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布蘭文家族的第—代——湯姆與莉迪亞
《虹》以勞倫斯家鄉的礦區生活和農村生活為背景的,小說中布蘭文一家人生活在一個猶如世外桃源的沼澤農莊中,這裡安穩、寧靜,瀰漫著田園生活的單純,這裡的人們與土地為伴,與自然和諧共存又血脈相連,他們依賴著自然,因為自然使他們的物質生活富庶、殷實,沼澤農莊中的人們人性是完整的、純粹的,他們與自然間天人合一、渾然一體的和諧是勞倫斯所崇尚的。然而,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商業性和動物性的兩性意識不時地侵入純樸的布蘭文家族。第一代的主人公湯姆·布蘭文在十九歲那年一次酒醉之後,受到一名妓女的引誘並與她發生了第一次性關係,這段經歷帶給湯姆的並非歡樂與滿足,而是長時間地使他陷入了對自己的失望、惱怒和厭惡中,給他的內心留下了一種揮之不去的幻滅。莉迪亞的出現喚醒了湯姆內心深處對性之美的憧憬、嚮往與追求,為他的生活注入一道陽光。莉邊亞身上有著濃郁的異國風情和高貴的雌性氣質,這與沼澤農莊中的女人們是完全不同的,也正是這種強烈的反差深深地吸引著湯姆。面對率真、熱精又自信的湯姆,飽經磨難的莉迪亞麻木的靈魂開始復甦。
在布蘭文家族第一代的兩個代表人物的婚姻生活中,他們經歷著家庭背景積生活習慣的磨合,從開始的不習慣到最終的習慣,兩人過著自給自足、兒女繞膝的小康日子,雖然他們的生活天地仍然局限在沼澤農莊這個狹小的空間中,但二人卻滿足於兩性生活帶來的美滿幸福。因此,從一切表面現象看來,第一代布蘭文家族代表人物的兩性倫理關係是和諧的。然而,在和諧的表象下,兩人間精神世界總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正是這一差異導致了兩人在精神層面交融的斷裂,兩人之間總是存在著一種莫名的疏離感和陌生感,他們總是無法進入對方的心靈世界,精神交融的斷裂讓這對兩性關係和諧的夫妻問永遠橫亘這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二、布蘭文家族的第二代——安娜與威廉
在沼澤農莊這個被工業文明逐漸入侵的領地里,湯姆與莉迪亞為他們的子女搭建了一個寬容而有尊嚴的成長空間。雖然工業文明開始逐漸滲透進沼澤農莊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但此時的農莊還保留著它原始的親近自然的元素,並未完全與小河彼岸的工業文明同步發展。作為布蘭文家族第二代中的代表人物,湯姆與莉迪亞的女兒安娜從小就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這注定她在日後的婚姻生活中必然會經歷強烈的衝擊。在沼澤農莊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中,日漸成長的安娜覺得這裡的世代傳承的生活狀態與根深蒂固的意識觀念使她幾近窒息,她的內心深處始終有個聲音,她要做一個灑脫並且高傲的貴婦人,她要不拘泥於傳統的生活,她要自己的內心沒有一絲卑微與庸俗,在這個聲音的引領下,她嚮往小河彼岸的生活,嚮往物質與精神的獨立和自由。此時,來自現代工業社會的威廉滿足了她對工業文明的渴望,然而由於兩人都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並且又來自於完全不同的生活背景,因此兩人間的婚戀關係注定是充滿衝突與對抗的。在安娜與威廉彼此吸引的戀愛階段,為保持自我的獨立性,兩人開展了一場內心力量的角逐。在膳肋的月光下,在寂靜的農場中,這對熱戀中的男女在田野間穿梭往返於收割好的麥束,他們始終無法相遇,簡單的搬麥束動作演變成兩人意志行為的較量,作為兩個孤獨的個體,威廉總是追不上安娜,兩人中間總是有一片廣闊的空間,兩人都希望對方向自己靠近,而自己卻不願向對方妥協。