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虺紋鏡

蟠虺紋鏡

蟠虺紋鏡是西漢時期的青銅器,揚州、宿遷都有出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蟠虺紋鏡
  • 主紋:渦狀虺紋
  • 地紋:圓渦紋
  • 製品:青銅器
  • 時間:西漢
揚州出土,宿遷出土,

揚州出土

揚州出土的圈帶蟠虺紋鏡主紋外飾以內向十六連弧紋,為揚州少見,具有特殊性。內向十六連弧紋是內區輔助紋樣,以後被草葉紋鏡和星雲紋鏡鏡緣移用。揚州西漢武帝前後墓葬出土的蟠螭和蟠虺紋鏡,鏡身保持著輕薄感(厚0.2厘米),並保留地紋,而盛行的草葉紋鏡星雲紋鏡鏡身則顯厚重(厚0.3-0.5厘米),至此複雜的地紋已被淘汰。
西漢蟠虺紋鏡紋飾由主紋和地紋組成,地紋為圓渦紋,主紋為四組渦狀虺紋,身軀盤曲成S字形,空當中飾一枚乳釘。主紋外飾內向十六連弧紋。素卷緣。

宿遷出土

2014年9月,宿遷市三台山森林公園考古工地在發掘墓葬中出土一面紋飾精美的西漢青銅鏡。
該銅鏡圓形,直徑8厘米,厚0.1厘米,三弦紋橋形紐,帶渦狀地紋,主題紋飾為四組一大一小的C形蟠虺紋,寬素緣,已殘破。從造型、紋飾和工藝上判斷,該鏡應是西漢初期漢武帝之前的帶地紋蟠虺紋鏡,距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此面銅鏡表面平滑、工藝精湛、紋飾精美,在宿遷市區首次發現,是難得一見的青銅器精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