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創新的民國學術》是一本於2005年12月1日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融合創新的民國學術
- 作者:薛其林
- 出版時間:2005年12月1日
- 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374 頁
- ISBN:9787811130089, 7811130084
- 開本:32 開
《融合創新的民國學術》是一本於2005年12月1日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融合創新的民國學術》是一本於2005年12月1日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關於民國學術的思想理論專著,全書分為總論、分論兩大部分,內容涉及民國學術的背景分析、民國學術的特色分析、民國學術的方法論研究、...
《民國時期的學術界》是202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橋川時雄是近代日本知名的漢學家,抗日戰爭結束前在北京生活了近三十年,1920年代初在北大做旁聽生,認識了蔡元培、陳獨秀、章太炎等中國學者,聽過李大釗、胡適、黃節、魯迅等教授的課程。橋川生前最重要的事跡是主持編纂目錄學著作《續修四庫全書總...
直覺方法與民國學術 以唯物史觀為武器展開學術批評 矛盾分析方法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法 歷史與邏輯相統一方法 侯外廬 奠定學術研究的新“範式”學術方法的融合與創新 確立唯物史觀的學術指導地位 郭沫若 歷史與邏輯相統一方法的運用 論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 論唯物辯證法的諸範疇與規律 李達 唯物主義的史學方法論 新史觀與...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國學常識》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作者以淺顯流暢的筆觸,首先對國學作了概述,進而分章節對語言文字、史學、哲學、文學、自然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別和學術觀點予以介紹,並作了評述。閱讀《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國學常識》,讀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形成關於國學的較...
而就是在這樣日月無光的民國時代,卻湧現出了一批批大師,他們不但具有堅實的舊學基礎,也具備超前的新學眼光。加之前代學術的遺產,西方思想的啟發,古義今情,交相輝映,西學中學,融合創新。因此,民國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梁啓超、康有為、嚴復、王國維、魯迅、胡適、馮友蘭、余嘉錫、陳垣、錢穆、劉師培、...
《民國學術經典·中國史系列》是2009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東方出版社。內容簡介 《民國學術經典·中國史系列(套裝共11冊)》包括了:《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文化史(上)》、《中國文化史(下)》、《中國哲學史》、《中國通史要略》、《中國畫學全史》、《中國道教史》、《現代中國文學史》、《...
劉巍則對此證據進行了補充,他在《重訪廖平、康有為學術交涉公案——關於“新學偽經”說之偷意與升級版“孔子改制”論之截獲的新探》一文中對於廖平對於此事的敘述進行了細緻的總結與思考,提出了很多創新性的理解。例如,劉巍對皮錫瑞“康學出於廖”的看法提出了質疑;廖平在不同的時間點對羊城之晤以及“知聖”“辟...
《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是202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桑兵。內容簡介 晚清民國學術名家輩出,佳作如雲,既有研究還相當不夠。《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從具體歷史情境出發,關照到文本的前後左右,論述由整體而具體,從巨觀落腳細部,對於近代中國新史學、學術目前的道統與派分、社會學人類學對史學的...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新史學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新史學》是2011年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濱遜。目錄 序 譯者導言 譯者再志 一、新史學 二、歷史的歷史 三、歷史的新同盟 四、思想史的回顧 五、普通人應讀的歷史 六、羅馬的滅亡 七、一七八九年的原理 八、史光下的守舊精神 後記 ...
《民國教育學術研究》是2019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懷銀。內容簡介 教育學術就是關於教育的學問及其治學之道,以教育學術演進歷程為研究對象,旨在總結教育學術發中的歷程、問題和趨勢等。本書以時間為經,以問題為緯,敘述和分析民國時期中國教育學術界圍繞著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教育問題所進行的學術探討、...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中國近代史》是2010年1月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廷黻。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史》以恭親王奕訴及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領導的自強運動為一個近代化方案,以康有為等人領導的變法運動為第二個近代方案,以義和團運動或曰“拳匪運動”為第三個公式化方案方案……這些方案後都挫敗。於是《中國近代...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知識與文化》是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知識與文化》,本書的內容共分為三。第一編闡述知識論,第二編從文化的觀點來說明了各種理論知識之形成,最後部分專述中國思想之特徵。書後有五篇論文作為附錄,與正文內容互相對證,以期增進讀者對書中所含思想的了解。作者在書中以其深厚的國學根基...
《民國學術經典文庫·歷史類:中國民族史》是2012年05月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思勉 。編輯推薦 為了向讀書界再現民國時期中華學術的燦爛景觀,為了幫助人們深層次地思考中西文化的差異,為了能站在新的高度承繼中華文明的傳統,開啟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思想學術未來,我們隆重推出這套反映民國時期重要學術成果的大型...
目前主要關注晚清民國的政治、社會與文化,近代中日關係(以民間團體和學者為中心)等領域。尤其以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為重點。目錄 緒論 第一章近代中國的新史學及其流變 一創新與崇洋 二科學與藝術 三民史與考古 四釋古與歷史科學 五新系統的通史 六轉折與再興 七結語 第二章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 ...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是2011年7月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伯韓。內容簡介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分二十篇,其中一部分是作者曾在《通俗文化》半月刊發表過的,內容大致可分為社會、家庭、國家、民族四部分。作者試圖運用談話的形式,將此四方面的內容娓娓道來,於行文中...
首先通過對民國時期圖書館學人群體的研究,來探討圖書館職業化的轉型過程。其次通過對民國時期圖書館學學術團體與教育機構的研究,探討不同類型的機構在學術轉型中的功用。最後探討圖書館學基礎理論與套用理論從傳統向近代轉型過程中如何完成中西之間的融合,最終建立起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圖書館學學科體系。圖書目錄 緒論...
