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聲十里出山泉

蛙聲十里出山泉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齊白石九十一歲時,為中國文學家老舍畫的一張水墨畫。齊白石用焦墨畫了兩壁山澗,中間是湍急的急流,遠方用石青點了幾個山頭,水中畫了六個順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媽媽在山的那頭呢,蛙聲順著山澗飄出了十里。

《蛙聲十里出山泉》後來收入《齊白石全集》中,且印成了郵票。成為齊白石的代表作之一,名揚海內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蛙聲十里出山泉
  • 創作者齊白石
  • 類型水墨畫
  • 尺寸:縱129厘米,橫34厘米
  • 材質:紙本
  • 創作時間:1951年
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1951年夏天,老舍到齊白石家做客,老舍從案頭拿起一本書,隨手翻到清代詩人查慎行一首詩《次實君溪邊步月韻》,有意從詩中選取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請齊白石用畫去表現聽覺器官感受到的東西。齊白石經過幾天的認真思考,根據老舍寫給齊白石的信件內容(蛙聲十里出山泉,蝌斗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的“出山泉”三字得到了啟示,就在“泉”上作文章。齊白石憑藉幾十年的藝術修養,對藝術的真知灼見,經過深思熟慮,畫成了《蛙聲十里出山泉》

作品鑑賞

齊白石把“蛙聲”這一可聞而不可視的特定現象,通過筆墨表現出來。畫面上沒有蛙,而有如聞蛙聲之感,這是絕妙之至的構思。在四尺長的立軸上,用簡略的筆墨在一遠山的映襯下,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急流,六隻蝌蚪在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蝌蚪們不知道已離開了青蛙媽媽,還活潑地戲水玩耍。人們見到搖頭擺尾活靈活現的蝌蚪遊蕩在溪水的源頭,自然會想到蛙和蛙的叫聲。可以從稚嫩的蝌蚪聯想到畫外的蛙媽媽,因為失去蝌蚪,蛙媽媽還在大聲鳴叫,似乎那蛙聲隨著水聲由遠而近。雖然畫面上不見一隻青蛙,都使人隱隱如聞遠處的蛙聲正和著奔騰的泉水聲,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章,連成蛙聲一片的效果。真是畫中有畫,畫外還有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聲情並茂,惜墨如金,使人產生無盡聯想!
《蛙聲十里出山泉》全圖《蛙聲十里出山泉》全圖
該畫不是直接去描寫那些鼓腮鳴叫的青蛙,在對‘遠山’、‘山澗’、‘急流’、‘蝌蚪’的處理上,齊白石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駕馭得遊刃有餘。由於齊白石對‘時’、‘空’領域的熟練掌握,才在畫面上表現那樣勝似閒庭信步。”在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中,詩情畫意榫鑿相吻,水乳交融,充滿了濃郁的藝術魅力。

作品評價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齊白石的一幅重要作品,僅這幅畫的創作就非同一般。它是一個文學家和一個書畫家在藝術領域對高層次藝術理論的共同探討。
齊白石用高超的技法展現了一幅精彩絕倫的視覺與聽覺雙重享受的畫作。
齊白石肖像齊白石肖像
《蛙聲十里出山泉》並沒有蛙,只有蝌蚪,讓人聯想到蝌蚪長成青蛙的樣子。這幅畫從簡單的二維空間跨越到了四維空間,蝌蚪長成青蛙,是質的變化,
齊白石以詩人的素養、畫家的天才、文人的氣質創造了如此優美的意境,把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準確地表現了詩中的內涵,達到了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高境界。

作者簡介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湖南湘潭人,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早年曾做過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無論是花鳥、蟲魚、山水、人物,齊白石都勇於嘗試,其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他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主要人物畫有《抱琴仕女圖》《農耕圖》《五柳先生像》《西施浣紗圖》《魚釣圖》《鐘馗醉酒》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