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性疾病的分類檢查,正常值,臨床意義,“紅細胞比積測定(PCV)”原理,正常值,臨床意義,“紅細胞平均常數的計算”原理,正常值,“紅細胞直徑曲線測定”原理,臨床意義,溶血性疾病的檢查方法,溶血性疾病的檢查方法分為,一般檢查包括,紅細胞異常的有關檢查,血紅蛋白H包涵體生成試驗,血紅蛋白c試驗,紅細胞鐮變試驗,異丙醇試驗,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抗體檢查,出血性疾病的檢查方法,血管壁功能異常的檢查,凝血功能異常的檢查,纖溶功能和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的檢查,
貧血性疾病的分類檢查
可分為:網織紅細胞計數和網織紅細胞絕對值、
紅細胞比積測定、紅細胞平均常數的計算、紅細胞直徑曲線測定四類。
一、“網織紅細胞計數和網織紅細胞絕對值”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幼紅細胞脫核後到完全成熟的紅細胞之間的過渡型細胞。網織紅細胞的胞漿內尚殘存核糖體等嗜鹼性物質,用煌焦油藍行活體染色後可呈藍色細顆粒或網狀物。在染色血液塗片中計數每 100個無核紅細胞中的網織紅細胞數,即為網織紅細胞計數,以百分比表示。將網織紅細胞計數的百分數乘以紅細胞計數值,即為網織紅細胞絕對值。
正常值
成人0.5~1.5%,平均1%;新生兒2~6%。網織紅細胞絕對值為24000~84000/mm3。
臨床意義
可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一般性貧血,網織紅細胞均可增高,溶血性貧血明顯增加,只有再生障礙性貧血顯著減少。還可觀察治療效果指導用藥。貧血病人均應做此項檢查。
“紅細胞比積測定(PCV)”原理
將注入抗凝劑的血在一定條件下離心沉降,用壓積容量管測出紅細胞在全血中所占的體積的百分比,即為紅細胞比積。
正常值
成人男性為40~50%,女性為37~48%。
臨床意義
紅細胞比積的多少與紅細胞的數量、大小和血漿量的多少有關,故貧血、紅細胞增多症、各種原因所致的血液濃縮或血液稀釋均可引起紅細胞比積的變化。通過紅細胞比積、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可計算出紅細胞的三種平均常數,用以進行貧血的形態學分類。
“紅細胞平均常數的計算”原理
將測得的
血紅蛋白量、紅細胞計數和紅細胞比積這三個數據按下列公式可計算出紅細胞的三種平均值,即平均紅細胞體積 (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 (MCH)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計算公式如下:
正常值
MCV為80~94μm3,MCH為26~32pg,MCHC為0.31~0.35。
“紅細胞直徑曲線測定”原理
正常人成熟紅細胞的直徑為6~9μm。為了解紅細胞大小分布情況,可用顯微鏡目鏡測微計,測量染色血片上500個紅細胞直徑,將其繪成紅細胞直徑大小分布的曲線,即紅細胞直徑曲線,又稱普賴斯-瓊斯二氏曲線。
臨床意義
觀察此曲線的位置和形態變化,可區別小細胞性、大細胞性和正常細胞性貧血。
20 世紀年 80代以來,國際上常用紅細胞寬度分布(RDW) 和MCV作為貧血分類的基礎。RDW是用紅細胞體積的CV值(%)來表示,可用現代的自動血細胞計數儀測出,正常值約在11~16%。常用於缺鐵性貧血與其他小細胞性貧血的鑑別(缺鐵性貧血時MCV正常或降低,RDW增高,而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時 RDW是正常的)。在巨幼細胞性貧血或網織紅細胞增多的溶血性貧血時, RDW均會增加。
溶血性疾病的檢查方法
正常成熟紅細胞平均壽命為 120天左右。溶血性疾病是紅細胞破壞加速引起紅細胞平均壽命縮短所致的一組疾病。其原因分為紅細胞本身內在缺陷或紅細胞以外因素的異常兩類。紅細胞過早地破壞可發生在血管外或血管內。前者稱血管外溶血,即紅細胞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破壞,後者稱血管內溶血,即紅細胞在血循環中被破壞,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直接釋放入血漿。溶血增多時骨髓的造血功能若能代償,可不發生貧血,稱為代償性溶血病。但若紅細胞破壞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代償時,即發生溶血性貧血。