這一場景預示了兩人在場姻生活中不和諧的關係。在結婚之後,纏繞在安娜與威廉周圍的這種宿命般的衝突與對抗越發激烈。來自工業社會的威廉對一切代表工業文明的元素有著莫名的激情,從對建築外在形式的痴迷到對宗教信仰的盲目跟從,安娜意識到在工業文明的侵蝕下威廉不過是一個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軀殼,而最令她恐懼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自由,在威廉的堅強意志的無聲鉗制下,正日益下落,威廉試圖將安娜納入自己的意識之中,從精神層面掌控安娜。為了保持自我意識的獨立,安娜對代表現代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的威廉進行了強力的反抗。在精神層面上,兩人展開了激烈的意志較量,甚至在各種瑣碎的事情上兩人都要一較高下,又都不願向對方妥協;肉體層面上,兩人的性愛過程對彼此來說都是對對方的占有和實際上的否定。
兩人婚姻生活的最初十年充斥著控制與反控制、攻擊與反攻擊、報復與反報復,水無休止的個性衝突、有聲的爭吵與無聲的冷戰,令安娜與威廉嘗盡各種難以表述的痛苦與難堪,這一切負面的情緒一點點地蠶食著二人曾經無比熾熱的愛情。對此忍無可忍的安娜要以強大的心靈力量來否認文夫威廉的權威,她在自己的臥室中退去衣衫,驕傲地以沉重的孕婦之驅跳起了舞蹈。經過長期的彼此折磨與鬥爭,安娜逐漸向現實妥協。她逐漸放棄強大的自我意識,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讓自己的靈魂棲息在偉大的母性中,最終她對理想世界的嚮往與渴望被生活中的瑣碎磨蝕殆盡。
三、布蘭文家族的第三代——厄休拉與安東、厄休拉與伯基
安娜與威廉的女兒厄休拉是這一代的代表人物,她成長於一個亂鬨鬨的家庭中,她不喜歡庸俗不堪的母親,也不能理解自我封閉的父親。她想衝破沼澤農莊這個狹小的空間,尋找更為廣闊自由的生活。與她的母親安娜相比,厄休拉更為勇敢,安娜雖然嚮往外界生活,渴望獨立於自由,但始終沒有踏足農莊外的天地,而厄休拉則掙脫了沼澤農莊的生活模式,不顧家人的反對,來到了男權當道的學校任職,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經濟上與心靈上的獨立。然而,慢慢地,她發覺任職的學校實行的不過是壓抑人性的教育,於是選擇進入大學繼續學習,又發現大學也不過是在追逐物質利益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完全壓抑住人的本性,把人培養成機械地按照各種制度進行工作的東西。理想與現實的強烈反差使得厄休拉無心學業,沉迷於與安東的情慾世界中,但是在勞倫斯的觀念中,肉體的歡愉並不能取代靈魂自由的快樂。安東是工業文明物化下的人,他的頭腦中被植入根深蒂固的工業文明社會的意識形態,並且全身心地維護和執行工業文明社會的種種社會意志。在厄休拉眼中,安東的靈魂已經消亡,徒留一具空洞的軀殼。兩人無法在思想和靈魂層面進一步交融。受父輩兩性關係的警示,厄休拉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步上母親安娜的後塵,在永無休止的爭吵與瑣碎中妥協並放棄獨立的自我意識,僅滿足於那種肉體的歡倫卻缺乏靈魂的婚姻生活,因此,她果斷地拒絕了安東的求婚。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湯姆·布蘭文娶下一位波蘭太太 | 第九章 沼澤農莊的水災 |
第二章 他們在沼澤農莊上的生活 | 第十章 日益擴大的生活圈子 |
