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與批判》是2008年12月1日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峰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虛幻與批判
- 作者:曹峰旗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日
- 頁數:177 頁
- ISBN:9787308065290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虛幻與批判》是2008年12月1日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峰旗。
《虛幻與批判》是2008年12月1日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峰旗。內容簡介回應馬克思主義政治學面臨的挑戰與來自社會主義自身發展理論指導的需要,使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批判理論的研究日益迫切與重要。《虛...
《虛幻與批判:馬克思恩格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理論研究》是2008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峰旗。《虛幻與批判:馬克思恩格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理論研究》在評價當前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論研究中的兩種傾向,即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政治理論或把他們的政治理論等同於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資本...
《批判與建構: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研究》就深入研究了馬克思共同體思想。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在“虛幻共同體”思想中,馬克思完成了對黑格爾理性主義國家觀的批判和對資本主義國家本質的揭示:他批判黑格爾理性主義國家觀中的邏輯神秘主義和粗陋的經驗主義,指出資本主義國家是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言人,人們在其中得到的是形式上...
第五章 社會主義思潮的批判與分化 第一節 社會主義思潮的批判 一 無政府主義與民主主義批判 二 無政府主義與中國社會黨批判 三 中國社會黨與民生主義批判 第二節 社會主義思潮的分化 一 無政府主義的裂變 二 中國社會黨的分裂 三 民生主義的分歧 小結 第六章 社會主義思潮與馬克思主義 第一節 社會主義者的社會主義...
因此,他的作品既富於揭露性、批判性,又常常塑造虛幻的“正面人物”,製造大團圓結局。由此他反對暴力鬥爭,期望以情感教育調和社會矛盾。2、狄更斯的作品竭力塑造善良人物,表現生活理想。3、狄更斯的作品善於採用兒童視角來觀察世界,賦予平凡事物以奇異色彩。4、狄更斯作品中的幽默與感傷的情調交替出現,人物描寫喜用...
關於何新學術研究批判的若干思考 從何新關於虛幻與真實、詮與遮的討論談起 何新解讀《易經》的獨到之處 《周易》的精髓是邏輯理性主義 現代版的“盛世危言”――評何新新著《誰統治著世界:共濟會與新戰爭揭秘》何新的方法與邏輯――讀何新新著《我的哲學思考:方法與邏輯》讀何新的泛演化邏輯札記.讀何新《楚帛書...
一、共同體的“真實”與“虛幻”二、“虛幻共同體”的產生 三、“虛幻共同體”的典型形態及其虛幻性 第五章 馬克思關於“真正共同體”的思想 一、馬克思眼中的“真正共同體”二、各種陳舊共產主義學說批判與“真正共同體”思想的形成 三、“真正共同體”的未來形式,“自由人聯合體”第六章 從共同體視角看所有制...
錯誤批判 1955年,在“肅反”運動中受停職審查,審查結論為沒有反革命歷史問題,公開宣布取消政治嫌疑。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又因對肅反中的錯誤做法提出坦率批評並提出遵守法制問題受到批判。1958年10月,束星北被錯定為“極右分子”和“歷史反革命分子”,開除公職,“管制勞動”三年的處分。1960年,束星北轉到青島...
批判此種的實有論,而在大乘佛教發展出“空”的理論。此大乘所說“空”的理論,出現於般若經典,由大乘的大論師?龍樹集其大成。龍樹將釋尊所說脫離苦行與快樂兩極端的中道實踐論、及緣起思想,結合空觀。亦即,一切的事物、事象並無本體(梵語svabhava)而為空的存在,且是依其與他者的關係而生起(緣起)的...
虛幻的共同體和虛幻的自由:資產階級國家批判 意識形態與拜物教:資本主義文化批判 第四節 馬克思的全球視野和全球視野下的馬克思 第五章 人類解放:邁向“自由的共同體”第一節 超越現代性批判:釋放現代性的解放潛能 邁向自由的共同體:行動戰略與前提條件 附錄1 現代化追求與現代性反思 附錄2 國家、 市民社會與...
在文學與社會人生的關係上,現代主義不再試圖去表現對世界的認識 ,既不像現實主義那樣冷靜地觀察批判外部世界,也不像現代主義那樣的去痛苦地感悟內心自我。它注重展示主體生存狀況,認為世界是荒謬無序的,存在是不可認識的。對事物的本來因素,對社會,對客體,對人只作展示,不作評價,不強加預先設定的意義,其...
這種認識和批判以及體現在作品中的惶恐、不安、迷惘,構成了荒誕小說創作基調。”(《卡夫卡短篇集譯序》)在荒誕小說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人的歷史、人的本質、人的命運、人的處境、人與人及人與社會的關係的思考,可以看到對人的前途的憂慮和不安。類型介紹 中國的荒誕小說並不與西方荒誕小說雷同是中國特定社會...
科學實在論者總是在很多問題上產生爭論,他們反對唯心主義,甚至包括操作主義,此外,他們對邏輯實證主義、波普爾哲學、歷史學派的思想都持批判態度。某種程度上有點偏向實證主義的普特南和克里普克同樣反對邏輯實證主義,而可歸到歷史學派的科學實在論者夏佩爾也反對庫恩和費耶阿本德。在科學實在論者內部,同樣也有激烈的爭論...
雖然屠格涅夫使虛無主義這個詞被大家所知道,它是由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年-1819年)首先引入哲學領域。雅各比想用這個詞展現出理性主義特色,特別是康德的批判哲學。他認為所有的理性主義都可以減到虛無,這樣我們應該試圖去避免它,回歸到某些信仰。尼采晚期的作品主要是關於虛無...
