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項

血項

血項是采手指末梢血檢查血常規各種項目數值的簡稱。 血常規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由液體和有形細胞兩大部分組成,血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部分。血液檢驗以前是指血常規檢查,是手工操作、顯微鏡下計數的,它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及其分類、血小板計數等,共有10來個項目。做一個病人的血常規檢驗最熟練、最快速也要10來分鐘。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檢驗儀器自動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項
  • 外文名:Blood
  • 檢測項目: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 所屬科目:醫學
基本介紹,檢測,檢驗結果,重要項目,主要指標,

基本介紹

血液檢驗就是對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這三個系統的量和質進行檢測與分析。這三個系統與血漿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動於人體的循環系統中,參與機體的代謝及每一項功能活動,因此血液對保證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調節以及人體的內外環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發生病理變化,都會影響全身的組織器官;反之,組織或器官的病變也可引起血液成分發生變化,因而血液學分析及其結果對了解疾病的嚴重程度有很大的幫助。
大部分醫院都使用自動化血液分析儀做血常規檢驗(目前稱血液學分析)。每次檢查只需用0.1毫升(約兩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檢測並列印出20多項結果。不過,這些結果大多是用英文的縮寫名稱報告的,而其中的一部分結果只有檢驗醫學的專業書籍才有介紹,所以患者很難理解其中的意義。

檢測

用自動化分析儀能夠檢測並報告紅細胞系統的8項參數及紅細胞直方圖。有關項目名稱及其參考值為:
1.紅細胞(RBC):男性為 4.0X10^12~5.5X10^12/升,女性為3.5X10^12~5.OX10^12/升;
2.血紅蛋白(HGB或 Hb):男 120~160克/升,女 110~150克/升;
3.紅細胞壓積(HCT.Hct,又稱紅細胞比積,PCV):男0.42-0.49升/升(42%~49%),女0.37~0,43升/升(37%~43%);
4.紅細胞平均壓積體積(MCV):80-100飛升;
5.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27-33皮克;
6.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320~360克/升;
7.紅細胞平均直徑(MCD):6-9微米(平均7.2微米);
8.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11.5%~14.5%。
註:上述單位有時用英文符號表示,如L(升〕、fL(飛升)、g(克)、pg(皮克)、um(微米)

檢驗結果

有了這些參考值,就可以對照各自的檢驗結果是否正常。如結果與參考值有差異,這有何意義呢?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主要成分,病態下的 RBC和 Hb可出現分離。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約有1/120的RBC 衰亡,同時又有1/120的RBC產生,從而使RBC的生成與衰亡保持動態平衡,所以健康成年人每3~4個月獻血200~300毫升對健康不會產生影響。多種原因可使RBC的生成與衰亡的動態平衡遭到破壞,導致RBC與Hb的數量減少或增多,或質量發生變化。例如,嚴重的創傷失血、連續劇烈的嘔吐、嚴重腹瀉、大面積燒傷、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漿中水分丟失,血液濃縮,從而使RBC及Hb增多。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尿崩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亦可致使RBC、Hb含量相對增多。
上面介紹了紅細胞(RBC)及血紅蛋白(Hb)增多的意義,而臨床上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更常見,且病情嚴重、複雜。一般情況下,血液中RBC與Hb的含量是一致的,而Hb的測定方法比較直接、精確,因此常以Hb作為優先的參考指標。成年男性 Hb小於 120克/升(女性小於 110克/升)為貧血。臨床根據Hb減少的程度將貧血分為4級:輕度,Hb小於正常值但大於90克/升;中度,Hb小於90克/升但大於60克/升;重度,Hb小於60克/升但大於30克/升;極度,Hb小於30克/升。
貧血又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
3個月以後的嬰兒至15歲以前的兒童,可因生長發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供應相對不足,RBC與Hb較正常成人低 10%-20%;妊娠中、後期的孕婦由於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對增加,可出現輕度貧血;老年人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漸減弱導致 RBC 與 Hb 含量下降,這些屬於生理性貧血,在臨床上一般不造成嚴重危害,給予對症治療可獲得改善。
產生病理性貧血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紅細胞生成減少。包括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等伴發的貧血,或者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礙引起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貧血。RBC破壞過多。由於紅細胞膜、酶遺傳性的缺陷或外來因素,造成RBC破壞過多導致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海洋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異常血紅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一些化學、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貧血。失血過多。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如外傷、手術等所致的急性失血,消化道潰瘍鉤蟲病等引起的慢性失血均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貧血。還有各種慢性疾病或惡性病如慢性腎病、惡性腫瘤等也可致貧血,這一類貧血雖伴隨著有關疾病繼發,但不可忽視,有些惡性疾病就是因為貧血的症狀而被診斷出來。

重要項目

紅細胞系統中還有以下幾項檢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紅細胞壓積(HCt,HCT,又稱紅細胞比積)
是指在一定容積的血液中紅細胞與血漿體積的比值。各種原因如失水、大量血漿滲出等使血液濃縮,可使HCt增高;各種原因所致的貧血會使HCT減低。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表示每一個紅細胞的平均體積。正常人的MCV為80~100飛開(1飛升=10^-15升),MCV小於80飛升則紅細胞為小細胞,MCV大於100飛升為大細胞。無論大細胞還是小細胞,都表示貧血,只不過貧血的類型不同而已。 此外,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即每個紅細胞內所含的Hb量)、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表示每升血液中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平均直徑(MCD)、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紅細胞平均厚度(MCT)等的變化程度亦可反映不同的貧血類型。

主要指標

血常規的化驗單上往往會有一長串的化驗項目,但有一些是比較專業的項目,對於它們,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規的化驗單,需要重點看三個方面:
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
血常規的化驗單的第一項都是紅細胞計數的檢查,紅細胞的主要作用是給全身的各組織器官輸送氧氣,並把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完成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紅細胞內的一種蛋白,這就是血紅蛋白(Hb)。
一般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對固定的。但在發生貧血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發生變化,如發生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就會十分明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比例就會升高。所以在看化驗單時,一定要首先注意這兩項的數值。
白細胞計數(WBC)和白細胞分類計數(DC)
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化驗單中的白細胞計數(WBC)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而分類計數是指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由於各種白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發生變化。一般而言,只要掌握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N)和淋巴細胞(L)的分類就可以了,因為在平常的生活中,醫生是根據白細胞的數量來判斷身體是否有感染髮生,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類型的感染,應該使用什麼類型的藥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增多是細菌性的感染,淋巴細胞數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計數(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沒有它,就可能因一個小傷口而出現生命危險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計數是在觀察化驗單時應該注意的第三個重點,如果血小板減少的話,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