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陰鏗詩作)

蜀道難(陰鏗詩作)

這首《蜀道難》是南朝梁陳間詩人陰鏗的詩作。此詩共八句四十字,詩的前兩句雖身居高位,但卻不畏懼蜀道的艱難險峻;中間四句重點描述了踏足蜀道所要經歷的危險狀況,不僅有終年不化的積雪,棧道還多次被戰火燒毀,再加上道路的曲折,形象地勾勒出行經蜀道的困難,從而在後面兩句點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位居高位的王尊卻不害怕,頌揚了王尊不畏艱難的精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蜀道難
  • 創作年代:南朝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陰鏗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蜀道難
王尊⑵奉漢朝,靈關⑶不憚遙。
高岷長有雪,陰棧屢經燒。
輪摧九折路⑷,騎阻七星橋。
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

注釋譯文

注釋

⑴《蜀道難》: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瑟調曲》中的調名,內容多寫蜀道的艱險。今存《蜀道難》詩除李白之外,尚有梁簡文帝二首,劉孝威二首,陰鏗一首,唐張文琮一首。
⑵王尊:漢朝涿郡人,字子贛。幼年喪父,為人牧羊,後以郡文學官為師,升為虢縣令,又提拔為安定太守,捕東地方豪強張輔等,聲威大振,不久再提拔為益州刺史。
⑶靈關:劍閣附近靈官峽。近代有描寫修寶成線《夜走靈官峽》。
⑷九折路:即今四川滎經縣西邛郲山,山路險阻回曲,須九折乃得上,故名九折路。相傳,漢朝王陽為益州刺史的時候護送母親靈樞路過此地,怕出意外,託病辭官。王尊行至這裡,聽說前刺史王陽畏懼道路的險峻而不敢前進,乃大聲吆喝駕馬者說:“前進吧,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後人為紀念忠臣王尊,修建了一座“叱馭橋”。

譯文

王尊為官尊奉漢朝,
絲毫不懼怕靈官峽的險峻。
高高的岷山上終年積雪不化,
陰森的棧道多次被戰火燒毀。
車輪在九轉曲折的山路上被摧毀,
一行車騎在七星橋上受阻。
蜀道是如此的艱難險阻,
難道還去要什麼功名嗎?

作者簡介

陰鏗,南朝梁陳間詩人。字子堅,生卒年不詳。祖籍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其高祖陰襲於晉末隨南朝宋武帝劉裕南遷,定居南平(今湖北荊州),四代後生陰鏗。陰鏗約在公元540~547年(大同六年至太清元年)期間,為湘東王蕭繹法曹行參軍。侯景之亂時,他曾被叛軍擒獲,遇救逃免。天嘉(陳文帝年號,560~566)年間,曾為始興王陳伯茂中錄事參軍。侯安都為征北大將軍,於宅中招集文士賦詩,陰鏗亦為座上客之一。經過徐陵的推薦,陳文帝即日召見,命作《新成安樂宮詩》,頗受讚賞。累遷招遠將軍、晉陵太守,後為員外散騎常侍,卒。陰鏗工五言詩,長於描寫山水,風格清新流麗,與何遜相近,世稱“陰何”。今僅存詩30多首,有《陰常詩集》。
陰鏗像陰鏗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