《中國民族服飾變遷融合與創新研究》是2013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夢。內容簡介 《中國民族服飾變遷融合與創新研究》作者周夢在研究中國民族服飾時,有兩個大的思考視角:“變遷”與“融合”。我們知道,廣泛意義上的中國民族服飾,包括古今的歷史民族和當代民族的服飾。周夢博士在研究中國民族服飾時,...
《民國巴蜀學術研究》是彭華創作的蜀學研究著作。作品鑑賞 《民國巴蜀學術研究》的特色之一是承繼啟新,所考察的中心時段為1912年-1949年,然而“沒有晚清,何來五四”,在新著中又出於考察的必要與寫作的需要,又“有時上溯至晚清時,有時下延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因此,從時段的設定,可以窺探出著者承繼啟新...
《中華民國史》縱向以辛亥革命為起點,至民國二十一年寧粵合作、中樞改組而止;橫向則對各時期發生之種種政治軍事事件,分別標以題目,簡述其來龍去脈。對民國政治、文化、外交之遞嬗變化,均混合記述。其關於社會經濟諸問題,亦皆擇要列入書內。書中史料,一半得之於書報記錄,一半得之於考察訪問。其文雖簡質,...
民國時期,我同出現了空前的學術繁榮,造就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學術大師,為近代中國學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華俄僑學者,在民國時期開展了非常活躍的學術活動,推動了民國學術的發展,做出了應得到肯定的學術貢獻:補充了民國時期中國俄羅斯學的研究成果,彤成了俄羅斯中國學的哈爾濱學派,...
§2. 藝術革新範疇與民國文論話語聚焦 §3. 藝術革新宗旨與民國文論話語策略 第六章:知識譜系轉換與民國文論的發展路徑 §1. 文化多樣性與民國文論發展理路 §2. 新知識傳播與民國文論發展動力 §3. 民國文論的創新性發展品格 結語:民國文論現代性價值的文化追求 附錄:§1.“民國文學”還是“現代...
《近世歐洲史》系著者於1920年至1922年在北京大學史學系講授近世歐洲史講義,大體以美國著名史學家魯濱遜與俾耳德二人所著《歐洲史大綱》第二卷為藍本,並取材於二人所著《現代歐洲史》一書。其不重過去事實,而重近世歐洲人生活狀況,所抱觀念與觀念變遷方法進行敘述和討論。內容簡介 《近世歐洲史》由嶽麓書社...
《現代學術視域中的民國經學》是萬卷樓圖書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車行健 內容簡介 傳統的經學隨著帝制時期的結束而步履蹣跚地邁入了現代社會,在接受現代學術衝擊與洗禮的過程中,經學面臨了許多的質疑與挑戰,尤其是在傳統學術體系全面地進行由古到今、由舊到新、由中到西、由傳統到現代的學術轉型中,因未能找到適切...
“學術”指中央大學的教育體制、教授群體等。“政治”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校園外部的國家政治以及國民黨派系政治,二是校園內部的政治生態。本書以1927年至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一段完整的校史為考論基礎,呈現作為民國時期知識精英的大學師生群體,是如何有意或無意地捲入中國政治的縱橫分合的,以及大學空間與近代中國...
鄭國錩院士為生命科學界、為蘭州大學留下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這個財富將會一直照耀著我們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鼓勵著我們去追求真理,鼓勵著我們去開拓創新。我們應該學習鄭國錩先生的人文風範和高尚的師德,把鄭國錩院士的精神落實在行動中,體現在行動上。(蘭州大學副校長安黎哲評)鄭先生卻從未有過“孔雀東南...
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2021年3月26日),江蘇吳江人。微生物生物化學家、遺傳學家。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畢業西南聯合大學生物系,1950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獲博士學位,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沈善炯從事抗生素和微生物生化的研究。2021年3月26日,沈善炯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
《懷舊集》是2015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柳亞子。內容簡介 民國時期雖只有短短三十幾年,卻在中國歷史上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隨著地理封閉格局的打破,社會制度的轉型,思想束縛的解放,社會的文化和學術也開始了古今中西新舊融合與創新的歷史過程,迎來一個百家爭勝、異彩紛呈的局面,直接表現便是...
“後儒學“把傳統儒學(即前儒學)從政治制度層面和宗教化傾向下剝離出來,以“新內聖,外平等” 為儒學發展的主要取向,這裡所謂的“內聖”之學,主要是繼承傳統儒學而又有創新的關於指導人生修養、提高精神生活、發揚道德價值、協調群己權界、整合天(自然)人關係等學說。《後儒學》作者蒼山牧雲安徽蚌埠人,當代...
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派發展歷史背景下,建設學派作為一股新興的學術力量開始悄然興起。它吸取各家所長,在前人學派發展的基礎上,創新學術理念,以“建設”為核心,旨在通過善意的方法論的提出,從而改良社會,提升人生,這樣一種新興的學術觀念,在如今較沉悶的學術氛圍下,顯得新鮮而有靈氣。對於建設學派的概念,...
錢煦的祖父錢鴻業,字謹庵,錢煦祖父,清監生,民國時期著名的大法官。歷任度支部主事、京師檢察廳檢察官、大理院推事、上海第一特區地方法院刑庭庭長。抗戰期間因不願與日本人合作,1941年被日本人暗殺。錢煦父親錢思亮,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後,留學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化學系,回國後,先後擔任燕京大學、西南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