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清蛋白電泳(SPE)
- 所屬分類:生化檢查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1)瓊脂糖法: 白蛋白48%-64% α1-球蛋白2.5%-5.4% α2-球蛋白8.3%-l4% β-球蛋白8.7%-l5% γ-球蛋白12%-l5% (2)醋酸纖維薄膜法: 白蛋白57%-68% α1-球蛋白0.8%-5.7% α2-球蛋白4.9%-11.2% β-球蛋白7.0%-l3% γ-球蛋白9.8%-18.2%
臨床意義
(1)肝臟疾病:血清白蛋白減少與γ球蛋白增加是肝病患者血清蛋白電泳的共同特徵,其減少與增加的程度與肝實質損傷程度相關。
① 肝炎:急性肝炎早期或病變較輕時,電泳結果可無異常或前白蛋白減少。但隨病情加重和時間延長,電泳圖形可改變,白蛋白、α及β球蛋白減少,γ-球蛋白增高。傳染性肝炎患者血清白蛋白輕度下降,α2球蛋白增高並伴有γ球蛋白增高;因為受損肝細胞作為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統,使γ-球蛋白增生。急性肝壞死時,白蛋白明顯下降,球蛋白顯著升高,出現A/G比值的倒置,提示肝功能損傷到一定程度。
② 肝硬化:血清蛋白電泳可有明顯的變化,白蛋白中度或高度減少,α1、α2和β球蛋白百分比也有降低傾向,γ-球蛋白明顯增加。並可出現β-γ橋,即從β區到γ區連成一片難以分開,或兩區間僅見一淺凹,如同時有α1、α2-球蛋白減少,首先要考慮肝硬化。β-γ橋出現的原因系由IgA、M、G同時增加,而IgA和IgM在電泳上位於β區和γ區之間所致,肝硬化時常有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特別當IgA明顯升高時,便使0區與y區融合一片,出現了β-γ橋。
③ 肝癌:此類患者血清蛋白電泳均有改變,α1、α2-球蛋白明顯增高,有時可見於白蛋白和α1-球蛋白的區帶之間出現一條甲胎蛋白區帶,具有診斷意義。
(2)腎臟疾病:如腎病綜合徵時,由於尿中排出大量白蛋白而使血清中自蛋白明顯下降,α2及β-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減少或正常;急性腎炎時α2球蛋白可增高,有時合併γ球蛋白輕度增高;慢性腎炎可見γ-球蛋白中度升高。
(3)多發性骨髓瘤和M蛋白血症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良性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生症時血清β、γ區帶處出現一特殊單克隆區帶,稱為M蛋白質,血清總蛋白增高。
(4)炎症:急性感染可見α1或α2球蛋白增加,γ球蛋白正常;在慢性炎症或感染後期,可見γ球蛋白增加。
(5)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下降及γ-球蛋白升高。
(6)低γ球蛋白血症或無γ球蛋白血症:血清γ球蛋白極度下降或缺乏。
注意事項
(1)空腹12小時,抽取靜脈血化驗,標本一定要新鮮血液。 (2)化驗前要告知醫生近期所服用的藥物以及近期的生理改變。 (3)下列情況可出現生理性升高: ① α1-球蛋白升高可見於妊娠6個月後; ② α2-球蛋白升高可見於出生1-6個月的嬰兒,妊娠4-6個月中度升高,7-9個月顯著升高; ③ β-球蛋白升高見於嬰兒出生後、妊娠4-6個月; ④ γ-球蛋白升高見於預防接種免疫疫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