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蟠螭紋銅甗,1985年10月城關鄉大菜園村村民韓旺生捐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蟠螭紋銅甗
- 館藏地點:林州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戰國
戰國,蟠螭紋銅甗,1985年10月城關鄉大菜園村村民韓旺生捐獻。
戰國,蟠螭紋銅甗,1985年10月城關鄉大菜園村村民韓旺生捐獻。蟠螭紋銅甗,高26.5厘米;甑高9.5厘米,口徑14.6厘米,底徑8.0厘米;鬲高17.0厘米,口徑7.2厘米。蟠螭紋銅甗:銅甗有甑、鬲兩部分組成。上部為甑,敞口,平沿,...
此展品為戰國時期的金屬器,該器物直口,圓肩,球腹,平底。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基本信息 名稱: 戰國蟠螭紋青銅湯鼎 年代: 戰國 尺寸: 通高40.8,口徑19.2 厘米 來源: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收藏單位: 浙...
蟠螭紋銅升鼎 蟠螭紋銅升鼎是一件青銅器文物,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湖北荊門包山 出土環境 湖北荊門包山M2:137
此展品為戰國時期的金屬器,鼎子口微斂,可以承蓋,腹上部飾蟠螭紋,中部間隔綯索紋,下飾蟬紋。現收藏於新鄭市博物館。中文名稱 戰國蟠螭紋銅蓋鼎 館藏地點 軒轅路228號 所屬年代 周 所屬博物館 新鄭博物館 所屬地區 河南鶴壁...
蟠螭紋銅豆是春秋時期的一件文物,1936年河南輝縣出土。現收藏於河南博物館。文物歷史 蟠螭紋銅豆1936年在河南輝縣出土。文物特徵 蟠螭紋銅豆通高35厘米,口徑32厘米,體呈圓形,口微微斂,深腹,圜底,柄較粗矮,口沿下有一對對稱...
【名稱】:蟠螭紋銅蓋鼎 【收藏機構】:青州博物館收藏 藏品介紹 蟠螭紋銅蓋鼎,是戰國時期的器物,該物件鼓腹,圜底,三蹄足。蓋上置三環鈕,口沿下附兩耳。蓋、口沿及腹部飾蟠龍紋。龍軀勾連交旋,並填以繁密的雷紋作地。相...
戰國,蟠螭紋銅甬鐘,2002年12月11日林州市桂園東區出土。蟠螭紋銅甬鐘,通高23.0厘米,銑間10.5厘米。同形制甬鐘共八件,紋飾相同,大小錯遞。甬為圓柱狀,甬下部有旋和乾,平舞,合瓦體,於微凹,呈月牙形,鐘面鉦部有對稱...
此展品為西漢時期的金屬器,陽燧呈覆盆式,正面內凹,拋光較好。現收藏於揚州博物館。文物介紹 陽燧呈覆盆式,正面內凹,拋光較好。背面飾三弦鈕,圓形鈕座,地紋以蟠螭紋為主,間飾草葉形圖案,清晰可辨。該陽燧為國內僅見,具有極...
戰國,蟠螭紋銅鎛鐘,2002年12月11日林州市桂園東區出土。蟠螭紋銅鎛鐘,鎛鐘4個:最大通高40.0厘米,銑間29.5厘米;最小通高32.0厘米,銑間24.2厘米。同形制鎛鐘共四件,紋飾相同,大小錯遞。鎛鐘上有一對稱透雕的蟠龍紋...
戰國,蟠螭紋方座銅豆,2003年10月25日林州市桂園東區出土。蟠螭紋方座銅豆,口徑17.5厘米,通高16.2厘米;底座:長16.8厘米,寬17.3厘米,高4.7厘米 蟠螭紋方座銅豆:同形制銅豆兩件,紋飾、大小相同。盤口,平沿,弧腹...
戰國蟠螭紋銅鑒 戰國蟠螭紋銅鑒是一件文物,文物等級是國家一級文物。文物簡介 青銅,直口,寬肩,腹略鼓,淺圈足。肩腹之間對稱象鼻形銜環雙耳,頸及腹部飾變體蟠螭紋。
牛頭雙身蟠螭紋甗是春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山西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29.5厘米,口徑22.5厘米。蒸食器。上甑下鬲。甑折沿,厚唇略外撇,直頸,下腹內收成平底,箅圓形,箅孔為輻射形,內外共兩周。頸的兩側有一對獸面鋪首...
戰國,蟠螭紋銅鈕鐘,2002年12月11日林州市桂園東區出土。蟠螭紋銅鈕鐘,鈕鐘9個:最大通高33.5厘米,銑間19.5厘米,最小通高20.0厘米,銑間10.7厘米。同形制鈕鐘共九件,紋飾相同,大小錯遞。鈕鐘上有橋形鈕,平舞,合...
