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製作條件,工藝工序,杭羅織造技藝,申報單位,杭羅常識,歷史淵源,製作過程,主要特徵,重要價值,瀕危狀況,申請保護,雙林綾絹織造技藝,申報地區,歷史淵源,工序種類,蠶絲致富,蠶絲特色,精湛技術,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中國勞動人民製作絲綿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到了唐代,浙江絲綿被列為貢賦;從宋代起,浙江上調的絲綿占全國上調的三分之二以上。據《鹹淳貢賦志》記載:“錢塘、仁和、餘杭、臨安、富陽……九縣歲解綿……今餘杭所出為佳”。清時,餘杭絲綿更是享譽海外,
康熙年間曾遠銷日本。民國期間,在杭州召開的首屆
西湖博覽會上,餘杭清水絲綿榮獲特等獎。
緙絲起源於何時已很難考證。但從傳世的實物來看,早在我國漢魏之間就有了。它被稱為中國絲織品活化石,又稱刻絲,是一種古老的平紋紡織品。它“以梭代筆”,用染色蠶絲線,依據原圖圖版樣式織造,由於製作全憑手工操作,一件緙絲產品,少則數月,多則幾年才能完成。因此,素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
關於南京雲錦的誕生有個美麗的傳說。農曆七月七日為七夕,傳說自南朝起,婦女們都要擺設供桌,陳上瓜果,向渡河的織女乞巧,希望她能賜給她們織錦的工藝技巧。南京女子乞巧之風尤盛。織女在天橋上向人間俯瞰,一眼就愛上了六朝都城內蔥蘢毓秀的紫金山和靚麗靈動的秦淮河還有勤勞樸實的建康(今南京)人民。於是,她便和牛郎來到了人間,在美麗的
秦淮河邊架起了織機,手把手的傳授織造雲錦的技術。得到織女和牛郎傳授技藝的南京姑娘、小伙子們,織出的織錦真是雍容華貴,千姿百態,燦若雲霞,從此以後雲錦的藝人們都稱織女為“雲錦娘娘”,這裡織出的錦就被讚譽為“南京雲錦”了。
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南京雲錦。南京位於長江中下游,地處亞熱帶丘陵盆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氣候溫和,空氣濕潤,年降水量在1100㎜左右,年平均濕度15.2℃,乾濕度為70%左右,這對桑樹的生長提供了極好的條件,自古就是桑蠶絲的主要產地。古老的秦淮河從百里以外的源頭流入南京,蜿蜒南京城十里,故稱十里秦淮,沿著秦淮河兩岸,遍布了很多染坊和機房,這種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對雲錦的織造非常有利,使桑蠶絲在織造中不起毛,不易斷頭。
秦淮河水和植物染料扮靚了南京雲錦。南京城裡的秦淮河,其獨特的水質為雲錦材料的染色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秦淮河的水中包含有單寧酸成份,酸鹼度為7.1度,能夠在染色時起到天然的觸媒作用,使染色後的絲織物光澤豐潤。南京雲錦從南北朝到明清一直用天然染料。其中用的最多是植物染料,特別是植物染料基本上是由南京地產,至今南京很多地名中仍與雲錦染色及染料息息相關。
歷史文化:
南京雲錦體現了獨特的皇家文化和吉祥文化。
皇家文化:
南京雲錦在元、明、清時期,南京雲錦的發展達到鼎盛,成為皇家御用品。
吉祥文化:南京雲錦的圖案紋樣幾乎“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匯集了優秀的中國吉祥文化的精萃,反映了人們思想觀念性的祈求幸福與熱情嚮往。
