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形玉飾

蟬形玉飾

蟬形玉飾是明代玉飾,出土地於安徽省靈璧縣高樓公社窖藏出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蟬形玉飾
  • 年代明代
  • 出土地:安徽省靈璧縣高樓公社窖藏出土
  • 玉色:青玉質,局部淡褐色沁
【】:
【尺寸】:長5.3厘米,寬2.4厘米,厚1.15厘米
【】:
【收藏地】:現藏於靈璧縣文物管理所
【】:
【特徵】:蟬體扁平,中厚邊薄,頭部雕雙凸眼,嘴對鑽而成,陰線刻出蟬羽翅等,腹面刻出蟬腹紋,頭部有一系孔。
* 漢代玉蟬:
漢 玉蟬
長2.9cm,寬2.1cm,厚0.8cm。
作品為白玉質,有褐色斑,薄片狀。扁腹,腹下有縱向的直線紋。長翅,翅上無翼紋。小頭,雙目凸出於頭兩側。
玉蟬的使用歷史較長,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遺址中都有發現,其後至漢代的各個時期,蟬都是玉質作品中的重要題材。玉蟬的用途主要有兩項,一為佩飾,流行於商之前。漢代玉蟬多為逝者口中的含玉,稱為“琀”。在逝者口中置玉是古代的一種入葬習俗。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玉琀為一組小牲畜,漢代墓葬中出土了較多的玉蟬,其上多無穿繩掛系之孔,用蟬作琀有祝願逝者蛻變再生之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