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蟲子學名麗斑麻蜥(Eremias argus)是中國長江以北最常見的一種小型蜥蜴,俗名蛇蟲子。蛇蟲子在形態上的明顯特點是背部具有眼斑,斑心黃色,周圍棕黑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蛇蟲子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爬行綱
- 亞目:有鱗目
- 科:蜥蜴科
- 屬:麻蜥屬
目錄,1分類和分布,2形態特徵,3種群分布,4生活習性,棲息環境與活動,捕食行為和食性,繁殖,越冬,5表型變異編輯,
目錄
1分類和分布
2形態特徵
3種群分布
4生活習性
▪ 棲息環境與活動
▪ 捕食行為和食性
▪ 繁殖
▪ 越冬
5表型變異
1分類和分布
迄今為止,全世界已發現的麻蜥約有50種左右。我國現有9種,其中以麗斑麻蜥最為多見。該種的模式標本采於山東煙臺。近年有人又麗斑麻蜥將分布於我國的麗斑麻蜥分為二個亞種,即指名亞種(E.a.argus)和北方亞種(E.a.barbouri)。
2形態特徵
麗斑麻蜥在形態上的明顯特點是背部具有眼斑,斑心黃色,周圍棕黑色。希臘文Argus的原意是具有百個閃光眼睛的巨人,即是形容麻蜥體背的眼形斑點。北方亞種背斑之間聯有黑色橫條,這是它區別於指名亞種的主要特徵。麗斑麻蜥體型較小。1985年10月7日,我們測量了捕自我門本地的 45隻雌體和 39隻雄體,其雌體的體長(從吻端至肛門)平均為48.8(27—64.6)毫米,尾長(從肛門到尾末端)平均為 57. 2( 32. 5—73. 9)毫米,體重平均為 3. 28(1.2—7.3)克;雄體的體長平均為48.17(31—62. 5)毫米,尾長平均為 62.61(34.5—86. 5)毫米,體重平均為3.36(0.9—7.0)克。麗斑麻蜥吻較窄,吻端純圓;耳孔橢圓形;鼓膜裸露;頭背具對稱大鱗;額鱗成盾形;頂鱗後緣齊平,略成方形;頰鱗2枚,前小後大;有兩枚大的眶上鱗。頸、軀幹、四肢背面粒鱗;肩前方兩側和腹面有一明顯皮膚皺褶形成的領圍;腹鱗較大,平滑,略近方形;尾部有窄長凌鱗排列成環;四肢均具五指、趾,有爪。雌蜥背面色較灰黃,斑紋較暗淡,腹面及四肢內側灰黃白色;雄蜥體色較鮮艷,背面青褐色,眼斑黃心圍以黑圈十分醒目。腹面和四肢內側常有鮮艷的紅暈,尾顯著長於雌蜥。
3種群分布
4生活習性
棲息環境與活動
麗斑麻蜥的棲息場所極為廣泛,不僅活動於農田、山野、草叢、灌木叢等平原和丘陵地區,亦能活動于山上,我們曾在安徽的大別山、山東的泰山、江蘇的雲台山多次見到它們的蹤跡。麗斑麻蜥一般喜歡生活於溫暖、乾燥、陽光充足的砂土地環境中。到了秋季,田邊、路旁、耕翻地及草叢間更為多見,1985年我們在徐州近郊的九里山飛機場周圍的耕翻田邊作過數量統計,直線步行,每人1小時能見到45隻左右。 麗斑麻蜥(3張)麗斑麻蜥是一種晝行性動物,喜歡在晴天外出活動,陰天少見,雨天不外出活動。每天活動的時間與季節有關,據我們秋季的觀察,其活動時間大約是上午 9時到下午4時,中午 12時到下午2時活動頻次減少(此時地面溫度可達35℃以上)。行動迅速敏捷,有人作過測定,1秒鐘可跑1—1.5米。蜥蜴的爬行為時行時上的間歇急行方式。活動中的麗斑麻蜥對周圍環境中的動靜極為敏感,反應敏銳,一遇危險即迅速逃入洞穴或草叢中。被追趕中的個體,如一時無掩體之處,能突然停上,調轉方向,再行前進。捕捉時只要不捉住其尾,一般不會發生斷尾。
捕食行為和食性