南京雲錦在悠久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品種。大至可以分為“庫緞”、“庫錦”、“庫金”、“妝花”4類。其中妝花緞是雲錦中織造工藝最為複雜的品種,也是最具南京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提花絲織品種。南京雲錦妝花緞的織造要經過120多道工序。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於2009年9月30日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代表作名錄》。
2004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授予“
南京雲錦”原產地域產品稱號(現更名為地理標誌產品);2007年4月,國家工商總局批准“南京雲錦”證明商標;2008年10月,經國家質檢總局、國標委批准,《地理標誌產品 雲錦》國家標準正式實施,2011年12月,“國標委綜合〔2011〕66號文”批准雲錦妝花緞國家標準立項,保證了雲錦的智慧財產權及產品的純真性。
製作條件
制絲綿除了他獨特的製作技巧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良好的水質。餘杭出產的絲綿被稱為“清水絲綿”,可見水質與絲綿的質量有著密切關係。
餘杭鎮上橫跨南苕溪的千年古橋通濟橋,經受過上千次洪水衝擊而巋然不動,這固然與橋的分水角、溢洪洞的巧妙設計有關。但有一件事卻鮮為人知,那就是橋下鋪有又長又厚的能使洪水急速宣洩的青石板。
清代有一位姓蘇的商人慧眼獨具,深諳“石上泉水清”的道理,認定在餘杭精製絲綿的條件得天獨厚,於是就在橋邊開起絲綿作坊,生產的絲綿在行業中一枝獨秀,在南洋勸業會上得了獎。
工藝工序
據從事過絲綿製作的老人說,製作清水絲綿主要有七大工序:一是選繭,遴選雙宮繭、黃斑繭等大個形繭;二是煮繭,把蠶繭用紗布袋裝好,放入大鍋內,每袋約裝 1-2斤,加入老鹼2兩和香油2湯匙,加水至繭面平,用旺火燒煮並不停翻動,燒煮約一小時,待絲膠溶解、繭層發鬆,已無生塊時起鍋;三是清水漂洗,將煮好的繭用清水漂洗,邊踏邊沖洗,將繭中的鹼水和蛹油擠出;四是剝繭做“小兜”,把熟繭放入冷水,分個先剝開,拉扯後,套在手上,一般套三、四顆繭子,做成 “小綿兜”;五是扯綿撐“大綿兜”,在水面上將 “小綿兜”繃到綿擴上,扯開扯勻,扯薄邊緣,敲掉生塊,撿淨附著物,撐成一個厚薄均勻、無雜質的“大綿兜”;六是甩綿兜,將大兜甩開,用線串連;七是曬乾,將串連的“大綿兜”掛於竹竿上,曬乾後即成絲綿。一般一斤絲綿,需要約3斤乾繭,一斤繭手工做成“小綿兜”需要一個多小時。
杭羅織造技藝
申報單位
杭州市福興絲綢廠
杭羅常識
羅,是中國絲綢代表品種“綾羅綢緞”之一。杭羅,與蘇緞、雲錦同列為中國東南地區的三大絲綢名產。杭羅原產杭州,故名杭羅,由純桑蠶絲以平紋和紗羅組織聯合構成,綢面具等距規律的直條形或橫條形紗孔,孔眼清晰,質地剛柔滑爽。穿著舒適涼快,耐穿,耐洗。多用作帳幔、夏季襯衫、便服面料等。
歷史淵源
杭羅歷史悠遠,至遲在宋代方誌中已屢有記載。清代則成為杭州絲綢中頗為著名的品種之一。杭羅的織機幾經變革,然而在它的生產流程中仍然保持著大量的手工技藝,精緻縝密,要求極高,由於工藝複雜,歷來傳人不多。據有關方面反覆調查論證,迄今為止,杭州市範圍內僅存福興絲綢廠一家,尚能生產H1226杭羅。
歷史上,杭羅的產地主要在杭州,尤其以艮山門外一帶最為集中,清·厲鶚《東城雜記》云:“杭東城,機杼之聲比戶相聞。”可見在清
雍正年間,便已形成這樣一種格局。
羅的生產,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嘉泰《會稽志》卷十七《布帛》載,春秋時越國生產的絲織物中即有“羅”。東晉·王嘉《拾遺記》卷八,記吳主孫權之妻趙夫人,人稱“三絕”(機絕、針絕、絲絕),“織為羅,累月而成,裁為幔,內外視之,飄飄如煙氣輕功,而房內自涼”。可見當時的“羅”已堪稱絕品,織造技藝極高。