溶血性疾病的檢查方法分為
一般檢查以明確有無溶血性疾病;特殊檢查紅細胞內外有無異常(包括有無紅細胞膜的缺陷、酶的缺陷或球蛋白合成異常)以及患者血漿中有無對自身紅細胞起抗原-抗體反應而破壞之的自身抗體等,以明確溶血的原因。
一般檢查包括
①血清黃疸指數。原理:每一分子血紅蛋白經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分解後,可釋放出一分子鐵、一分子一氧化碳和一分子間接膽紅素。因此血管內外溶血均可產生過量間接膽紅素。膽紅素有間接和直接兩種。血中有過量的任何一種膽紅素時,血清即呈顯著黃色,由黃色程度的深淺,對照由不同濃度的重鉻酸鉀所製成的標準比色管,可測定其黃疸指數。間接表明血中膽紅素的多少。
正常值:4~6單位。
臨床意義:當溶血發生時,黃疸指數增高,黃疸指數越高,表示紅細胞破壞程度越大。但不能鑑別血中膽紅素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還需做膽紅素的定量測定。
②血清膽紅素定量。原理:血清膽紅素分間接與直接膽紅素兩種。間接膽紅素是紅細胞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破壞分解後的代謝產物,排於血循環中,與血漿蛋白結合隨血流入肝臟,肝臟將間接膽紅素轉變為直接膽紅素,經膽汁排入小腸,分解為糞膽原,再氧化為糞膽素,直接膽紅素可通過凡登白試驗直接與埃爾利希氏雙氫試劑起反應。間接膽紅素則須在加甲醇後方能與埃爾利希氏雙氫試劑起反應。
正常值:總膽紅素0.1~1.0mg/dl血清,直接膽紅素0.03~0.2mg/dl血清,間接膽紅素0.1~0.8mg/dl血清。
臨床意義:用以區別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疸與肝細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時,間接膽紅素增高,直接膽紅素正常。梗阻性黃疸時,直接膽紅素增高,間接膽紅素正常。肝細胞性黃疸時,間接與直接膽紅素均增高。
③尿三膽檢查。包括膽紅素、尿膽原及尿膽素的檢查。原理:間接膽紅素因結合著血漿蛋白,不能由腎小球濾過,而不在尿中出現。直接膽紅素出肝後自膽道排入小腸,分解為糞膽原和糞膽素。糞膽原之一部分可被重吸收入血,經腎臟排出,即為尿膽原及尿膽素。
正常值:尿膽紅素 (-),尿膽原1:40(-),1:20(+),尿膽素 (-)。
臨床意義:溶血性疾病時,由於紅細胞破壞過多,間接與直接膽紅素生成增多,於是尿中尿膽原大量增加。由於是以間接膽紅素含量增多為主,故尿中膽紅素為陰性。
④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原理:血管內溶血時,紅細胞內血紅蛋白直接釋放入血漿,與其中的結合珠蛋白結合。由肝細胞攝取後分解成膽紅素。溶血較多時,血漿中結合珠蛋白的濃度顯著降低或消失。
正常值:70~150mg/dl血漿。
臨床意義:血漿結合珠蛋白含量下降,甚至消失,見於各種血管內溶血。其降低程度常與病情輕重相平行。
⑤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測定。原理:血管內溶血時,當血漿中過多的血紅蛋白量超過血循環中的結合珠蛋白的結合能力時,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濃度便增高。
正常值:0~5mg/dl血漿。
臨床意義:血漿游離血紅蛋白的增加是血管內溶血的指征之一。
⑥尿含鐵血黃素試驗。原理:慢性血管內溶血時,血漿中的大部分游離血紅蛋白可隨尿排出,形成血紅蛋白尿,此外還有一小部分在腎曲管上皮細胞內被分解為含鐵血黃素及蛋白質,有些含鐵血黃素可隨尿排出。通過檢測鐵離子的普魯士藍反應可檢出含鐵血黃素。
正常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結果說明存在慢性血管內溶血。但此法敏感性有限,故陰性不能完全除外血管內溶血。
紅細胞異常的有關檢查
有以下多種檢查法。
