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先知後說

行先知後說是明清之際王夫之的認識論學說。宋朱熹認為,“‘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工夫全在行上”(《朱子語類》卷十三)。他又說:“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明王守仁則倡“致良知”說,“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傳習錄》下)。王夫之則從知易行難的思想中提出了“行先知後”說,認為“‘知之非艱, 行之惟艱’。艱者先,先難也;非艱者後,後獲也”(《尚書引義·說命中二》)。他指出不由行中得來的知“盪以失據”,不是真知。

他強調“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知也者,固以行為功者也;行也者不知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同上)。在知與行的關係問題上,他強調“知行相資以為用”,“唯其各有致功,亦各有其效,故相資以互用;則於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禮記章句》卷三十一)。他認為不能用“知行合一”的說法來混淆知與行的不同。知和行既有區別又互相滲透、互相包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更不可分一事以為知而非行或行而非知,知行始終不相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