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水解酶法

蛋白水解酶法

催化多肽或蛋白質水解的酶的統稱,簡稱蛋白酶。廣泛分部於動物、植物以及細菌當中,種類繁多,在動物的消化道以及體內各種細胞的溶酶體內含量尤為豐富。蛋白酶對機體的新陳代謝以及生物調控起重要作用。分子量一般在2--3萬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蛋白水解酶法
  • 外文名:the Method of Proteolytic enzyme
  • 含義:催化多肽或蛋白質水解的酶的方法
作用原理,方法內容,性質分類,絲氨酸蛋白酶,金屬蛋白酶,交叉配合實驗,備註,

作用原理

生物效應是瞬時的 通過對體內活性蛋白前體的激活而迅速表現出活性。因為無需通過基因複製轉錄及表達等複雜的過程,所以能迅速對外界信號作出反應。此外這種反應又是定向而不可逆的,不同於體內其他一些酶的生物調控機制,例如一些磷酸化激酶,通過對蛋白質的磷酸化及去磷酸化使產生變構效應,從而進行可逆的生物調控。
以級聯反應的方式表達 即在第一級反應中被激活的蛋白質,本身就是催化下一級反應的蛋白酶,這樣就起著逐級放大的作用。例 2如一分子酶即使以很低的水平催化1000個分子底物反應,經兩級催化反應後就放大了100萬倍,因而機體對微弱的外界信號也能產生很強的生物效應。
蛋白水解酶法
存在正負反饋系統 從而使整個多級反應體系處於最佳狀態,例如在血凝過程中被激活的凝血酶既能催化血纖維蛋白原使之轉變為血纖維蛋白,又能激活凝血因子Ⅷ及Ⅴ,後者又進一步促進凝血酶原的激活,這是正反饋,但凝血酶又能自身降解凝血酶原,使之不能再被激活,這是負反饋。
在催化同一活性蛋白前體時有時能產生兩種或兩種 以上生物功能各不相同的組分 例如促腎上腺激素、β-促脂肪激素及內啡肽都由同一前體蛋白水解產生。
參與生物調控的蛋白酶有時可通過兩種不同途徑產生同一生理效應,彼此間起到一定的互補作用。例如凝血反應中既有血液中的內源性激活系統,又有組織中的外源性激活系統,兩者最後都通過凝血因子X使凝血酶原激活。
在蛋白酶所參與的一些重要生物調控體系中幾乎毫無例外都有相應的蛋白酶抑制劑存在。若在某些體系中蛋白酶與其相應抑制劑的平衡失調,就會引起病變。例如先天性靜脈血栓和血管神經性浮腫往往是與體內缺乏相應的抗凝血酶抑制劑Ⅲ及補體C1抑制劑有關。

方法內容

(1)酶一步法:在血清與洗滌紅細胞的混合液中直接加入1%酶液,置37℃水浴溫育30min,以3000r/min離心15s,觀察凝集反應。

蛋白水解酶法
此法簡便、快速,適用於交叉配合試驗、抗體篩選及鑑定。
(2)酶二步法:在1份洗滌過的壓積紅細胞中,加1份1%酶液,置入37℃水浴溫育10min。用生理鹽水洗滌酶處理過的紅細胞3次,配成2%~5%紅細胞懸液,取其2滴,加血清1滴置入37℃溫育15min,以3000r/min離心15s,觀察凝集反應。
二步法的敏感度比一步法高,對某些抗體或抗原的檢測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性質分類

根據各種蛋白酶活性部位的性質可分之為四大類:

絲氨酸蛋白酶

其活性中心除絲氨酸外還包括組氨酸和天冬氨酸殘基,如胰臟所分泌的各種內肽酶和與凝血、溶血纖維、補體系統有關的各種蛋白酶。

金屬蛋白酶

其活性中心除金屬離子外還需有其他胺基酸殘基參與,如胰臟羧肽酶A的活性中心包括鋅離子(Zn2+) 及谷氨酸酪氨酸殘基。多數外肽酶及某些細菌蛋白酶往往屬於這一類。
各種蛋白酶除需有參與催化肽鍵水解的基團外,還需有一定的與底物相結合的部位,由於這些部位的不同,從而決定了各種蛋白酶的不同專一性

交叉配合實驗

取試管4支,分別標明主管、次管、陰性對照、陽性對照。

蛋白水解酶法
主管加受血者血清、供血者5%的洗滌紅細胞鹽水懸液及酶液各1滴混合;次管中加供血者血清、受血者5%的洗滌紅細胞懸液及酶液各1滴混合,置37℃水浴中20~60min後觀察結果。以AB型血清加O型Rho(D)陽性紅細胞作陰性對照;以抗Rho(D)試劑加O型Rho(D)陽性紅細胞作陽性對照。
結果判讀:先看陰性對照為陰性,陽性對照為陽性(有凝集),再看主、次管,先眼觀後鏡檢,方法同Rh血型鑑定酶介質法。

備註

蛋白水解酶包括木瓜酶、鳳梨酶、無花果酶、胰蛋白酶等。有些不完全抗體,只能用蛋白水解酶方法才能檢測出來。因此,必要時要加用此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