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

有兩個讀音和釋義:動詞zhē指刺痛、刺傷;名詞zhé指腔腸動物,即“水母”,俗稱“海蜇”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讀音:zhēzhé
  • 屬性:動詞名詞
  • 解釋:刺痛、刺傷  水母
動詞解釋,名詞解釋,古籍解釋,

動詞解釋

蜇——zhē一聲蟲字底
<動>
蜂,蠍子等用毒刺叮咬人 [sting]
苦鹹酸辛,雖蜇吻裂鼻,縮舍澀齒,而鹹有篤好之者。——唐·柳宗元《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
又如:蜇殺(毒蟲叮咬致死);蠍子蜇人蜇螫(毒蛇咬)
刺痛;刺傷 [stab]
鄉豪取而嘗之,蜇於口,慘於腹。——《列子》
又如:切洋蔥蜇眼睛;蜇鼻(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
折磨;毒害;苦楚 [rack;torment;torture;suffering]
如來!我師徒受了萬蜇千魔,自東土拜到此處,蒙如來吩咐傳經。——明·吳承恩《西遊記》
另見zhé

名詞解釋

蜇——zhé
<名>
腔腸動物。即“水母”。俗稱“海蜇” [jellyfish]。身體作半球形,上面有傘狀部分,俗稱“海蜇皮”。下面有口腔八條,俗稱“海蜇頭”。可食。如:海蜇;蜇花(指海蜇腹下的眾多的腳)
另見zh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陟列切,音哲。《玉篇》蟲螫也。《柳宗元·題毛穎傳後》蜇吻裂鼻。
江蜇。詳蜥字注。 《玉篇》又作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