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是一種單鏈糖蛋白,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分泌、不斷釋放入血液,廣泛存在於機體的各種組織內,肝臟是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滅活的主要場所。血漿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檢測可分為活性與含量測定,可反映纖溶活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漿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
- 檢查方法:活性測定、抗原測定
- 臨床意義:可反映纖溶活性
檢查方法
常用發色底物法,即在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作用下,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後者使發色底物水解釋放對硝基苯胺而顯黃色,顏色深淺與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呈正相關。
2.抗原測定
常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雙抗體夾心法測定,即將純化的組織纖維溶酶原激活物單克隆抗體包被在固相載體上溫育,然後加含有抗原的待測標本。標本中的組織纖維溶酶原激活物抗原與固相載體上的抗體形成複合物。此複合物與過氧化物酶標記的組織纖維溶酶原激活物單克隆抗體起抗原抗體結合反應,形成組織纖維溶酶原激活物-POD複合物。後者可使鄰苯二胺基質液呈棕色反應,其反應顏色深淺與標本中組織纖維溶酶原激活物含量呈正比關係。
正常值參考範圍
0.3~0.6IU/mL。
2.抗原測定(ELISA法)???????
1~12ng/mL。
臨床意義
常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纖溶亢進,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以及組織損傷、嚴重肝病等。
2.降低
常見於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如深部靜脈血栓、動脈血栓形成、缺血性腦梗死、高脂血症、口服避孕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