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六章,主要內容包括:虛擬生存的支援背景;虛擬生存:人類生存的新向度;虛擬生存的新圖景等。
基本介紹
- 書名:虛擬生存論導論/上海政法學院學術文庫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頁數:207頁
- 開本:16
- 作者:徐世甫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國外學者普遍認為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現象是一個新近發生的讓人琢磨不透的奇異現象。這種觀點的背後呼喚更深入和詳盡的分析。著作《虛擬生存論導論》的目的也在於此。本書依託信息公開文獻和社會調查,在創建並運用信息流通理論的基礎上,對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現象進行了更為詳盡和周密的分析。本書由徐世甫編著。
作者簡介
徐世甫 1972年12月生,安徽肥西人。200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上海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上海政法學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網路的哲學、傳播學研究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群體性衝突事件的微博輿論引導範式研究”,上海市哲社一般課題、上海市教委優青課題與創新課題、上海學校德育研究課題、上海政法學院院級課題10餘項,副主編著作1部,發表論文30多篇。
圖書目錄
引論
一、從天然生存到技術生存
二、虛擬生存:技術生存的新圖景
第一章 虛擬生存的支援背景
第一節 時代背景:全球化時代
一、全球化的界定
二、全球化的歷程:從全球性到全球化時代
第二節 技術背景:網路社會
一、網際網路及其技術
二、網路社會的興起
第三節 文化背景:後現代思潮
一、後現代思潮:虛擬生存最新版本的“軟體”
二、鮑德里亞的擬象論
三、德希達的解構論
第二章 虛擬生存:人類生存的新向度
第一節 虛擬的沉思
一、虛擬研究管窺
二、虛擬的界定
三、數位化、網路和虛擬
第二節 虛擬生存的詮釋
一、虛擬生存的含義
二、虛擬生存的“星叢”隱喻
三、虛擬生存的異化
第三節 虛擬生存與現實生存的一致性與不一致性
一、虛擬生存與現實生存的一致性
二、虛擬生存與現實生存的不一致性
第三章 虛擬生存的哲學基礎探析
第一節 虛擬生存的本體論探析
一、虛擬生存的種種本體論追問
二、電子信息物
第二節 虛擬實踐
一、賽博時空
二、虛擬實踐
第四章 虛擬生存的新圖景
第一節 虛擬生活
一、網路即信息
二、網路也是生產力
第二節 虛擬交往
一、交往的平台
二、身體不在場和多重自我
三、虛擬社區:主體技術·擬象·公共領域
四、網緣:人際關係的新向度
第三節 虛擬現實:從“此在”走向“共在”
一、虛擬現實的定義叢
二、虛擬現實的“三角形”
三、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新幫手
第五章 虛擬生存的問題域及其治理
第一節 全球化時代的網路安全
一、全球化時代社會安全的新範式
二、網路安全問題的根源
三、網路安全問題的表現
四、揚棄網路安全異化的可能路徑
第二節 網路犯罪的辨識和防控
一、網路犯罪辨識
二、網路犯罪的成因
三、網路犯罪的防控
第三節 網路輿情:社會公共安全危機的新症候
一、網路輿情的定義叢
二、網路輿情之症候
三、政府治理網路輿情之問題域
四、政府治理網路輿情之方法論
第四節 政府管理網路化,網路管理法治化
一、政府管理網路化的必要性
二、政府管理網路化存在的問題
三、政府管理網路化的對策
四、網路管理法治化何以可能
五、網路管理法治化如何可能
第五節 網路監管國際經驗及啟示
一、網路和諧生態危機的表現
二、網路監管國際經驗
三、對我國網路監管的啟示
第六章 走向文明與文化的虛擬生存
第一節 網路文明:人類第二文明
一、二重化:網路文明的發生之路
二、文明的新界面:網路文明界定
三、文明的革命:網路文明的特徵
第二節 網路文化:技術與文化的後現代聯姻
一、網路文化:人類最新版的第三種文化
二、網路文化:網路的精神現象學
三、網路文化:人類人文精神的一次後現代躍遷
四、辯證法的視窗
結語:走向藝術化的生存
參考文獻
後 記
一、從天然生存到技術生存
二、虛擬生存:技術生存的新圖景
第一章 虛擬生存的支援背景
第一節 時代背景:全球化時代
一、全球化的界定
二、全球化的歷程:從全球性到全球化時代
第二節 技術背景:網路社會
一、網際網路及其技術
二、網路社會的興起
第三節 文化背景:後現代思潮
一、後現代思潮:虛擬生存最新版本的“軟體”
二、鮑德里亞的擬象論
三、德希達的解構論
第二章 虛擬生存:人類生存的新向度
第一節 虛擬的沉思
一、虛擬研究管窺
二、虛擬的界定
三、數位化、網路和虛擬
第二節 虛擬生存的詮釋
一、虛擬生存的含義
二、虛擬生存的“星叢”隱喻
三、虛擬生存的異化
第三節 虛擬生存與現實生存的一致性與不一致性
一、虛擬生存與現實生存的一致性
二、虛擬生存與現實生存的不一致性
第三章 虛擬生存的哲學基礎探析
第一節 虛擬生存的本體論探析
一、虛擬生存的種種本體論追問
二、電子信息物
第二節 虛擬實踐
一、賽博時空
二、虛擬實踐
第四章 虛擬生存的新圖景
第一節 虛擬生活
一、網路即信息
二、網路也是生產力
第二節 虛擬交往
一、交往的平台
二、身體不在場和多重自我
三、虛擬社區:主體技術·擬象·公共領域
四、網緣:人際關係的新向度
第三節 虛擬現實:從“此在”走向“共在”
一、虛擬現實的定義叢
二、虛擬現實的“三角形”
三、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新幫手
第五章 虛擬生存的問題域及其治理
第一節 全球化時代的網路安全
一、全球化時代社會安全的新範式
二、網路安全問題的根源
三、網路安全問題的表現
四、揚棄網路安全異化的可能路徑
第二節 網路犯罪的辨識和防控
一、網路犯罪辨識
二、網路犯罪的成因
三、網路犯罪的防控
第三節 網路輿情:社會公共安全危機的新症候
一、網路輿情的定義叢
二、網路輿情之症候
三、政府治理網路輿情之問題域
四、政府治理網路輿情之方法論
第四節 政府管理網路化,網路管理法治化
一、政府管理網路化的必要性
二、政府管理網路化存在的問題
三、政府管理網路化的對策
四、網路管理法治化何以可能
五、網路管理法治化如何可能
第五節 網路監管國際經驗及啟示
一、網路和諧生態危機的表現
二、網路監管國際經驗
三、對我國網路監管的啟示
第六章 走向文明與文化的虛擬生存
第一節 網路文明:人類第二文明
一、二重化:網路文明的發生之路
二、文明的新界面:網路文明界定
三、文明的革命:網路文明的特徵
第二節 網路文化:技術與文化的後現代聯姻
一、網路文化:人類最新版的第三種文化
二、網路文化:網路的精神現象學
三、網路文化:人類人文精神的一次後現代躍遷
四、辯證法的視窗
結語:走向藝術化的生存
參考文獻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