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學(以蘇洵、蘇軾和蘇轍為主要代表的宋代儒家重要派別及其學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以蘇洵、蘇軾和蘇轍為主要代表的宋代儒家重要派別及其學說。蘇氏父子是四川眉山人,故稱蜀學。蜀學學派活動於北宋中後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蜀學
  • 定義:以蘇洵、蘇軾和蘇轍為主要代表的宋代儒家重要派別及其學說
  • 類型:學說
背景介,歷史意義,

背景介

蜀學的特點是駁雜不純。《宋元學案·荊公新學略序錄》評論蘇洵思想時云:“蘇氏出於縱橫之學亦雜於禪。”蘇軾、蘇轍融儒、釋、道為一爐的思想傾向更為明顯。
哲學上蜀學以道為最高範疇,認為道不可言,不可見,“故借陰陽以言之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東坡易傳》卷七)。陰陽亦不可見,不可言,“雖有婁、曠之聰明,未有得其仿佛者也”(同上)。陰陽交然後生物,其始為水。蘇氏以道為萬物本根,但由於他們以虛無為道,道生萬物因而也就是自無至有的過程,“至虛極於無,至實極於有。無為大始,有為成物”(同上)。“古者,物之所從生也,有者物之今,則無者物之古也”(蘇轍:《老子解》)。
在心性問題上,蘇氏亦受佛、老思想影響。蘇軾認為,性亦不可見、不可言。無論是日修其善而消其不善,還是日修其不善而消其善,最後總有“不可得而消者”,這既不能增加又不能減少、恆定不變的東西就是性。蘇轍則直接以佛教禪宗思想詮釋《中庸》的中、和,未發、已發,亦即性、情。他說,“中者,佛性之異名;而和者,六度萬行之總目也。”“六祖所云:‘不思善,不思惡’,即喜怒哀樂之未發也。”(《老子解》)總之,蜀學在天道、人性等儒學根本問題上都“欲以虛無寂滅之學揣摹而言之”。
蜀學混淆儒、釋、道三家界限還表現在:他們認為,孔子以仁義禮樂治天下,而老子棄絕仁義禮樂,實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不同的只是治世的方法。孔子是“示人以器而晦其道”,因為道太玄妙,示人就道,反而會使人迷惑不解;而老子則“老於明道,而急於開人心”(《東坡易解》)。蘇氏不僅割裂道器,也混淆了孔、老之道。
在政治上,蜀學的代表人物對北宋社會弊端叢生感到不滿,對北宋的積貧、積弱的局面感到憂慮,主張改革。但對王安石領導的熙寧變法採取抵制態度。蘇軾曾上書宋神宗說:“國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淺深,不在乎強與弱;歷數之所以長短者,在風俗之厚薄,不在乎富與貴。”他以正人心、淳風俗反對王安石旨在富國強兵的改革,但對後來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盡廢新法的做法也加以反對。

歷史意義

蘇氏父子文學成就高於其學術成就,三人皆從“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蘇軾文學成就尤高,其詩、詞、散文在中國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對有宋一代的文學發生重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