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造影是指將碘對比劑引入靶血管內,使目的血管顯影,從而達到診斷目的。現在的血管造影通常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計算機處理數位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軟組織影像,使血管清晰顯示的技術。Nuldelman於1977年獲得了第一張DSA圖像,目前已經廣泛套用於臨床,取代了老一代的非減影的血管造影方法。
基本介紹
- 名稱:血管造影檢查
- 所屬分類:X線
正常值
臨床意義
適應證:
(1) 顱內及頸部血管性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栓塞、狹窄、閉塞性疾病、動脈病、動靜脈畸形、主動脈瘤的形態、動靜脈瘺等,其診斷靈敏度、特異性和正確性都很高,達95—100%。顱內占位性病變,如顱內腫瘤、膿腫、囊腫、血腫及顱腦外傷所致各種腦外血腫。
(2) 腹部血管系統的檢查。腹主動脈及其主要乾支,如腎動脈、腹腔動脈及屬支、腸系膜上動脈及下動脈等在DSA檢查中均能很好地顯示。在有腹部動脈狹窄,尤其有嚴重的動脈硬化狹窄時,用動脈插管變得困難,此時採用DSA可顯示它的優越性。目前腹部血管的DSA檢查中,套用最廣泛的是肝、腎動脈造影。
(3) 四肢血管系統的檢查,DSA可以診斷四肢動脈及乾支的狹窄和閉塞、動脈瘤、動脈畸形。
(4) 介入放射學的套用,在介入放射學中利用DSA的引導管方式,能實時顯示導管或導絲在血管內推進的情況,並清楚地觀察其與血管的關係,使其頭部及心臟的定位更為準確,因而能加速選擇性或超選擇性插管的操作,也有助於各種介入性操作,如對出血病灶和畸形血管的栓塞、腫瘤血管的栓塞或局部注入化學藥物、採用氣囊導管對狹窄的血管施行腔內成形術等。
注意事項
檢查時:採取平臥位,造影時患者必須保持不動,否則會影響到成像的清晰度。
檢查後:絕對臥床休息24小時,術側肢體應伸直制動12小時,24小時要在床上排便,翻身時伸髖平臥,咳嗽,排便時需用手緊壓傷口。
禁忌證:對碘對比劑過敏者、嚴重的高血壓及糖尿病未控制者、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及明顯凝血功能障礙、近期有心梗和嚴重心肌疾患、心衰及心律不齊、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檢查過程
腹股溝局部麻醉後將細針插入動脈中。 通過細針將導絲插入血管中。 導絲的作用是曝光下引導合成導管到達需要的位置。通過使用導管注射含碘的對比劑,可以顯示不同器官的血管。 取出導管後,使用繃帶、敷料包紮壓迫穿刺部位進行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