第三章 安娜·蘭斯基的童年 | 第十一章 初戀 |
第四章 安娜·布蘭文做姑娘的時候 | 第十二章 羞慚 |
第五章 沼澤農莊上的婚禮 | 第十三章 男人的世界 |
第六章 安娜·維克特里克斯 | 第十四章 日益擴大的生活圈子 |
第七章 大教堂 | 第十五章 狂歡的痛苦 |
第八章 孩子 | 第十六章 虹 |
創作背景
19世紀末,英國在帝國主義的競爭中發展逐漸緩慢下來,經濟危機又給英國社會帶來一片蕭條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更是激化了國際國內的各種矛盾。對比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強盛,人們對現存秩序與傳統制度的信心日漸喪失,精神與信仰的危機和對傳統的反叛成為這一時期社會價值觀念的主潮,反映在文學上則表現為它的“心理狀態、道德理想和精神價值與維多利亞時代文學的態度、理想和價值幾乎是背道而馳的。”另一方面工業化極大地破壞了人與環境的和諧,導致人與大自然的天然聯繫被割斷,並使人淪為機器的奴隸,英國社會進入一個“崩潰的個人與退步的整體、個人的‘絕對孤獨’及其社會關係的全面異化”的階段。文學開始更多地轉向人的內心,對人的心靈進行觀照。
勞倫斯最早將《虹》、《戀愛中的女人》構思成同一本書,叫做《姊妹》,後來才一分為二。《虹》前後修改八稿。
人物介紹
湯姆
湯姆是一位充滿活力、長相英俊的年輕人。他對外部世界的看法使他對高雅細膩、舉止不俗的外國人敬畏不已。在他苦於周圍乎庸的現實生活不斷地消磨著自己溫文爾雅的氣質而無法自拔時,一位高貴、冷傲的波蘭醫生的遺孀——莉迪婭,為他將要頹靡的生命注入了激情,使他的精神得以持續。與此同時,湯姆為身為波蘭地主女兒的莉迪婭提供的馬什農莊的物質生活喚醒了她兒時與自然和鄉村生活的聯繫,也為她的生活注入了勃勃生機。
那年春天午夜發生在馬什農莊的洪水淹死了湯姆。湯姆是維繫布蘭文家族農耕生活的唯一代表,他的死意味著世襲的農耕社會的瓦解。在逐漸逼近的產業社會中,布蘭文家族成員與外界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而當時只有八歲的厄休拉,布蘭文家的第三代,在外祖母莉迪婭的臥室里,也開始了認識世界的旅程。莉迪婭經歷的兩次婚姻使厄休拉在懵懂之中感受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自我。年輕時的莉迪婭不諳世事,在與第一位丈夫倫斯基的結合中只是通過他才得以生存,他是實體,而她則是跟在他身邊的影子。但通過第二次婚姻,莉迪婭深刻地認識到湯姆才是她真正的男人,同她相依為命。更為重要的是,湯姆給了她自主的生活。
安娜
布蘭文家族的第二代——安娜·倫斯基十八歲時與威爾熱戀,繼而步入婚姻的殿堂。蜜月的纏綿使威爾與安娜的結合陶醉,他的心理世界發生了天翻地理的變化,婚姻讓他進入了一個永恆的美妙世界,感覺獲得了新生,但外部的世界又使他的靈魂惶惶不可終日。在威爾渴望與安娜維持新世界的新秩序時,安娜卻準備重新去享受外面世界的生活。威爾的強迫使安娜感到壓抑,她希望生活地自然。激情過後,一對男女的思想在碰撞中互相壓制、互相作用,不能自拔。因為他們的心中都涌動著放縱、沒有約束的自我。威爾對教堂的矢志不渝以及從其摯愛的木雕中感受到的精神上的愉悅讓安娜覺得不可思議,威爾的自我意志使渴望從自然和外部世界獲得自由和幸福的安娜感到局限與約束。
厄休拉