南宋,杭羅已在絲綢生產中嶄露頭角。《鹹淳臨安志》卷八《絲之品》載:“羅:有花、素兩種結羅,染絲織者各熟線羅,尤貴。”宋代的羅,近幾年多有發現,由此可見當年的生產技藝水平。杭羅生產,由南宋發端以來,綿延元、明、清。據《杭州市志》,元、明、清時代的杭州絲綢中,“羅”一直是一種主要品種。
製作過程
翻絲 → 纖經 → 搖紆 → 浸泡 → 水紆 → 上機織造
主要特徵
1、在製作工藝方面的精緻細膩、巧奪天工是杭羅的主要特徵。
2、在歷史傳承方面,杭羅歷史悠遠,綿延不絕,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羅的歷史則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3、時至今日,杭羅織造技藝的稀缺性也已構成了它的一大特徵。整個杭州市碩果僅存,只有一家絲綢廠還保存著“杭羅”的傳統織造技藝,令人既驚喜又擔憂,因而引起有關方面的普遍關注。
重要價值
1、杭羅具有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這種絲綢中的稀有品種,近幾年來雖然產量銳減,但仍有一定的市場銷路。國內幾家絲綢業老字號一直經銷杭州福興絲綢廠的杭羅,對其評價甚高。蘇州乾泰祥絲綢店負責人丁桂根說,不少老年人愛穿杭羅做的衣服,特別透氣,穿著舒適、涼爽、不起痱子、耐穿。北京瑞蚨祥綢布店王經理說,杭羅在我們這兒賣火了,一些華裔老人特別喜歡,就連外國的首相夫人,都會特意上門購買,用杭羅做中式服裝。
2、杭羅織造技藝在科技史上有著珍貴的學術價值。《
辭海》釋“羅”字,稱其為“絲織物類名”,並稱“例如,杭羅等”。可見學術界通常把“杭羅”作為“羅” 的代表性品種。中國絲綢博物館曾請有關方面專家去福興絲綢廠作過考察,館長周也印表態:“杭州福興絲綢廠目前仍採用傳統工藝生產H1226杭羅,技術精湛,質量上乘,是杭州地區唯一生產廠家,為使其不至於失傳,建議政府部門採取落實措施,給予保護支持。”“杭羅”傳人所掌握的技藝在絲綢科技史上的價值由此可見。
瀕危狀況
“杭羅”傳承至今,在化纖織物的強烈衝擊下,漸趨萎縮。原先的廠家大多已停止生產,傳人普遍年事已高,相繼去世。在杭州市範圍內,僅存杭州福興絲綢廠一家,仍在堅持生產“杭羅”,經營狀況也十分艱難。該廠原有的質量已年過八十,仍能參與生產的是該廠廠長郡官興。
2005年8月,該廠接到土地徵用通知,必須搬遷。而該廠所使用的杭羅織機由木頭和金屬零件組成,拆卸組裝實非易事。為此,該廠向杭州市委市政府、江乾區委區政府提出要求保護的書面報告。杭州市各大媒體也紛紛報導此事,呼籲各方面引起重視。
申請保護
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兩次批示,要求將保護“杭羅”列入弘揚絲綢之府的工作之中,讓民眾知道杭羅,讓杭羅傳唱世界。在浙江省委、杭州市委、江乾區委等各級政府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杭羅織造技藝現已先後列入杭州市級、浙江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已同雲錦、蜀錦等作為“中國蠶桑絲織”項目申報世界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邵官興被
浙江省文化廳評為
杭羅織造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雙林綾絹織造技藝
申報地區
歷史淵源