麗斑麻蜥行動敏捷,攻擊力強,當它門發現獵物時即迅速的疾行猛衝。如獵物較大,則先咬一口,退回來,再衝上去咬一口,再退回來,如此反覆數次,方才吞食。小型獵物可一次捕食。據胃檢及平時的觀察發現,它們可捕食百餘種動物。包括昆蟲綱、蛛形綱、甲殼綱、多足綱等,其中麗斑麻蜥以昆蟲綱的動物最多。在農田中對蚱蜢、粘蟲、地老虎、螻蛄、金針蟲、擬地甲、葉蟬等農業害蟲有很強的捕食能力。它們的捕食同環境和季節有一定關係,溫度低,濕度大,捕食頻次較低,反之則高。在夏熟作物收穫以前,它們主要捕食螻蛄、金龜子和金針蟲等鞘翅目昆蟲,以及粘蟲、地老虎等鱗翅目昆蟲。8月下旬後主要捕食粘蟲、葉蟬類、蟋蟀、蚱蜢等。它們的捕食活動距所棲息的洞穴、草叢或灌木叢很近,一般不超過5米範圍。
繁殖
江蘇北部和山東等地,5—7月是麗斑麻蜥的繁殖期。5月中旬即能在野外見到它們的交尾。交尾時雌雄雙方彼此咬住對方的尾部末端,轉圈奔跑,有時雌體可彎成弧形,並咬住雄體腹面的中後部,交尾的持續時間可達半小時左右。交尾時即使用石塊、木棒等物進行機械刺激,雌雄個體均不受驚,交尾後雌體先行爬走。6月上、中旬即可產卵,卵產於地面的自然洞穴或石縫中,每次產卵6—8枚,白色橢圓形,外被革質膜,卵的大小平均為12.3×6.2毫米,靠環境溫度孵出小蜥蜴,最早的幼體出現於7月。
越冬
麗斑麻蜥屬外溫動物,每到秋末冬初氣溫降低,外界食物缺乏時,即進行冬眠此時不食不動,呈麻木狀態。我們本地的麗麻蜥進入冬眠的時間為 10月底。如1985年10月26日野外尚能見到活動個體(當天上午11時的氣溫為20℃),而同年11月1日在兩小時的野外觀察中沒有再發現活動個體(當天下午時的地面溫度為 21℃,氣溫為 19℃)。解除的時間是在翌年的3月下旬,1986年3月20日已在野外捕到麗斑麻蜥。它們的越冬地點一般是在田間或田邊的土洞、石洞或樹根洞內,1985年11月15日我們還在田間的麥殼堆下發現兩隻越冬的麗斑麻蜥,麥殼堆的最深處為13厘米,最淺為3厘米。為了解麗斑麻蜥的耐飢能力,我們於1985年10月 7日將從野外捕回的個體中隨機取出5隻,逐一編號、稱量,然後分引放入標本瓶內進行耐飢試驗,瓶口用紗布紮好,以防逸逃。這5隻個體到1986年5月9日還有3隻是活的,直到6月7日尚有一隻(5號)個體活著。此時的體重為1.31克,與試驗開始時的2.28克相比,體重僅減少了0.97克,其體重消耗率為42.5%。這說明麗斑麻蜥的耐飢能力是很強的。
5表型變異編輯
恆定和波動溫度下麗斑麻蜥孵出幼體的表型變異,以麗斑麻蜥(Eremias argus)為模型動物研究恆定和波動孵化溫度對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體表型的影響,卵在四個恆定[24,27,30麗斑麻蜥and 33(±0.3)℃]、一個波動溫度下孵化。不同溫度處理下的孵化成功率相同,但孵出幼體表型不同,孵化期隨孵化溫度升高呈指數式縮短,在相同平均溫度下,波動溫度孵化卵的孵化期比恆溫孵化卵長,在所有被檢表型特徵中,幼體的乾重、剩餘卵黃乾重和運動表現更易受孵化溫度影響。總體而言,低溫(24℃、27℃)孵出幼體運動表現最佳,高溫(33℃)孵出幼體最差、溫和溫度(30℃和波動溫度)孵出幼體居中,研究數據顯示:(1)麗斑麻蜥卵每日短期暴露於潛在致死的極端溫度下對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體形態特徵無明顯的不利效應:(2)溫度波動對孵出幼體運動表現無促進作用,對孵化期的影響則不同於平均值相同的恆定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