由此他提出“愛利萬民”、確保全社會每一個人利益的“公利”標準,對統治者只顧自己奢侈享樂、不顧老百姓死活的極端利己行為發出了尖銳的批判。與“公利”相應,他提出“兼愛”原則。其內涵即“不辟(避)親疏”,“愛無差等”,“人與人相愛”。“兼愛”是實現“公利”的心理前提。“公利”也好,“兼愛”也好,...
在批判把馬克思主義人道化、黑格爾化的思潮中,他以“反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威脅的正統捍衛者”姿態出現,在黨內外贏得了頗高聲譽。在他看來,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裡吸取的不是辯證法和異化概念,而是“無主體過程”的哲學範疇。馬克思主義是從費爾巴哈抽象的“人”、“人道主義”決裂中產生的,嚴格地說,它是“理論反人...
法蘭克福歌德大學林德勒教授在其論文討論道:“幻覺現實主義:彼得·魏斯的《抵抗的美學》、《筆記本》,以及藝術的死區”(新德國批判,1983年)(New German Critique, 1983), 關於彼得·魏斯,林德勒談到其劇作《流亡的托洛斯基》:“只在有限方面具有紀實性,相較於戲劇形式而言,毋寧說更適合以一種幾乎幻覺的...
《佛教懺悔觀》是2012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聖凱。該書中佛教的“懺悔”首先來源於印度的宗教與文明,佛教吸收了早期婆羅門教的許多修行方式,所以我們必須首先考察來自早期印度的婆羅門教對“罪”與“懺悔”的看法。原始佛教對婆羅門教既有繼承,又有批判,佛陀將“阡悔”引入僧團的戒律生活中,使懺悔...
相反,黑格爾的邏輯學實踐則虛幻而顛倒,由於將思維掌握對象世界的關係(由一般到特殊、個別)謀劃為合乎辯證法的概念生成運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導致將精神活動產物的純邏輯虛假為歷史生成運動本身。這是雙重顛倒:既將認識論顛倒為邏輯本身,又將概念辯證法顛倒為歷史本身。對雙重顛倒的批判不是重回顛倒,...
如同研究刑法規範中要區別立法者的“批判”視角和司法者的“解釋”視角一樣,建構中國法治話語體系過程中同樣要區分上述兩種不同話語。就當下而言,如同刑法學研究中存在著刑法研究者穿梭於立法者和司法者立場、混淆“批判話語”與“解釋話語”的現象,法治話語表達中也存在著“官方話語”與“學術話語”辨析不清、相互...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一直為人們所熟悉,這部小說以它那奇特的表現形式、史詩般的規模、嚴肅的寫實精神和辛辣的諷刺手法,從一開始就深深影響著拉丁美洲西班牙語文學的發展方向,滋養著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批判傳統。許多魔幻現實主義作家早年大都在歐洲流亡和學習深造。20世紀二三十年代,當大批拉丁美洲作家亡命於...
據文獻介紹,“對當代關於所有形上學及其批判的辯論的考察得出的結論是,存在著捍衛它們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的總體趨勢”,並進一步分析,在這些辯論中,絕大多數辯論參與者認為,對形上學的任何反應,無論多么強大或激進,都必定會陷於形上學的傳統之中。當代占主導地位的觀點是,批評實際上仍然與形上學聯繫...
明代中葉以後,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封建地主階級的“三綱五常”、“忠孝節義”以及“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教條和倫理原則,受到一部分具有啟蒙意識的思想家的揭露和批判。從此,封建地主階級的倫理思想開始走向衰落。(見宋元明清倫理思想)③中國資產階級倫理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階段。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封建、...
柏拉圖對感覺主義的批判是切中要害的,也正是這一批判本身使柏拉圖深深地認識到,智者所信賴的感官知識提供給我們的只是偶然的、個別的東西,那不是真知識,而僅僅是一種虛幻的意見”,只有理念知識才揭示事物中一般的、必然的東西,因而是真知識。柏拉圖雖然主張哲學的目的在於認識一般的東西即理念,但他並沒有完全...
儘管黑格爾一再強調精神的變化和否定力量,他的精神依然是第二自然,精神本身是不受批判的,它的原型就是統治,一種虛幻的精神以及同一性的統治。可以看出,阿多諾對黑格爾歷史哲學的批判,承接了《啟蒙辯證法》的批判主題,把“世界精神”概念與“統治”的概念結合起來。他認為,世界精神執行了啟蒙的辯證法:“失去...
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其理論的旨趣指向了觀念背後的生活,他從社會生活現實出發,從人的生存狀態和謀生方式上揭示意識形態虛幻性的主客觀原因。他雖然沒有使用過日常生活的意識形態概念,但他指向生活世界的意識形態批判無疑是為破解意識形態幻象提供了總體性方法,具有解蔽和祛魅的雙重內涵。晚年恩格斯進一步強調了社會...
他們運用理性論的思想武器,對封建專制制度和維護這種制度的宗教神學進行猛烈批判。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不僅為資產階級革命做好了輿論準備,而且促進了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意識的覺醒。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如讓·梅葉、摩萊里、馬布利、格拉古·巴貝夫等,就深受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影響,他們的著作中充滿了“理性...
第四章 “虛幻一抽象共同體”與正義的異化 第一節 馬克思對“虛幻共同體”的正義批判 第二節 馬克思對“抽象共同體”的正義批判 第三節 “虛幻一抽象共同體”批判的正義“轉向” 第四節 “虛幻一抽象共同體”正義批判的雙重尺度 第五章 “自由一真正共同體”與正義的重構 第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