雙林綾絹生產歷史源遠流長。據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掘到的碳化了的絹片測定,雙林綾絹生產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歷史。
工序種類
“花者為綾,素者為絹。”雙林綾絹傳統手工技藝精湛,種類繁多,分為耿絹、礬絹、花綾、素絹等諸多品種,生產工藝流程工序嚴密,主要有:浸泡、翻絲、纖經、放紆、織造、煉染、砑光、整理等大小二十餘道工序。雙林綾絹素以輕如蟬翼、薄如晨霧、質地柔軟、色澤光亮著稱,被譽為“絲織工藝之花”。一九九四年,雙林綾絹廠生產的“漢貢牌”花綾被評為第五屆亞太博覽會金獎和浙江省優質產品。綾絹的用途很廣泛,除書畫裝裱,還套用於工藝美術、裝飾工藝等。
雙林綾絹傳統手工技藝精湛,種類繁多,分為耿絹、礬絹、花綾、素絹等諸多品種。生產工藝流程工序嚴密,主要有:浸泡、翻絲、纖經、放紆、織造、煉染、砑光、整理等大小工序20餘道。
蠶絲致富
霜降節氣一過,正是晚秋蠶繭落簇採收季節。在地處富陽西北山區的洞橋鎮楓瑞村菖蒲自然村,蠶農們傳承數百年的技藝,根據訂單忙著手工製作清水蠶絲被。
據清光緒《富陽縣誌》載:“富春雖瀕江,民不以魚鹽為業,男力耕女勤蠶織。”洞橋鎮是富陽的蠶繭主產地,全鎮擁有桑園5800多畝,最多年份飼養蠶種突破萬張,產繭量占富陽半壁江山。上世紀80年代末,生態良好的洞橋鎮楓瑞村菖蒲自然村被杭州市蠶種場選定為蠶種培育基地後,每年戶均飼養種蠶3張,蠶桑經濟成了小山村里百來戶農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富陽,能夠手工製作清水蠶絲被的只有
菖蒲蠶農了。據該村七旬老人袁雪奎介紹,製作清水蠶絲被主要有七大工序:第一步選繭,挑選優質雙宮繭作為原料;第二步煮繭,用獨特的秘方煮繭除去異味,嚴格控制煮繭的溫度和時間,避免高溫將蠶蛹煮爛,造成蠶絲不乾淨;第三步漂洗,把煮熟後的繭浸於清水之中,這其實是一個脫脂的過程,絲膠除去愈淨,絲棉質量愈好,蠶絲被不容易板結;第四步剝繭,用指甲剝開蠶繭,掏出蠶蛹,並把蠶繭撐開擴松繃套在手上,待疊至5-6層的時候取下並輕輕拉成正方形的蠶絲小片,就成了濕的蠶絲棉兜了;第五步曬棉,把濕的蠶絲棉兜掛在竹竿上,拿到太陽底下曬乾;第六步拉伸,在毛竹筒上,將晾乾的蠶絲棉兜拉成面積約2平方米見方的絲塊。這得用巧勁,按照密度需求不強不弱、不急不慢地繃扯,扯成勻薄如紙、瑩潔如玉的柔嫩絲絮;第七步翻被,將扯好的柔嫩絲絮一層層地疊起來作被芯(一床重量在4斤的蠶絲被,需疊200張左右的方塊絲),再把被芯套進被套,縫線定位,以保證蠶絲被不會滑動變形。這樣,一床蠶絲被就大功告成了。
長期以來,菖蒲清水蠶絲被製作技藝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絲棉製作更是依靠個人的悟性及長期實踐體會掌握。絲棉除獨特的製作技巧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良好的水質,菖蒲山泉清澈,所以漂洗出來的絲棉色澤潔白,手感柔滑,彈性好。
“菖蒲手工清水蠶絲被從選繭到縫製全部手工操作,且不經漂白,不用任何化學成分,保證了蠶絲原有的自然特性。”洞橋鎮有關負責人說,蠶絲被儘管價格不菲,每床在1000元——1800元不等,但因為蓋起來舒服,就連黑龍江、內蒙古、上海的客戶也通過網購來預訂。為保護這一古老技藝,鎮裡正打算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蠶絲特色
複製品重量49.5克如果除去袖口和領口較重的邊緣,這件“襌衣”重量只有25克左右,摺疊後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
用13年製成的西漢·素紗襌衣的複製品
