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得水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iāo lóng dé shuǐ,意思是蛟龍欣逢雨水。喻指君主得民心;英雄逢時大有憑藉、施展之機。
傳說蛟龍得水後就能興雲作雨飛騰升天。原比喻人主得民心,即能成其威望,有所作為。後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
主謂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正音:蛟,不能讀作“jiǎo”;得,不能讀作“kě”。
成語辨形:蛟,不能寫作“狡”。
北魏時期,朝廷決定南征,急需將才,尚書李沖受命挑選將領,小官吏楊大眼要求率軍出征。李沖認為他的資歷不夠,楊大眼當眾表演自己捷走如飛,他的武藝高強征服了李沖,當即任命他為主帥,取得了很大的勝利,讓他蛟龍得水。
1、蛟龍得到了水,就能興雲作霧,騰躍太空。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
《管子·形勢》: “人主待得民,而後成其威,故曰: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
《魏書·楊大眼傳》:“ 李沖 典選征官, 楊大眼 往求,弗許。 大眼 出一技,見者驚嘆, 沖 遂用為軍主。 大眼 顧謂同僚曰:‘吾之今日,所謂蛟龍得水之秋,自此一舉,不復與諸君齊列矣。’”
唐 李商隱《代李玄為東兆公祭蕭侍郎文》:“及春闈獻藝,會府試才,騏驥出塵,蛟龍得水。”
2、比喻解除困厄。
《封神演義》第二十回:“ 西伯 誇官先飲宴,蛟龍得水離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