厄休拉的出現,象徵著現代人的誕生。她目睹了老一輩婦女無法掙脫傳統束縛的悲劇,於是她力圖走出狹隘的天地。她受過高等教育,富於反叛精神,因此,她對現實宗教、民主制度有強烈的不滿,這也使她在探索新的兩性關係的路上屢遭挫折。16歲時,她與年輕的安東一見鐘情,由於安東要到南非服役,他們便很快分手了。此後,寂寞和孤獨的她對女教師英格產生了異樣的感情,但這也無法使她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安東從南非的歸來給她的生活再次帶來了高潮,她發現自己依然愛她,但她又明顯地意識到他們之間隔閡的存在。在短暫的重逢後安東又繼續為國家旨意而奔走,但這不是厄休拉的道路,她不能容忍他甘願為所謂的“民主”而獻身,並成為一個沒有獨立自我的人,因此她不得不陷入分裂與矛盾的痛苦中,一方面她對安東所代表的社會勢力充滿仇恨,另一方面她又無法克制對他身上體現的男性的自然力量的渴望,她不滿足於沒有精神徒有肉體的愛,最後與安東的關係不得不破裂。厄休拉對兩性關係的探索大大超越了前兩代人,雖然她也曾一度沉溺於情慾,但始終堅持婚姻不能苟合,所尋求的是一種既能保持各自不同,又能彼此和諧的自由之路。然而這樣一種完滿的兩性關係就如升上天空的彩虹,儘管美麗卻遙不可及。
安東
安東,是一個有抱負並渴望做些什麼的年輕人。他在工兵團服役,擁有英國貴族血統,但他忽視個人的心靈,只知道社會需要實在的東西,只要記住每個人眼前的物質利益就行了。這種世界觀驅使他參加了掠奪非洲的波爾戰爭和對印度的殖民統治。物質利益不僅成為當時英國的最高利益,也成為他的最高利益。作為社會框架里的一塊磚,安東沒有了自己的靈魂,他的生命被安排在確定的秩序中。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勞倫斯處在一個精神危機與社會危機不斷深化的時代,他對違背自然人性的現代社會深為不滿,認為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首要罪惡是壓抑了人的自然本性,因此他對工業文明與人自身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並力求尋找到一條回歸自然人性的途徑。但他把原始的自然人性作為拯救社會與人心的唯一途徑,則是一種主觀的願望而己,也是不切實際的。
勞倫斯的小說,尤其是《虹》,反映了與他同時代的人特別是女性,在處理兩性關係中的矛盾衝突的同時,尋求自我和個性解放歷程中的困惑與彷徨;也記述了他自己在愛情和婚姻中的跌宕起伏,反映了他對建立和諧的兩性關係的渴望和探索歷程。
對兩性倫理關係的考察是勞倫斯文學創作的重要出發點,他以此為平台來考察心理與現實的關係,用充滿活力與激情的文字創作批判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兩性關係之間的危機,向讀者展示了資本主義文明高速發展時期工業文明對人的物化與異化。面對工業社會對人性的深刻異化,勞倫斯嘗試通過文學創作尋求理想的解決辦法。
勞倫斯在《虹》中不僅從兩性關係的探索上來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而且還從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和教育制度對人們糟神世界的傷害來發掘現代小說中的異化主題。厄休拉為了擺脫家庭的牢籠和平庸的生活,她來到一所學校當教師。“她幻想能使那些幼小丑陋的孩子熱愛他,她會對他們和藹可親……她會使一切變得親切、生動。她會獻出自己,獻出,向孩子們獻出自己的全部財富,使他們幸福……。”她夢想在數學工作中找到自由,結果卻在那兒發現了另一所“監獄”,學校的冰冷現實粉碎了她的熱情幻想。