①紅細胞鹽水滲透脆性試驗。原理:懸浮於等滲鹽水中的紅細胞形態不變,懸浮於低滲鹽水中的紅細胞則發生膨脹,直至破裂、溶血。用不同濃度的低滲鹽水來觀察紅細胞膜的最小抵抗力(開始溶血)和最大抵抗力(完全溶血)。抵抗力增強者稱脆性減低,反之,稱脆性增加。
正常值:開始溶血:0.42~0.46%氯化鈉溶液;完全溶血:0.32~0.34%氯化鈉溶液。
臨床意義:本試驗用於測定紅細胞膜有無異常。滲透脆性增加見於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
②紅細胞機械脆性試驗。原理:紅細胞在體外由於機械性損傷可發生溶血。將抗凝血置震盪器上按一定頻率和時間震動後測紅細胞溶血的百分率。
正常值:7.5~23.9%。
臨床意義: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的病人,此試驗的溶血百分率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輕症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的病人,此試驗比紅細胞鹽水滲透脆性試驗更敏感,有助於診斷。
③酸化甘油溶解試驗(AGLT)。原理:在20~28℃時,正常紅細胞加入酸化甘油後會緩慢溶血而出現光密度下降。當光密度下降為起始光密度一半時所需時間,稱AGLT50。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病人紅細胞的AGLT50較正常縮短。
正常值:AGLT50>30分鐘。
臨床意義:此試驗對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的診斷敏感性極高。而其他溶血性疾病無假陽性結果,利於鑑別診斷。
④自身溶血試驗與糾正試驗。原理:以無菌的脫纖維血液,於37℃溫育24~48小時,觀察其自然溶血程度(百分率),並加入葡萄糖及 ATP後觀察其溶血程度有無減輕稱為糾正試驗。
正常值:
0.9%氯化鈉 10%葡萄糖
24小時<0.5% <0.4%
48小時<3.5% <0.6%
臨床意義:正常人紅細胞經溫育24小時後,不溶血或極輕微溶血。48小時後僅小量溶血。加入葡萄糖後溫育,溶血明顯減慢。由於細胞膜的缺陷所致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病人,自身溶血發生快且明顯。因酶的缺陷所致的先天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病人,自身溶血也常增強,而其中Ⅰ型病人,若在實驗中加入葡萄糖或ATP,則溶血明顯減輕,見於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其Ⅱ型病人,在試驗中加入ATP可使溶血明顯減輕,若加葡萄糖則無效,見於丙酮酸激酶缺乏。可以鑑別不同病因所致的先天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
⑤酸溶血試驗。原理:正常人紅細胞在自身新鮮血中、弱酸(pH6.6~6.8)條件下,孵育1小時,不發生溶血。而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的病人,因紅細胞本身結構異常和紅細胞外因素的影響呈現酸溶血現象。
正常值:陰性。
臨床意義:本試驗陽性見於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病人。
⑥蔗糖(糖水)溶血試驗。原理: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病人的紅細胞膜有缺陷,當病人的血液懸浮於等滲的10%蔗糖溶液中時,即發生滲誘溶血現象。
正常值:正常人不發生溶血。
臨床意義:幾乎所有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病人均可呈陽性反應,故此試驗比酸溶血試驗敏感。但也可在一些其他類型貧血病人呈弱陽性反應。
⑦紅細胞葡萄糖 -6-磷酸脫氫酶(G-6-PD)活性測定。原理:G-6-PD在催化6-磷酸葡萄糖轉變為6-磷酸葡萄糖酸過程中,使氧化型輔酶Ⅱ(NADP)還原生成還原型輔酶Ⅱ(NADPH)。還原型輔酶Ⅱ在波長340nm處有一吸收峰,故可通過單位時間生成還原型輔酶Ⅱ的量來測定G-6-PD活性。
