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一種酸性糖蛋白,存在胎兒發育的早期肝臟和卵黃囊中,胎兒出生後不久即逐漸消失。正常人含量極低,當含量明顯升高時,有助於原發性肝癌的診斷。目前常用於原發性肝癌的普查和早期診斷,也可用於提示肝癌手術切除的療效(即是否徹底或復發)。

基本介紹

  • 名稱:血清甲胎蛋白(AFP)
  • 所屬分類:腫瘤標誌物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定性:陰性。 定量:放射免疫法 <25ng/mL ;化學發光法 <5Iu/mL。 妊娠3個月後孕婦血清中的AFP會升高,7-8個月達最高峰,一般 <400ng/mL,分娩後3周恢復正常。

臨床意義

升高: (1) 主要見於原發性肝癌、惡性畸胎癌、卵巢胚胎性腫瘤,胃癌肝轉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2) 另外,還可見於胃癌、胰腺癌、結腸癌、膽道細胞癌、畸胎瘤、卵巢癌、睪丸腫瘤等。 (3) 急性肝炎、肝硬化者大多AFP<300ng/mL;60%的肝細胞癌、睪丸癌、非精原細胞的生殖細胞癌患者AFP>1000ng/mL。 (4) 孕婦血清AFP異常升高,應考慮胎兒脊柱裂、無腦兒、腦積水、腎變性、胎兒宮內窒息、先兆流產等。

注意事項

每1-2天做動態測定,可避免假陽性或假陰性。

相關疾病

外陰卵黃囊瘤,肝腫瘤,青少年及小兒卵巢腫瘤,小兒骶尾部畸胎瘤,小兒帕套綜合徵,原發性肝癌,新生兒失血性貧血,妊娠合併卵巢腫瘤,小兒鞍上生殖細胞瘤,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相關症狀

水濕不運,抗-HCVAg陽性,血清甲胎蛋白升高,腹脹,黃疸,脾腫大,腹部腫塊,肝腫大,腹痛,嘔血與黑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