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技術

融媒體技術

《融媒體技術》是201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溫懷疆、何光威、史惠、段永良。

基本介紹

  • 書名:融媒體技術
  • 作者:溫懷疆、何光威、史惠、段永良
  • ISBN:9787302448990
  • 定價:49.80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9.0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書以廣播傳媒類節目的採集、製作、播發、傳輸、覆蓋、監測、接收與重現為主線,將全書劃分為5大模組——基礎與概念、製作與播發、存儲與檢索、傳輸與覆蓋,以及融合與創新,共12章。
全書汲取相關類似讀物的優點,並結合作者多年來的實踐與教學經驗,在原有傳統廣播電視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創新,增添了不少新的廣電媒體融合方面的新技術與新方案,以開拓讀者視野,如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線上包裝、基於內容的檢索技術、TVOS、NGB雲平台、NGB-W、DCAS、物聯網技術、極清電視、裸眼3D電視技術以及無人機航拍技術等等。
本書內容涉及面較廣,但主要側重知識和概念的導入,擺脫大量公式推導,簡化內容深度,可適用於傳媒類院校的普通類和藝術類學生作為導引課來學習和參考,也可作為廣電傳媒領域剛入職新員工的入門讀物。

圖書目錄

1.4.2數據存儲單位的換算24
1.4.3大數據產業市場主體24
1.4.4大數據的特點25
1.4.5大數據技術25
1.4.6大數據的媒體套用26
1.5虛擬現實27
1.5.1虛擬現實定義27
1.5.2基本特徵28
1.5.3系統構成和實現過程28
1.5.4技術優點29
1.5.5支撐技術29
1.5.6關鍵技術30
1.5.7虛擬現實系統的分類33
1.5.8套用領域34
1.6未來的媒體技術36
1.6.1下一代網路技術36
1.6.2光傳輸技術37
1.6.3納米技術37
1.7思考與練習37
第2章電聲基礎39
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39
2.1.1聲音和聲波39
2.1.2聲波的產生與傳播39
2.2重要聲學物理量40
2.2.1頻率、周期、波長和聲速40
2.2.2倍頻程42
2.2.3聲功率42
2.2.4聲強43
2.2.5聲強級43
2.2.6聲壓43
2.2.7聲壓級43
2.3音質的三要素44
2.3.1響度44
2.3.2音調46
2.3.3音色46
2.4人耳的聽覺特性47
2.4.1聽覺系統47
2.4.2聽閾特性和聽域47
2.4.3掩蔽效應48
2.4.4哈斯效應50
2.5聲音的混響50
2.5.1混響和回聲的概念50
2.5.2電子混響51
2.6分貝的概念51
2.6.1分貝定義51
2.6.2電信號的分貝值52
2.6.3聲音的分貝值52
2.7VU、PPM表與dBFS53
2.7.1VU表53
2.7.2PPM表53
2.7.3數字滿度電平54
2.8立體聲原理54
2.8.1雙耳聽覺特性54
2.8.2立體聲的概念56
2.8.3雙聲道立體聲拾音技術57
2.9音頻的數位化與編碼61
2.9.1數字音頻61
2.9.2音頻編碼壓縮66
2.10思考題68
第3章電視基礎69
3.1視覺和光學基礎69
3.1.1光的基礎69
3.1.2視覺特性71
3.1.3色度學基礎74
3.1.4顏色的度量與亮度方程76
3.2圖像特性79
3.2.1圖像的重要參數79
3.2.2矢量圖和點陣圖81
4.2.3調音台118
4.2.4錄音設備120
4.2.5監聽耳機121
4.2.6周邊設備121
4.3視頻系統123
4.3.1攝像機123
4.3.2錄像機128
4.3.3切換台128
4.4控制室和周邊系統130
4.4.1控制室130
4.4.2周邊系統131
4.5主要音視頻接插口133
4.5.13.5mm和6.35mm插頭133
4.5.2卡儂頭133
4.5.3RCA134
4.5.4BNC134
4.5.5HDMI134
4.6思考題135
第5章電視節目製作136
5.1編輯製作技術136
5.1.1線性編輯136