正常值:4.97±1.43μmNADPH/分鐘/克血紅蛋白。
臨床意義:用於確診G-6-PD的缺乏,因G-6-PD缺乏可致NADPH在單位時間內生成減少。
⑧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原理:高鐵血紅蛋白須依靠還原型輔酶Ⅱ (NADPH)供氫而還原成還原血紅蛋白。在G-6-PD缺乏時,因NADPH生成減少,故高鐵血紅蛋白的還原少於正常。
正常值:>75%。
臨床意義:G-6-PD缺乏時,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一般低於30%。此法簡單易行,適用於過篩檢查,但可有假陽性反應。
⑨變性珠蛋白小體檢查。原理:在抗凝血中加入氧化劑乙醯苯肼,經37℃孵育後再用甲紫作活體染色,在G-6-PD缺乏的紅細胞內可出現藍色變性珠蛋白小體。 正常值:含5個以上變性珠蛋白小體的紅細胞占0~28%。在G-6-PD缺乏者平均可達67.8%(45~92%)。
臨床意義:作為檢查G-6-PD缺乏的過篩試驗。但缺乏特異性,也可見於不穩定血紅蛋白病的紅細胞。
⑩血紅蛋白電泳。原理:大部分異常血紅蛋白的等電點不同,所以在使用不同緩衝液的電泳中的泳動速度不同,而形成各種不同的區帶。故可由電泳圖形鑑別各類異常血紅蛋白的性質及其含量。
臨床意義:此檢查為診斷地中海貧血及大多數異常血紅蛋白(Hbs、Hbc、HbD、HbH)的可靠方法。
?抗鹼血紅蛋白(HbF)測定。原理:血紅蛋白A置於鹼性溶液中即發生變性沉澱,且不能通過濾紙。血紅蛋白F對鹼有較強的耐力,故用鹼變性試驗可測定。
正常值:成人血液中血紅蛋白F的含量不超過2%。
臨床意義: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時,HbF顯著增多,達10%以上。在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人也可輕度增多。
?
血紅蛋白H包涵體生成試驗
原理:
血紅蛋白H在體外極易變性和沉澱。使用煌焦油藍染色,於37℃保溫15分鐘,能使血紅蛋白 H在細胞中形成大小不等,數量不一,分布不均的深藍色包涵體。
正常值:陰性。
臨床意義:此試驗陽性可診斷血紅蛋白H病。不穩定血紅蛋白亦可呈陽性結果,但須保溫24小時。
?
血紅蛋白c試驗
原理:血紅蛋白c病的紅細胞中可見棒狀或六角形結晶。當細胞置於3%氯化鈉液中,於37℃溫育1小時後,帶有Hbc的紅細胞內結晶體更易顯出。
臨床意義:此試驗可協助診斷血紅蛋白c病。
?
紅細胞鐮變試驗
含有血紅蛋白 s的紅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易發生鐮形變化。用於確診血紅蛋白s病。
?
異丙醇試驗
正常血紅蛋白加入異丙醇孵育於37℃40分鐘後方出現沉澱,而不穩定血紅蛋白孵育5分鐘即可出現沉澱。用於診斷不穩定血紅蛋白,其診斷價值高於變性珠蛋白小體檢查。
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抗體檢查
包括以下檢查:
①抗人球蛋白試驗。此試驗系檢查不完全抗體的一種敏感的方法。完全性抗體被紅細胞吸附後與抗原相遇,在生理鹽水中可發生凝集反應。而不完全抗體不能與含有相應抗原的紅細胞發生凝集。不完全抗體致敏的紅細胞表面,吸附有一層不完全抗體(屬於免疫球蛋白IgG),當加入抗人球蛋白的血清後,使致敏紅細胞發生凝集,顯示出不完全抗體的存在。抗人球蛋白測定分直接法與間接法。直接法系檢查紅細胞是否吸附有不完全性抗體,間接法系檢查血清中有否不完全性抗體。
正常值:陰性。
臨床意義:抗人球蛋白試驗呈陽性反應者,見於新生兒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溶血性輸血反應等。
②冷凝集素試驗。原理:許多人體內含有低效價的冷凝集素(屬 IgM抗體)。在冷凝集素病患者的血清中,其效價明顯增高。冷凝集素是一種可逆性抗體,在低溫時可與自身紅細胞或“O”型紅細胞發生凝集,當溫度增高時,凝集塊又復消失。
正常值:效價為1:8~16。
臨床意義:陽性結果用於診斷冷凝集素病。但有些冷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亦可呈陽性結果。
