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是201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證論
- 作者:[清] 唐容川
- 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6182
《血證論》是201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血證論》是我國第一部有關血證治療的專著。作者介紹 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縣人,進士及第,晚清著名醫家。緣於其父體弱多病而立志習醫,後來,其父患吐血、下血證,照各書施治無效,遂著意探索血證診治。曾遍覽方書,深得《內經》、仲景書之旨,在此基礎上,研討組合方藥,“用治血證,十愈八九”,著成...
《血證論(校注版)》是2024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 唐宗海。內容簡介 《血證論》為清末名醫唐宗海所著,是一部論治血證的專書。該書成書於光緒十年(1884),遴錄治方200餘首,條理清晰,辨疑決惑,論證頗具慧識,用藥多有獨到之處。書中對血證病機及血證臨床診治論述詳細全面,形成了...
《血證論》是201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血證論》突出了以下特點:①力求準確;每種醫籍均由專家遴選精善底本,加以嚴謹校勘,為讀者提供準確的原文。②服務於臨床,在書目選擇上重點選取了歷代對臨床具有重要指導價值的作品。③緊密圍繞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主題,選取和挖掘了很多記載中醫...
《血證論》是2018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共8卷,第一卷總論血證,卷二論述血上乾證治十四條,卷三論述血外滲證治七條,卷四論述了血下泄證治六條,卷五論述了血中淤證五條,卷六論述了失血諸見證四十條,卷七卷八為編列本書所用各方。圖書目錄 第一卷 總論 陰陽水火氣血論 男女...
《袖珍本中醫經典名著叢書:血證論》是2012年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容川、 胡甜甜。內容簡介 《袖珍本中醫經典名著叢書:血證論》由晚清醫家唐容川所著,是我國第一部有關血證治療的專著。闡述了氣血關係,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全書共分八卷:卷一為總論,分述陰陽水火氣血、男女異同、...
《血證論》由清朝唐宗海著,是中醫經典文庫掌中寶叢書之一。2011年7月1日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此書小巧實用,內容詳實,可謂中醫經典必讀。內容簡介 先君子體贏善病,故海早歲即習方書,有恙輒調治之。癸酉六月,驟得吐血,繼復轉為下血。查照各書,施治罔效;延請名宿,仍無確見。大約用調停之藥,以俟...
《血證論》臨證精解是2024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健、李曉虎。內容簡介 《血證論》為清代唐宗海著,集理、法、方、藥為一體的血證專著。全書共8卷,闡述陰陽水火氣血、男女異同、臟腑病機、脈證生死、用藥宜忌與70餘種血證的辨治。理遵《內經》《難經》,法崇仲景,間參東漸之西學,創新血證...
作者: 唐宗海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年: 2005-8 頁數: 232 定價: 15.00元 裝幀: 簡裝本 叢書: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 《血證論》據清·光緒二十年甲午申江褒海山房石印本整理。全書共8卷。主要圍繞血證機理、表現、鑑別和治療進行論述。《血證論》特點有二:一是內容及議論多由心得而起,發明醫理有自己...
《評釋》是2008年2月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裴正學。內容介紹 《〈血證論〉評釋》是一部論治血證的專書,為清末唐容川所著。該書論述血證的病機和治法頗多創見,多少年來,得到了中醫臨床工作者的普遍重視。《〈血證論〉評釋》說”是全書的總評,概括地介紹了唐容川氏論治血證的學術思想,並盡...
石蓮湯 石蓮湯,一種中藥方劑。組成 人參1錢半,黃芩3錢,黃連2錢,石蓮(即蓮米有黑殼者)3錢。主治 痢疾,噤口不食。各家論述 胃火甚則拒格不納食,用芩、連以清火,用人參、石蓮以補胃,故治噤口不食。
蕭京治血貴靜說 張景岳血證論治 趙獻可陰陽水火,治血之要 張璐諸見血證探源 李用粹嘔血,氣隨血脫案 葉天士咳血案繹 俞震血證醫案按 邵新甫吐衄便血論 吳澄血證八法,大旨治氣 陳修園血證效方妙用 林珮琴血證治裁 顧金壽胃家濕熱,久積陽絡,傷而上溢 張千里胃濕內蒸,肝陽上逆,肺失清肅,咳嗽失血案 ...
新血生,諸症向愈。正如唐宗海所云:“血瘀可化之,則所以生之,產後多用”(《血證論》),故名“生化”。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婦女產後常用方,甚至有些地區民間習慣作為產後必服之劑,雖多屬有益,但應以產後血虛瘀滯偏寒者為宜。臨床套用以產後惡露不行,小腹冷痛為辨證要點。2.加減變化 若惡露已...