5.1.2非線性編輯137
5.1.3視頻切換142
5.1.4數字視頻特技144
5.1.5字幕146
5.1.6索貝4k後期製作的整體解決方案146
5.2電視節目製作方式147
5.2.1電子新聞節目採集系統(ENG)147
5.2.2現場節目製作系統(EFP)147
5.2.3電子演播室製作(ESP)148
5.3虛擬演播室149
5.3.1虛擬演播室的發展151
5.3.2虛擬演播室的分類152
5.3.3虛擬演播室的構成153
5.3.4工作原理154
5.3.5虛擬演播室關鍵技術155
5.3.6技術展望159
5.4線上圖文包裝技術159
5.4.1線上圖文包裝技術的概念159
5.4.2線上圖文包裝技術的特點159
5.4.3渲染技術161
5.4.4線上圖文包裝系統161
5.4.5線上包裝系統的套用163
5.5全媒體演播中心165
5.5.1全媒體的含義165
5.5.2全媒體演播中心的組成165
5.5.3全媒體中心的發展趨勢167
5.6思考題168
第6章電視中心播控系統169
6.1節目播控系統概述169
6.1.1播控中心的組成與結構169
6.1.2與播出的相關名詞169
6.2播控系統170
6.2.1總控系統170
6.2.2播出系統170
6.2.3軟體系統173
6.3全台網技術173
6.3.1全台網的概念173
6.3.2系統組成173
6.3.3系統匯流排架構174
6.3.4系統總體流程175
6.43G/4G直播系統176
6.4.13G/4G直播系統組成176
6.4.23G/4G播發模式177
6.4.33G/4G直播伺服器的部署方式179
6.4.44G直播技術180
6.5思考題181
9.1.2廣播電視頻段的劃分216
9.1.3廣播電視載波信息的類型217
9.1.4電波的傳播217
9.1.5無線多徑波219
9.2調製技術概述220
9.2.1模擬信號和數位訊號220
9.2.2調製的概念和意義220
9.2.3模擬調製220
9.2.4數字調製221
9.3調幅廣播222
9.3.1技術要求222
9.3.2調幅廣播發射台的組成222
9.3.3調幅發射機224
9.3.4調幅廣播的接收225
9.4調頻廣播226
9.4.1技術要求226
9.4.2調頻廣播的優點227
9.4.3立體聲廣播227
9.4.4調頻廣播發射系統的組成228
9.4.5調頻廣播的接收229
9.5廣播發射台系統的配置229
9.6音頻廣播的監控230
9.6.1總體系統架構232
9.6.2自台監測系統232
9.7數字廣播233
9.7.1數字音頻廣播制式233
9.7.2數字廣播的優勢234
9.7.3數字音頻廣播的關鍵技術234
9.7.4DAB236
9.6.5DRM238
9.7.6CDR241
9.8思考題242
第10章電視廣播傳輸與覆蓋243
10.1地面廣播電視系統243
11.2.3融合媒體平台架構281
11.2.4三微一端283
11.3NGB雲平台283
11.3.1NGB的“雲”“管”“端”284
11.3.2雲媒體284
11.3.3雲寬頻285
11.3.4雲通信286
11.3.5雲服務287
11.4物聯網與傳媒288
11.4.1物聯網的定義288
11.4.2物聯網智慧型媒體288
11.4.3媒體物聯網的技術架構288
11.4.4物聯網的核心技術289
11.4.5物聯網媒體內容服務平台290
11.5思考題290
第12章融合創新292
12.1應急廣播技術292
12.1.1國外的應急廣播292
12.1.2我國的應急廣播體系建設293
12.2廣電運營管理與信息安全295
12.2.1BOSS295
12.2.2IPCC296
12.2.3DCAS298
12.2.4廣電信息安全298
12.3NGB-W技術299
12.3.1系統架構299
12.3.2系統特點300
12.3.3套用領域301
12.4超高畫質電視和3D電視302
12.4.14k電視302
12.4.28k電視303
12.4.33D電視304
12.5大屏顯示技術308
12.5.1曲面電視308
12.5.2LED高分辨顯示309
12.5.3大屏拼接技術310
12.6無人機航拍311
12.6.1無人機的概念311
12.6.2無人機航拍飛控技術312
12.6.3航拍無人機的核心部件312
12.6.4航拍無人機的基本功能312
12.7思考題313
參考文獻3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