與蓋上三環形鈕相對,可用繩索系合,防止器內液體散溢。器表有渦紋、蟠螭紋等數組紋飾帶,花紋細密複雜且規整。蟠螭紋多見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中期。這件銅缶的紋飾、器形都具戰國青銅器典型特徵,反映了劉賀雅好古玩之趣。
蟠螭紋龍形耳銅和 蟠螭紋龍形耳銅和是一件青銅器文物,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口徑長11.9,口徑寬9.7,耳距13.5,高5.3cm 出土環境 襄陽余崗山灣採集:12
戰國,蟠螭紋獸首銜環銅鑒,2002年12月11日林州市桂園東區出土。蟠螭紋獸首銜環銅鑒,高28.0厘米,口徑56.2厘米,底徑28.0厘米,腹深26.0厘米。同形制銅鑒共兩件,紋飾、大小相同。鑒大口方唇,寬平沿,束頸,深腹,平底...
透雕蟠螭紋青銅鏡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戰國 楚 照面用具 1976年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戰國墓出土 直徑20.5厘米 這面銅鏡是由銀白色鏡面和鏤空透雕的鏡背合體而成,小環鈕可穿帶,鈕外為鏤空的蟠螭紋,屈曲聯結,靠外緣有一圈鏤...
方唇,短直頸,廣肩,鼓腹下收。肩、腹間有兩個對稱的獸首形環耳各套一提鏈,平底,矮圈足外侈。上腹飾兩道凸弦紋為邊飾的變形蟠螭紋帶,下腹飾垂葉紋,內填蟠螭紋。1981年擂鼓墩2號墓出土。現收藏於隨州博物館。
秦蟠螭紋銅鏡是秦朝時期文物,由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紅旗公社(今正陽鄉)出土,現收藏於鹹陽博物院。文物歷史 秦朝時期文物,由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紅旗公社(今正陽鄉)出土,現收藏於鹹陽博物院。文物特徵 直徑15.8CM 厚0.4CM,青銅質....
短直頸,深腹,環形獸首附耳,腹部有兩環鈕,甑底有放射狀鏤孔箅眼。鬲體斂口曲沿向上以承甑底,平襠,三蹄形足。耳、環鈕上飾渦紋和捲雲紋,頸、腹部飾蟠螭紋和三角垂葉紋。1981年擂鼓墩2號墓出土。現收藏於隨州博物館。
錯嵌紅銅蟠螭紋銅,文物,通高32.6厘米,直口,直頸,腹扁平,正視呈橢圓形,長方形束腰式矮圈足,兩肩部飾鋪首銜環耳一對。腹部以長方格為欄,格內飾羽狀蟠螭紋。口沿下頸部錯嵌一周三角形紅銅飾,腹部格欄上也嵌有紅銅飾。...
戰國蟠螭紋銅鏡是戰國時期的一件青銅器,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文物特徵 戰國蟠螭紋銅鏡直徑19.3厘米,重0.527千克。柱形鈕,圓形鈕座中空,凸起於鏡背,有鏤空花紋三組,主紋為三條相互盤結纏繞的螭龍,螭口怒張,吻上下各有一長牙...
漢蟠螭紋銅鏡是漢朝時期文物,現收藏於西安交通大學 博物館。文物歷史 漢蟠螭紋銅鏡是漢朝時期文物,現收藏於西安交通大學 博物館。文物特徵 尺 寸:直徑10cm 緣厚0.2cm。文物鑑賞 三弦鈕,圓鈕座,鈕座外飾一圈凹弦紋帶,主區...
與蓋上三環形鈕相對,可用繩索系合,防止器內液體散溢。器表有渦紋、蟠螭紋等數組紋飾帶,花紋細密複雜且規整。蟠螭紋多見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中期。這件銅缶的紋飾、器形都具戰國青銅器典型特徵,反映了劉賀雅好古玩之趣。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的蔡運章研究員在《文物》97年第9期就發表過一篇文章,也是談青銅器銘文的,其中圖二的蟠螭紋鏡根據出土資料,定為戰國晚期,其大小、紋飾和本文所列舉青銅鏡基本類同。只是這面蟠螭紋青銅鏡只有五個銘文,菱形紋飾中心...
此展品為春秋中期文物。通高19厘米,口徑20.3厘米,腹徑20.3厘米。帶蓋,束頸,鼓腹,圜底,三矮蹄足。蓋頂隆起,沿有三個獸形卡扣,上有圓形捉手和四個圓鈕,飾蟠虺紋、三角雲紋、蟠螭紋、細綯紋和三角紋。頸腹交接處有兩...
西漢蟠螭紋規矩銅鏡是西漢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文物特徵 尺寸:直徑18.4厘米 邊高0.6厘米出土地:河北滿城陵山二號漢墓 薄胎,卷沿,橋形鈕,方形鈕座。通體為雷紋地。座內二龍環繞。鏡面飾蟠螭紋,用規矩紋分為...
同形制銅方壺共兩件,紋飾、大小基本相同。壺蓋為長方形狀,蓋腰內束,直壁,子口。壺體敞口,長束頸,圓腹下垂,圈足底端有折棱,壺頸兩側各有一套龍形耳及套環。壺蓋內里飾蟠虺紋,蓋側面和頸、腹部均飾蟠螭紋一周,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