③冷-熱溶血試驗。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種依賴補體的自身雙相溶血素(屬IgG),在0~4℃時,此溶血素與紅細胞結合,並吸附補體,但不溶血。若升溫至30~37℃即發生溶血。
正常值:陰性。
臨床意義:用於確診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
出血性疾病的檢查方法
出血性疾病系正常的止血與凝血機制發生障礙,導致出血的一組疾病。其發病機理有三方面:微血管壁的異常;血小板質或量的異常;凝血抗凝血功能的障礙。若上述某一環節中出現異常,均可致出血性疾病。
血管壁功能異常的檢查
有以下檢查方法:
①毛細血管脆性試驗。毛細血管壁的完整性有賴於毛細血管壁的結構、功能、血小板數量與質量和一些體液因子來維持。當上述因素有缺陷或受到某些理化因子刺激時,毛細血管壁的完整性受損,其脆性或通透性即增高。本試驗系用血壓計束帶束於上臂,充氣加壓以阻斷靜脈回流而給毛細血管以一定壓力,觀察前臂皮膚出血點的多少,用以反映毛細血管的完整性和受損程度。
正常值:前臂屈側直徑5cm圓形皮膚內的出血點男性<5個,女性<10個。
臨床意義:維生素C缺乏症、過敏性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症、血管性血友病的病人呈陽性反應。但陽性反應也可見於正常人,尤其是婦女,故其意義有限。
②出血時間測定。原理:將皮膚毛細血管刺破後,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時間稱為出血時間。出血時間的長短,受血小板數量、質量以及毛細血管的結構和功能的影響,而血液凝血機制的影響較小。
正常值:1~4min。
臨床意義:出血時間延長見於原發性和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症、維生素 C缺乏、毛細血管擴張症或血管性血友病。
血小板數量和質量異常的檢查 有以下檢查方法:
①血小板計數。原理:將血液經一定倍數稀釋後,置於血細胞計數板的計數池內,計數血小板數,然後再推算出一 L血內的總血小板數。但因血小板離體後易聚集、變性破壞,故其計數較難獲得十分準確的結果。
正常值:100~300×109/L(10萬~30萬/mm3)。
臨床意義:其病理性減少見於造血功能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或血小板破壞增多,如脾功能亢進、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以及血小板消耗亢進,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時。其病理性增加見於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
②血小板粘附性測定。原理:血小板與玻璃表面接觸,一部分血小板可粘附於其上。分別計數接觸前後的血小板數目,即可得出血小板粘附率。 正常值:玻球法,男性34.9±5.95%,女性39.4±5.19%。
臨床意義:血小板粘附率低,見於血小板無力症、血管性血友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粘附率高,見於手術後及心肌梗死後。
③血小板聚集功能測定。原理: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漿中加入ADP後,若血小板功能正常,血小板能迅速聚集。可通過肉眼或顯微鏡觀察,也可用光電比色計或分光光度計測定混濁度的變化,描繪出曲線來顯示。
正常值:10~15s內肉眼可見粗大聚集顆粒。
臨床意義: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見於血小板無力症、血管性血友病、尿毒症、嚴重肝病等。
④血塊退縮試驗。血液凝固後,血小板釋放出血塊回縮酶,使血塊退縮。
正常值:0.5~1小時開始退縮,24小時內退縮完全。
臨床意義:血塊退縮不良見於血小板減少、血小板無力症以及纖維蛋白原或凝血酶原顯著降低時。
凝血功能異常的檢查
有以下檢查方法:
①凝血時間。原理:在一定條件下,觀察血液離體後至完全凝固所需的時間。測定應採用試管法。
正常值:4~12min。
臨床意義:凝血時間延長見於較顯著的因子Ⅷ、Ⅸ、Ⅺ減少,高度的凝血酶原減少,纖維蛋白原減少及血中有抗凝藥物或大量 FDP時。當因子Ⅷ、Ⅸ、Ⅺ等減少不顯著時,凝血時間仍正常。故此試驗不適於做判定因子Ⅷ、Ⅸ、Ⅺ有無異常的過篩試驗。