英國小說中曾經有不少作品揭露教會學校與寄宿學校的冷酷、森嚴與殘忍。厄休拉在她的學校里遇到的也是用嚴厲的體罰維持秩序,用強制的方式灌輸無用的知識,靠實施暴虐來維持教師的威信。她要與學生建立親密關係的理想被頑固捍衛學校傳統秩序的校長視為異端。漸漸地,厄秀拉變得嚴厲、冷漠,只能靠體罰學生來維持教學秩序,然而換來的卻是學生充滿恐懼與仇視的目光和背後扔來的石頭。她成了一位“出色的教師”,心靈上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她不願意這么做,但她不得不這么做。現代教育制度的冷酷迫使她違背自己的感情與良心,走向自己的反面。然而這所學校比起她後來所上的大學來則是小巫見大巫。英國教育制度的醜惡,後者暴露的更充分。大學不過是“一個鱉腳的車間”、“一個鱉腳的商店”、“一個鱉腳的倉庫”,在那裡人們“以追求物質利與利益為難一目的”,“為了掙錢而作進一步準備”,成為“物質成就這個上帝的奴僕”。在這裡教育已成為一種否定自我的非人力量。勞倫斯對社會最猛烈的批判是從經濟關係方面進行的,這一點集中反應在小說第十二章《恥辱》的後半部。在這一部分厄休拉一個當煤礦經理的叔父小湯姆·布蘭文向她談論礦工生活的悲饞與恐怖。礦工在悶熱潮濕的礦井裡幹活,一旦離開了礦井,他們便成了“一堆毫無意義的軀體”,一部“停止工作的機器”。他們成批成批地死於腦病,而死亡對於這些受盡貧病煎熬的人來說,是一種暢快的“解脫”。礦工的寡婦不斷地更換丈夫,對她們來說,丈夫只代表活命的工資,在她們漫長的痛苦中,“婚姻和家庭只是一場小小的插曲”。“這個男人或者那個男人都無所謂,只有礦井才是生死攸關的。”她們沒有興趣顧及道德與不道德,這種冷酷的語言與尖刻的口吻,反映了英國小說的優秀諷刺傳統,它無情地揭露了馬克思所聞述過的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勞動異化,工人階級的勞動是受資本奴役的勞動,人淪為資本和機器的附庸和奴,結果不但不能發展人的本質,反而失去了人性。
藝術特色
風格
《虹》在藝術上體現了勞倫斯獨特的風格,即傳統與現代的雙重性。在對傳統小說的繼承方面,它採用了歷時性結構方式敘述布蘭文家族的三代史,注重對現實的客觀再現和人物形象的刻畫,在小說情節上也保證了必要的連貫性和“能見度”。但勞倫斯在延續傳統的同時,又有了明顯的超越,採用“多重敘事方法”,揉合傳統與現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審美觀照視角的內向與外向的結合,他既注重外界的真實,又強調內心世界的真實,致力於在客觀自然中建構起一個感覺的世界:第二,情節的淡化與暗示性,雖然情節仍然留有傳統小說的特點,但已明顯體現出由外在邏輯向心理邏輯轉化的傾向,心理、意識活動往往在情節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第三,就敘述方式而言,在傳統的作者客觀外在的敘述中融入大量的心理分析以及人物內心獨白、意識流動等,呈現出多重視角交叉進行的局面:第四,表現手法上注重語言的意象化與感悟化,並大量運用象徵手法,其中有傳統的象徵,但更多的是潛意識象徵。在《虹》中,他常通過意識活動暗示某種神秘而抽象的內容,而且象徵多為心靈與自然的契合,即使是性行為的描寫也強調的是心靈與感覺的體驗與交流,而不是性行為本身。在這種多重敘事方法中,勞倫斯更注重的是對傳統的超越,所以從總體上說,《虹》是從自然主義走向象徵主義、從現實走向神秘的轉折點。
敘述
小說中大量的全知全能式敘述成為小說中不可或缺的敘述元索,並發揮了獨特的審美功能。小說開篇就是典型的全知全能式敘事視角。敘述者有如一個“從任何角度拍照花瓶的攝像師”。敘述者首先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視著瑪什農莊,印象式地描述了一片沒有被現代工業文明侵凌的處女地。以及布蘭文家族的男人們以現實主義精神關注眼前充滿活力的耕作生活和女人們以浪漫主義精神嚮往遠方未知世界的邊緣,從而為整個小說定下了兩性衝突的基調。接著。敘述者由遠及近來介紹瑪什農莊的位置,描述以“煤礦”、“鐵路”為標誌的現代工業文明對瑪什農莊的衝擊,描述布蘭文家族的驚喜與恐怖。