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陵(蛤蟆陵)

下馬陵

蛤蟆陵一般指本詞條

下馬陵,又稱蝦蟆陵、蛤蟆陵,因大儒董仲舒的墓在此地、百官路過此處營下馬而得名。

下馬陵的地理位置有兩種說法,一說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學校園東南區域胭脂坡東端,另一說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城牆內和平門文昌門之間順城巷下馬陵街1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馬陵
  • 地理位置:說法一:陝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學校園東南區域胭脂坡東端
    說法二: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城牆內和平門文昌門之間順城巷下馬陵街1號
  • 別名:蝦蟆陵、蛤蟆陵
名稱由來,發展歷史,地理環境,位置爭議,相關詩作,

名稱由來

傳說一天漢武帝出城狩獵,路經董仲舒墓時,出於對一代鴻儒的愛戴與尊敬,還離墓園有三十丈時,漢武帝就翻身下馬,淨心淨手,步履而過。隨行的大臣和護駕也都跟著漢武帝步行而過。從此,董仲舒墓園周圍的這塊土地,就被人們稱作“下馬陵”。並且形成了一種制度:凡過往的官員、儒生,一律在三十丈之外,下馬步行而過。在陝西方言中,“下馬”和“蝦蟆”諧音,因此下馬陵又名蝦蟆陵。

發展歷史

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縣黃家鼎把下馬陵重加修葺,並在門前刻石“下馬陵”,將今和平門附近這條街巷改稱下馬陵街。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陝西巡撫畢沅又為下馬陵再次題碑刻石,於是,《關中勝跡圖志》和各種清代方誌也紛紛聲稱下馬陵在城內胭脂坡下。
1956年8月,陝西省人民政府將城內下馬陵定為陝西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政府曾撥款全面修葺。
1998年10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學在修建浴池時,發現一座磚砌古墓。其墓坐北朝南,地表至墓室深9.24米,墓室南北進深6.3米,東西2.32米,高約2.7米。按形制為一中型漢墓;按方位,與老農回憶的大冢,校址圖上的土包完全重合。這一重合點正位於常樂坊內十字街之東沿,這與《長安志》的記載亦相吻合,故認定為白居易詩中及歷代文獻記載中的蝦蟆陵遺址。
下馬陵
1988年交大校內古墓挖掘現場

地理環境

下馬陵街全長約850米,東起和平門,西至文昌門。街東段原為隋唐長安外郭崇仁坊西南隅南順坊牆街和坊西與皇城間百餘米街寬;西段原為隋唐長安皇城東南隅順城街。明初西安城以原唐皇城為基礎向東拓築後,下馬陵街始為府城內南順城街。
下馬陵街1號的下馬陵位於一個干休所院內,有一座古典民居式門樓,右側牆上嵌著一塊文物保護碑,有“1956年國家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及“董仲舒墓”等字樣。院內是一座仿古建築,按記載為董子祠。祠後,是一座青石壘起的土堆,前面豎著一塊被玻璃罩著的碑,旁邊還散落堆放著一些殘碑。土堆後面,有一座仿古亭。

位置爭議

今人大多認為在和平門東西安城牆內側,甚至包括一些著作也有此說。然而,據宋代宋敏求的《長安志》卷九載:“(常樂)坊內街之東有大冢,俗誤以為董仲舒墓,亦呼為蝦蟆陵”。卷十一又曰:“蝦蟆陵在(萬年)縣南六里”。宋程大昌的《雍錄》、宋呂大防的《長安城圖》、元李好文的《長安志圖》均將蝦蟆陵(下馬陵)標在興慶宮之南。元人駱天驤的《類編長安志》卷八云:“本下馬陵。新說曰:興慶池南姻脂坡(今沙坡)大道東有蝦蟆陵。”
又據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七言詩《琵琶行》中“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句分析,詩人與琵琶女曾為近鄰,均住常樂坊。再據五十年代交通大學校址地形圖,在校園東南區高坡之巔有一圓形高地,其海撥高度為437.96米。另據沙坡村幾位老農回憶:今通奇科技發展公司正西坡上曾有一大冢。經測距其位置與地形圖上高地之點正相重合。這一古址位於今交大醫院南側網球場西南角處。經反覆推算查證:這一大冢正位於唐代常樂坊內十字街之東沿,與《長安志》記載相吻合。此亦當為歷代文獻記載中之蝦蟆陵遺址。
下馬陵(蛤蟆陵)
蝦蟆陵

相關詩作

琵琶行
唐代:白居易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宋代:蘇舜欽
下馬陵頭草色春,我一懷古一沾巾。
陵邊又有累累冢,應是當年取酒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