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總目

蜚讀音fēi)包括蜚蠊(俗稱“蟑螂”)和地鱉(俗稱“土鱉”)。體較扁平、長橢圓形,前胸背板大,盾形,蓋住 頭部。頭後口式,即口器長在頭腹面,並指向後方。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多數複眼發達。足發達,適於疾走。前翅覆翅,後翅膜質,臀域發達,或無翅。腹部lO節,有1對多節的尾須。腹背常有臭腺,能分泌臭氣,開口於第6、7腹節的背腺最顯著。有些種類有雌雄異型現象,雄蟲有翅,雌蟲無翅或短翅。漸變態,陸生。世界已知5000多種,我國已知250餘種,分屬3科。部分種類為室內和農業害蟲,土鱉可入藥,但這些種類不及全部種類的1%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蜚蠊總目
  • :動物界
  • :螳螂
  • 分類:昆蟲
總體介紹,具體分類,螳螂目,螳[蟲脩]目,等翅目,革翅目,蛩蠊目,缺翅目,

總體介紹

屬於有翅昆蟲的一個總目

具體分類

螳螂目

頭三角形,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複眼發達,觸角絲狀,前胸長,細頸狀。前足為捕捉足,腿節和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常向腿節摺疊。足跗節5節,有爪1對,缺中墊。前翅覆翅,後翅膜質,臀域發達,扇狀,休息時疊於背上。腹部肥大,10節,雌、雄背板可見9節,腹面雌只見6節,雄可見9節。產卵器不突出,尾須短。 產卵於泡沫狀分泌物硬化而成的卵鞘中,古稱“桑螵蛸”並作中藥。漸變態。捕食性。缺食時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現象。除極寒地帶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1585種左右,分屬3科。我國已知1科約51種。

螳[蟲脩]目

2002年命名的新目,也稱螳螂竹節蟲目。體成圓柱形。下口式,觸角絲狀。無翅。跗節5節。尾須短,1節。漸變態,卵產於卵囊中。捕食性。現已知3科12屬總計15種,其中有2個為化石種。螳[蟲脩]目和螳螂目為姊妹群,它們作為一支,與[蟲脩]目有著共同祖先。

等翅目

通稱白蟻。口器咀嚼式,觸角念珠狀。有翅成蟲2對翅狹長,膜質,前後翅質地、大小、形狀及脈序均相同,故名。翅飛行一次後即脫落。跗節4或5節,有2爪。腹部10節,第1腹板退化,尾須短,1~8節。漸變態。多型性社會性昆蟲。有些種類對建築物和堤壩有極大破壞性。世界已知5000餘種,我國250餘種,分屬3科。

革翅目

通稱蠼螋。體長而扁平。有複眼。頭前口式,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前翅短,革質,末端平截,後翅寬大,靜止時縱橫褶於前翅下,很少飛翔;或無翅。第3、4節的腺褶可分泌臭氣。尾須堅硬,鉗狀,不分節。漸變態。雜食,夜行性。雌蟲有護卵育幼習性。已知約1900種,分屬7科,中國已知220餘種。多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溫帶較少

蛩蠊目

(蛩讀音qióng)體細長。無翅。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複眼小。尾須長。漸變態。雜食性。蛩蠊是活化石,是現存孓遺類群。分布區窄,僅限於北美落基山脈及亞洲東部和西伯利亞南部海拔1500~3000米高山地帶,居於石塊和倒木下以及土中。已知僅1科4屬29種(亞種),我國於1986年在長白山2000米山地首次發現此目昆蟲,並被命為中華蛩蠊Calloision siensis Wang,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缺翅目

該目1913年命名,由於最初發現的種類都是無翅型,故命名為缺翅目,但後來也發現有翅型種類。為一類原始的稀有昆蟲。體長很少超過3~4毫米。口器咀嚼式,觸角念珠狀,頭大。常無翅,有翅型的翅狹長,膜質,翅脈簡單。腹部10節,尾須短而不分節。雌蟲無產卵器。漸變態。群居,幼蟲和成蟲通常集聚在一起。多生活在常綠闊葉林內,在倒木、折木的樹皮下。已知1科1屬29種,多數分布在近赤道兩旁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2種,即中華缺翅蟲Zorotypus sinensis和墨脫缺翅蟲Zorotypus medoensis,分別於1973和1974年在西藏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