氣能行血,是指血液的運行離不開氣的推動作用。血液的運行有賴於心氣、肺氣的推動及肝氣的疏泄調暢,《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說:“運血者,即是氣。”因此,氣的充盛,氣機調暢,氣行則血行,血液的正常運行得以保證。反之,氣的虧少則無力推動血行,或氣機郁滯不通則不能推動血行,都能夠產生血瘀的...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若情志鬱結,氣機不暢,或痰飲等積滯體內,阻遏脈絡,都會造成血液運行不暢,進而導致血液在體內某些部位瘀積不行,形成瘀血。《血證論·吐血》說:“氣為血之帥,血隨之而運行;血為氣之守,氣得之而靜謐。氣結則血凝,氣虛則血脫,氣迫則血走。”3.因虛致瘀 氣分陰陽,是推動...
氣存血中,血不斷地為氣的生成和功能活動提供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全身之氣的生成和維持其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質基礎。而水谷精微又賴血以運之,藉以為臟腑的功能活動不斷地供給營養,使氣的生成與運行正常地進行。所以血盛則氣旺,血衰則氣少。其二,血能載氣,“守氣者即是血”,“載氣者,血也”(《血證論...
瘀血咳嗽 病證名即瘀血咳、瘀血嗽。《血證論·咳嗽》:“有咳嗽側臥邊,翻身則咳益甚者,……宜血府逐瘀湯加杏仁、五味子主之。瘀血咳嗽 病證名即瘀血咳、瘀血嗽。《血證論·咳嗽》:“有咳嗽側臥邊,翻身則咳益甚者,……宜血府逐瘀湯加杏仁、五味子主之。側臥左邊者,以左邊有瘀血,故不得右臥也...
血臌病症狀是青筋暴露,兩手掌赤斑,記載於《血證論》。病因 血臌病,病見腹部臌脹,面部紅絲縷縷。臨床表現 兩脅脹痛,脈滑數,苔薄白,病因由於:瘀阻氣滯,血行不暢,凝聚成臌。治療 藥用:當歸、赤芍、桃仁、紅花、川芎、桂枝、柴胡、香附黨參等調治2月腹水消失。《血證論》卷五*血臌(血腫)中記載血臌...
臨床上治療血虛的病變,常常以補氣藥配合補血藥使用,取得較好療效,即是源於氣能生血的理論。2、氣能行血 氣能行血,是指血液的運行離不開氣的推動作用。血液的運行有賴於心氣、肺氣的推動及肝氣的疏泄調暢,《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說:“運血者,即是氣。”因此,氣的充盛,氣機調暢,氣行則血行,...
氣滯血瘀指氣機郁滯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機。血液的正常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若氣行不暢,無法行血,則血停而瘀生矣。《壽世保元》:“……蓋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凝,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血證論》亦謂:“氣結則血凝。”氣滯、...
《唐容川醫學全書》是2015年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唐容川(1846-1897),原名宗海,四川彭縣人,晚清著名醫學家。倡導中西醫匯通,意在以西醫的觀點論證中醫理論,是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學術成就主要表現在對血證的研究方面,代表作《血證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其見解獨到,有證有方...
血鼓,病名,一名血臌。由瘀血內停,因循日久所致的鼓脹證。《石室秘錄·內傷門》:“血臌之症,其由來漸矣,或跌閃而瘀血不散,或憂鬱而血結不行,或風邪而血蓄不發,遂至因循時日,留在腹中,致成血臌。《血證論·血臌》:“血臌之證,脅滿,小腹脹滿,身上有血絲縷,煩躁漱水,小便赤,大便黑,腹...
黃土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溫陽健脾,養血止血之功效。①《溫病條辨》:健脾滲濕,保肝腎之陰。②《血證論》:滋補氣血,清和。③《中醫治,法與方劑》:溫陽健脾,益陰止血之功效。主治脾虛陽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婦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二是血行不暢為瘀。血當暢行,但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暢行脈絡,即血流受阻,血行遲滯,亦為瘀。此時之瘀乃指血液循行遲緩和不流暢的一種病理狀態。三是離經之血即為瘀。血既離經,已於機體無益而反有害。《血證論》說:“世謂血塊為瘀,清血非瘀;黑色為瘀,鮮血非瘀;此論不確。蓋血初...
《傷寒論》將便秘分為陽結、陰結、脾約。唐容川《血證論》云:“肺移熱於大腸則便結,肺津不潤則便結,肺氣不降則便結”。便秘的發生與大腸、脾、胃、肺、肝、腎等臟腑關係密切。《內經》云:“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又提出“肺與大腸相表里”。脾胃為運化水谷之海,脾主運化,胃主和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