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環境暴露

蛔蟲的分布呈世界性,尤其在在溫暖、潮濕和衛生條件差的地區,人群感染較為普遍。蛔蟲的幼蟲和成蟲對宿主均有致病作用。幼蟲主要表現在體內移行過程中造成組織損傷和超敏反應。成蟲對人體的損害則包括奪取營養、機械性損傷腸黏膜,以及引起超敏反應和併發症等。

傳播途徑及人體暴露,傳播途徑,人體暴露,健康防治及處理措施,健康效應,預防與控制,

傳播途徑及人體暴露

傳播途徑

人因接觸被蟲卵污染的泥土、蔬菜,經口吞入附在手指上的感染期卵;或者食用被蟲卵污染的生菜、泡菜和瓜果等而受到感染。曾有人群因生食帶有感染期卵的甘薯、胡蘿蔔及醃菜後,在一個地區引起暴發性蛔蟲性哮喘的報導;也曾有因食用在乾糞坑埋藏過又未經清洗的甘蔗而致由幼蟲引起數十例過敏性肺炎的報告。人群感染蛔蟲的季節與當地氣候、生產活動等因素有關,一般認為,主要在春、夏季節。另外,蛔蟲的普遍感染與廣泛流行,還與經濟條件、生產方式、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和衛生習慣等社會因素有密切關係。因此,發展經濟、提高文化水平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會使人群蛔蟲的感染率大為降低。

人體暴露

蛔蟲的幼蟲和成蟲對宿主均有致病作用。幼蟲主要表現在體內移行過程中造成組織損傷和超敏反應。成蟲對人體的損害則包括奪取營養、機械性損傷腸黏膜,以及引起超敏反應和併發症等。

健康防治及處理措施

健康效應

幼蟲的致病作用
幼蟲在組織器官移行和蛻皮過程中,釋放的免疫原性物質,可造成組織損傷、引起宿主局部和全身超敏反應,表現為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IgE含量升高。在肝、肺組織內幼蟲周圍可出現以嗜酸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進而轉變為由組織細胞、上皮樣細胞與巨噬細胞構成的肉芽腫。病變以肺部尤為明顯,重度感染時,肺部可出現出血、水腫,支氣管擴張及黏液分泌增加等。患者可有咳嗽、咳痰、咯血、哮喘、發熱、蕁麻疹等症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達15%~65%。X線檢查,可見典型的浸潤性病變,病灶常有遊走現象,並多在1~2周內自行消散。這種單純的肺部炎性細胞浸潤及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表現,稱肺蛔蟲症,又稱Loeffler綜合徵。當重度感染時,幼蟲尚可通過肺部毛細血管、左心,進入體循環,侵入腦、肝、脾、腎和甲狀腺等器官,引起相應器官的病理改變的臨床症狀。
成蟲的致病作用
(1)引起營養不良。成蟲寄生於小腸,以腸腔內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為養料,奪取宿主營養,並損傷腸黏膜,是消化和吸收功能發生障礙(影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吸收)導致營養不良。重度感染的兒童可影響發育。
(2)損傷腸黏膜。蛔蟲齒唇可咬傷腸黏膜並引起炎症性病變。患者常出現間歇性臍周疼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狀。少數病人有腹部絞痛。
(3)超敏反應。蛔蟲的分泌物、代謝產物及死亡蟲體的分解產物均可誘發Ⅰ型超敏反應,表現為蕁麻疹、發熱、皮膚瘙癢、哮喘、結膜炎、血管神經性水腫、腹脹、腹痛腹瀉、夜驚、磨牙等。
(4)併發症。蛔蟲有鑽孔習性,當寄生環境發生變化時(如發熱、胃腸病變、食入過多辛辣食物、使用麻醉劑或驅蟲不當等),可刺激蟲體鑽入開口於腸腔的其他器官,引起膽蛔蟲症、闌尾炎、胰腺炎;若蟲體扭結成團阻塞腸道,可引起腸梗阻;有時蟲體可經腸管手術後的縫合處或其他腸壁病變部位鑽入腹腔,造成腸穿孔或腹膜炎。臨床上常見的併發症有腸梗阻、膽道蛔蟲症、膽石症、胰腺蛔蟲症、肝蛔蟲症、蛔蟲性闌尾炎、腸穿孔和腹膜炎等。
極少情況下,蛔蟲可竄入腦、眼、耳、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胸腔、心血管、脾、胃、泌尿生殖系統等均可引起相應病變。蛔蟲卵在組織中可形成肉芽腫損害。

預防與控制

對蛔蟲病的防治,應採取綜合性措施。包括查治病人和帶蟲者,處理糞便、管好水源和預防感染幾個方面。加強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生食未洗淨的蔬菜及瓜果,不飲生水,防止食入蛔蟲卵,減少感染機會。使用無害化人糞做肥料,防止糞便污染環境是切斷蛔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糞做肥料的地區,可採用五格三池貯糞法,使糞便中蟲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於糞水中游離氨的作用和厭氧發酵,蟲卵可被殺滅,同時也會增加肥效。利用沼氣池發酵,既可解決農戶照明、煮飯,又有利糞便無害化處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糞渣。此時,絕大部分蟲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人糞做肥料的地區,可採用泥封堆肥法,3d後,糞堆內溫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殺死蛔蟲卵。對病人和帶蟲者進行驅蟲治療,是控制傳染源的重要措施。驅蟲治療既可降低感染率,減少傳染源,又可改善兒童的健康狀況。驅蟲時間宜在感染高峰之後的秋、冬季節,學齡兒童可採用集體服藥。由於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個月驅蟲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