算會計的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後,事業單位進入市場,會計不僅要核算預算資金的領報,而且要核算自行組織的收入、支出,以及收支的盈虧情況,形成與原事業行政單位會計不同的事業單位會計。為適應政企分離,轉變政府職能的需要,行政單位主要執行政府的管理職能,行政單位會計主要核算和監督撥付預算資金的取得、運用,形成與事業單位會計不同的行政單位會計。至此,原預算會計的兩個組成部分(總預算會計和單位預算會計)變為三個會計系統(各級人民政府財政會計、事業單位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
新生的行政單位會計分設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支出五個會計要素。以“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支出=結餘”,實行收付實現制,採用借貸記賬法

會計制度

規範行政單位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行政法規,由財政部統一制定。現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即是基本準則,對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作出原則性的規定;又是具體準則,規範會計人員的具體工作。現行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執行,共分11章63條,並附三個附屬檔案。
第一部分 總則
即第1章,分10條。目的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規範會計核算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適用範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行政機關和實行行政財務管理的其他機關、政黨組織。性質是預算會計的組成部分。會計組織系統分為主管會計單位、二級會計單位和基層會計單位。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設定相應的會計工作機構,配置會計人員。會計核算應採用借貸記賬法。
第二部分 一般原則
即第2章,分10條。包括真實性、相關性、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收付實現制、單獨核算、歷史成本、全面與重要性等10項原則。
第三部分 會計要素
即第3章-第7章,分21條。包括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支出等五個會計要素的定義、分類及計量。資產是行政單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償付的債務。淨資產是行政單位資產減負債和收入減支出的差額。收入是行政單位為開展業務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支出是行政單位為開展業務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資金耗費及損失。
第四部分 會計科目
即第8條,分3條。規定行政單位會計科目的設定,列示會計科目表及使用說明;會計科目的設定,列示會計科目表及使用說明;會計科目按會計要素分為五類:資產類、負債類、淨資產類、收入類和支出類。
第五部分 會計報表
即第9章和第10章。第9章為年終清理結算和結賬,規定結賬的期限和年終清理結算的主要事項。年度終了前,根據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的決算編審工作要求,對各項收支賬目、往來款項、貨幣資金和財產物資進行全面的清理結算。並在此基礎上辦理年度結賬,編報決算。第10章為會計報表的編審,明確會計報表的屬性和作用。會計報表是反映行政單位財務狀況和預算執行結果的書面檔案,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支出明細表、附表和報表說明書。各種會計報表應當按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的規定報送月度、季度和年度會計報表,在報送月報、季報、年報時應編制報表說明書。報表說明書包括技術說明和報表分析說明。技術說明書包括技術說明和報表分析說明。技術說明主要包括:採用的主要會計處理方法,特殊事項的會計處理方法,會計處理的變更情況,變更原因以及對收支情況的結果的影響等。報表分析說明包括:基本情況,影響預算執行、資金活動的原因,以費支出、資金活動的趨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對上級會計單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第六部分 附則
即第11章。明確本制度沒有特殊規定的一般會計處理方法,按財政部發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範》辦理。會計檔案的管理,按財政部、國家檔案局頒發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執行。基本建設資金會計核算,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明確本制度的解釋權屬財政部。批出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執行,財政部1988年制定的《事業行政單位預算會計制度》及其補充規定在行政單位同時廢止。
第七部分 附屬檔案
附屬檔案一行政單位會計憑證列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種類和格式,說明記賬憑證的編制方法和記賬憑證的種類和格式,說明記賬憑證的編制方法和錯誤更正方法。附屬檔案二行政單位會計賬簿,列示賬簿的種類和格式;說明賬簿的使用方法和錯誤更正方法。附屬檔案三行政單位會計報表,列示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經費支出明細表的格式;說明報表的編制方法和編制時限。

區別

區別
行政單位會計
企業會計
會計體系
分配領域會計體系
生產流通領域會計體系
核算對象
不從事生產、非營利性的行政單位、政府機關等
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生產的商業企業等
核算、監督、反映
核算、監督
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支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
報表種類
基本數字表、收入支出總表
記賬制度
權責發生制
資產負債表理論依據
年末未結賬前
資產+支出=負債+淨資產+收入
年末結賬後
資產=負債+淨資產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註明:1、行政單位採用“收付實現制”不進行成本核算
2、行政單位會計因記賬基礎不同,一年需要編制13張資產負債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