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生存研究

虛擬生存研究

《虛擬生存研究》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元景。

基本介紹

  • 作者:鄭元景
  • ISBN:9787509731857
  • 頁數:228
  • 定價:48.00元
  • 出版時間:2012-4
  • 副標題:虛擬生存研究
內容介紹,目錄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介紹

《虛擬生存研究》指出,必須確定虛擬生存與現實生存各自的邊界和合理範圍,尋求並保持虛擬與現實的共生、和諧與平衡,有效消除虛擬生存可能造成的“混沌”與失序,最終使人類的虛擬生存納入正常的生活軌道。網路化生存亦即虛擬生存作為現實生存的延伸、豐富與拓展正逐步成為人們的一種選擇與必需。然而,虛擬生存不可避免地帶有技術化的弊端。
技術是人類生存的一種展示與建構。當代,虛擬技術與網際網路最顯著的價值在於它們奠基、架構了一個覆蓋全球的巨型生活用具和另類生存時空。生活“網路化”這種極具現代性的生存方式——虛擬生存——作為現實生存的延伸、豐富與拓展正逐步成為人們的一種選擇與必需。虛擬實在是現實世界的擴展和演繹,是真實世界的縮影和凝聚,是波普爾“世界3”的當代拓展。虛擬身份和虛擬交往等網路符號互動將卡西爾的“人是符號動物”的理論推進到了符號實踐形態,證明了人類虛擬生存的實質是基於網路虛擬技術的符號化存在及其體驗。人類自覺地藉助虛擬技術、網際網路展示生存的智慧和超越性的訴求,擴大人類生存的自由度,實現對現實生存的躍遷。虛擬生存與現代性有著內在的關聯。虛擬生存所呈現的現代性並不是現實社會現代性的簡單移植、翻版和虛擬化,而是對既有現代性的一種聚合與重構,創造出全新的網路理性和虛擬主體性。然而,建立在技術基礎上的虛擬生存不可避免地帶有技術化的弊端,使得現代性本身的生存悖論更加凸顯,更加深刻地顯示了現代性視野下生存的關鍵問題。虛擬生存的內在矛盾不僅是虛擬社區各種矛盾的“擴大化”的表現形態,在實質上還是對人類現實生存矛盾的折射與反映,蘊涵著並可能進一步導致複雜的社會現實問題。實際上,虛擬生存的內在矛盾源於現實社會,各種虛擬關係的主體仍然是現實社會中的現實的人。和諧社會既包括現實社會的和諧,也包括虛擬社會的和諧。實現虛一實和諧是網路時代的重要價值目標。網路和諧是社會和諧的理性折射,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一環。為此,必須確定虛擬生存與現實生存各自的邊界和合理範圍,抵制虛擬空間的誘惑,不能完全把虛擬當現實,更不能將現實當虛擬。必須以現實生存為依託,以虛擬生存作補充、豐富和拓展,構建一個“多元化”、“寬容性”、“秩序化”的認同機制和新模式,促進虛擬認同與現實認同的兼容、平衡與互補,洞悉其中的規則,踐行各自的規範,共同促進網際網路的認同與誠信建設,尋求並保持虛擬與現實的共生、和諧與平衡。最終使人類的虛擬生存納入正常的生活軌道,有效地消除虛擬實在可能造成的“混沌”與失序,改善現實條件以促進實現虛一實共生、和諧互動,實現網路環境下人的個性的自由發展、人的社會關係更加豐富以及人的“類本質”的全面發展

目錄信息

導論/001
第一章 技術“考古學”與人的技術化生存/018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與技術趨勢的普遍性/018
第二節 技術的文化本質與人的技術化生存/022
第二章 虛擬生存:技術化生存的當代新樣態/029
第一節 虛擬:人的活動的普遍特性/029
第二節 虛擬實在與人的虛擬生存/040
第三章 虛擬生存:現代性的聚合與重構/062
第一節 虛擬生存與現代性的內在關聯/062
第二節 虛擬生存呈現的現代性新形態/072
第四章 虛擬生存的矛盾分析/093
第一節 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矛盾/093
第二節 網路技術與人文價值的矛盾/101
第三節 網路信息權利諸向度及其矛盾/105
第五章 虛擬生存的現代認同與人的虛實和諧發展/126
第一節 虛擬生存中的認同問題/126
第二節 虛擬生存的現代認同及其運行/138
第三節 虛—實和諧共生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153
結語/173
參考文獻/178
附錄1 虛擬生存:虛—實共生的存在/185
附錄2 科技進步與社會和諧/194
附錄3 現代性的起源和演化脈絡/203
附錄4 網際互動與虛擬認同/217
致謝/228

作者簡介

鄭元景 ,哲學博士,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