②再鈣化時間。測定去鈣血漿加入鈣質後凝固所需的時間。
正常值:3分鐘之內。
臨床意義與凝血時間相同,但較其更為敏感。
③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原理:在組織因子及鈣等因子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轉變成凝血酶。本試驗是在血漿中加入組織因子(兔腦),使凝血酶原轉變成凝血酶。
正常值:12~14s。
臨床意義:判定外源性凝血系統有無障礙的一種試驗。凝血酶原及因子Ⅴ、Ⅶ、Ⅹ缺乏、纖維蛋白原明顯減低或抗凝血酶物質增多均可使試驗結果延長。為進一步明確導致本試驗異常的原因,還需作其他試驗。
④凝血酶原消耗試驗。原理:測定血液凝固後一定時間內(一般 1小時)的血清中剩餘的凝血酶原的活動度,間接推測凝血活酶的活動度。
正常值:20s以上。
臨床意義:凡引起凝血活酶生成不良或活性減低的因素,均可致凝血酶原消耗減少,使此試驗結果縮短。見於血友病及血小板數量減少或質量異常。是內源性凝血障礙的過篩檢查之一。
⑤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原理:在37℃時,用腦磷脂代替血小板,以白陶土激活血漿中的凝血因子,加入無血小板的血漿中,再加入鈣離子,產生血液凝固的時間。
正常值:557±7.1s。
臨床意義:檢查內源性凝血系統所有因子有無缺乏的一種過篩試驗,較凝血酶原消耗試驗更為敏感。因子Ⅱ、Ⅴ、Ⅹ及纖維蛋白原減少,或有抗凝物質存在時,本試驗結果亦可延長。
⑥凝血活酶生成試驗。原理:在試管中將血漿因子、血小板第3因子及Ca2+等成分等量混合後,可形成凝血活酶。檢查其使基質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即可反映出凝血活酶的活動度。將患者標本與正常人標本進行各種組合,即可確定患者的缺陷。
正常值:比正常對照超過5秒則為異常。
臨床意義:用以確定輕型血友病及進行分型。
⑦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糾正試驗。將患者血清、吸附血漿與正常血清及吸附血漿做不同的組合後測定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觀察其糾正與否。用於血友病甲和乙的診斷和定型。
⑧凝血酶原時間糾正試驗。將患者血漿與正常血漿、吸附血漿及吸附血清做不同組合後測定凝血酶原時間,觀察其糾正與否。用於凝血酶原、因子Ⅴ、Ⅶ、Ⅹ缺乏的鑑別診斷。
纖溶功能和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的檢查
有以下檢查方法:
①纖維蛋白原定量。正常值:200~400mg/100ml,纖維蛋白原減低見於肝病或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②凝血酶時間。被檢血漿中加入標準化的凝血酶溶液後的凝血時間。較正常對照延長 3秒以內為正常。若時間延長見於纖溶亢進且有FDP存在;有肝素存在;纖維蛋白原顯著減少或結構異常。
③血漿硫酸魚精蛋白副凝試驗(簡稱三P試驗),FDP可與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單體形成可溶性複合物,此種物質不能被凝血酶所凝固,但其中所含的纖維蛋白單體卻可被適當濃度的硫酸魚精蛋白分離出,聚合形成膠凝狀態,稱為副凝固現象。正常值為陰性。本試驗有助於確診DIC。但當DIC進入晚期時,此試驗可為陰性。
④優球蛋白溶解時間。血漿中因有抗纖維蛋白溶酶,能妨礙對纖溶酶的測定。本法用等電點沉澱法把優球蛋白分離出來,其中不含抗纖溶酶,但仍含有纖溶酶原致活因子和纖溶酶原,再以其中纖維蛋白原為基質,測定溶解時間。正常值為>90分鐘,90分鐘以內發生溶解者為纖溶亢進。為DIC確證試驗之一。
⑤血清 FDP定量-乳劑凝集試驗。通過免疫學方法用乳膠微粒吸附抗FDP球蛋白後與病人血清反應,若病人血清中含FDP,則出現凝集現象,並能對FDP進行定量測定。
正常值:4.69±1.75μg/ml血清。
臨床意義:FDP>10μg/ml,提示有纖溶亢進,可做為DIC確證試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