拋梭打緯萬千次,霓彩雲裳方始成。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南京雲錦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且有“寸錦寸金”之譽,至今擁有1600年的歷史。
經過4個月的閉館改造,昨日,南京雲錦博物館新館以全新面貌亮相,重新免費對公眾開放。此次升級改造新增了包括西漢素紗襌衣(複製品)在內的100多件雲錦實物和史料,十多台織錦機及雲錦歷史沙盤。
江南時報記者黃勇
新館搬來了十多台織錦機
世博會將展示新技術
在1600多年歲月中,雲錦訴說著一代代王朝的變遷,見證了一樁樁事件的興衰。雲錦的背後演繹著無數動人的故事。
和老館相比,新館分為序廳、源遠流長、天宮織就、輝映世界等部分,著重於對雲錦大花樓木織機的生產展示,以及歷代絲綢文物複製精品和雲錦妝花各類花色的展示,時間跨度從戰國到明清直至現代。國寶級文物素紗襌衣的複製品,以及仿製明代邊防圖的十多米長大幅雲錦作品《九邊圖(局部)》(分別繪出九處邊鎮地區的建置、山川、衛所、關塞、邊牆等內容)、古琉球國王雲錦龍袍等之前多件從未示人的珍貴展品,首次亮相。新館還搬來了十多台織錦機現場展示織造的“天工”技巧,由館員和數位南京高校志願者裝扮成古代雲錦娘現場表演織機舞蹈——《錦上添花》。
南京雲錦博物館辦公室李昕介紹,新館內部所有的設計均來自於史籍之中,以“燦若雲霞”和皇室文化為設計主線。他透露,即將舉行的義大利米蘭世博會
南京周上,雲錦和明城牆也將神秘亮相,雲錦研究所將繼續攜手著名時裝設計師勞倫斯·許,在米蘭獻上一場雲錦時尚大秀。“此外,還將有一個另類的作品,展示南京雲錦新的織造技術以及跟海上絲綢之路的關係。不過現在仍需保密。”
精湛技術
蘇州生產的宋錦,織工精細,藝術格調高雅,具有宋代以來的傳統風格與特色,與元明時期流行的光澤艷麗的織金錦、妝花緞等品種有著明顯的區別。傳統宋錦的生產製作,工序很多,從繅絲染色到織成產品前後要經過20多道工序。其產品的基本特點是採用了經線和緯線聯合顯花的組織結構,套用了彩拋換色之獨特技藝,使織物表面色線和組織層次更為豐富。這一技藝特徵被後來的雲錦所吸收,並一直流傳到當代的織錦技藝上。
在藝術風格上,以變化幾何形為骨架,內填自然花卉、吉祥如意紋等,配以和諧、對比的色彩,使之艷而不俗,古樸高雅。
傳承意義
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國家圖書館和中國絲綢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絲綢的記憶——中國蠶絲織繡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特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很多參觀者慕“絲綢”之名在這裡聽故事,學藝術,探歷史,尋文化,絲綢的傳統技藝再次走近我們。
絲綢文化源遠流長,據統計,在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與蠶絲織繡相關的項目有77項。在蠶桑方面,包括了杭嘉湖地區的蠶桑生產技術和生產習俗特別是清水絲綿蠶絲被製作技藝;在絲織方面,則是以宋錦、緙絲、蜀錦、雙林綾絹和杭羅為代表的各種織造技術。中國的蠶桑絲織技藝也已成為世界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弘揚絲綢傳統技藝,不僅是出於保護千年文明傳承,更是因為發展現代絲綢產業之必須。
三大名錦之一的宋錦和久負盛名的清水絲綿從發展歷史和手工技藝等方面,看看怎樣使傳統絲綢技藝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