然後,敘述者逐漸縮小視野,從容地介紹布蘭文一家人的來龍去脈,最終,敘述者凝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轉到湯姆·布蘭文身上,以一種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態勢進入到湯姆·布蘭文的生活和內心中,精妙入微地呈現了他和莉迪婭的心理感受。在小說以後的講述里,無論是威爾與安娜的情感衝突,還是厄休拉與安東·斯克列本斯基的矛盾鬥爭,無論是林肯教堂的塑造還是維格斯頓鎮七年變化歷史的展示,均是從全知全能式視角出發的。總之。整部小說中,一片風景,一個人物,一樁事情,一種環境,一縷情絲都滲透著主體審美意識的全知全能式的描述。它猶如一個交響樂隊的總指揮,將小說中的各個部分、各種環節、各種事件組合起來。奏出美妙動聽的樂章。
視角
在《虹》中,作者經常利用男女主人公的視角描寫人物外貌。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此類例子是湯姆·布蘭文眼中的莉迪婭。湯姆·布蘭文初遇莉迪婭,她的神態、穿著以及外套特徵均是由湯姆的眼睛透視出來的。從此以後,作者就在不同時間,利用不同場合多次從湯姆的角度對莉迪婭進行外貌描寫。年輕人眼中這個充滿魅力的形象向讀者泄露了他心中的激情與欲望。同樣,威爾、斯克列本斯基的外貌也分別是通過安娜、厄休拉的眼睛讓讀者有所了解。讀者通過安娜、厄休拉對威爾、斯克列本斯基的外貌觀察,感受到她們內心生命情感的激盪,感受到她們對血性生命的渴盼。這種依靠某個人物的視角來描述另一個人物,既清楚地交代了人物之間的關係,又避免了作者站出來進行解釋和發表議論,而且還使人物形象富於立體感與動態感。
作品評價
英國作家約翰·高爾斯華綏:“這部小說在審美情趣上令人感到可憎。”
英國批評家F·R·李維斯:(《虹》)“作為一部社會和文化的歷史是一部內容無比豐富的小說。”
出版信息
該著剛出版就被控“有傷風化”而遭到禁毀;恰又時值一戰,英國對德宣戰,因為《虹》明確譴責戰爭,娶了德國的媳婦的勞倫斯被指責為間諜,而被限期離境,勞倫斯從此開始流浪異國。直到1920年,《虹》才以節選本的形式在英國發行,1949年首次全本發行。
譯本一覽
1987年,《虹》,漆以凱譯,百花文藝出版社 |
1988年,《虹》,雪崖譯,雲南人民出版社 |
1992年,《虹》,溫烈光譯,花城出版社 |
1994年,《虹》,馬志剛、齊元濤譯,中國文聯出版 |
1995年,《虹》,李建、陳龍根譯,四川文藝出版社 |
1996年,《虹》,漆以凱譯,百花文藝出版社 |
1996年,《虹》,黑馬譯,北嶽文藝出版社 |
2000年,《虹》,黑馬、石磊譯,譯林出版社 |
2002年,《虹》,蔡春露、王烺烺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
2003年,《虹》,韓梅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
|
2010年,《虹》,姜春香譯,吉林出版 |
作者簡介
戴·赫·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國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出生於礦工家庭,當過屠戶會計、廠商雇員和國小教師,曾在國內外漂泊十多年,對現實抱批判否定態度。他寫過詩,但主要寫長篇小說,共有10部,最著名的為《虹》(1915)、《愛戀中的女人》(1921)和《查太萊夫人的情人》(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