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虎鯊屬
- 拉丁學名:Heterodontus (Blainville,1816)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目:虎鯊目
- 科:虎鯊科
- 屬:虎鯊屬
信息資料,化石研究,下屬物種,
信息資料
虎鯊屬是現存的虎鯊科唯一一個屬,虎鯊科也是現存虎鯊目的唯一一科。包括現存的九種比較小的,生活於熱帶及亞熱帶深海底及海岸的鯊魚。這些鯊魚的長度在50-150厘米之間。它們一般以生活在海底的海星、貝殼、蟹、蝦等為食。除了瓜氏虎鯊(H. quoyi)是生活於秘魯海岸及加拉帕弋斯群島鄰近外,虎鯊目成員大多數於太平洋板塊及海島鄰近都是沒有蹤影的 。現存虎鯊目成員大多是分布於東太平洋 , 於東非,阿拉伯半島,亞洲東南部至日本及澳洲都可發現其蹤影 ,佛氏虎鯊H. francisci及墨西哥虎鯊H. mexicansus局限於北美西部。不過最早的虎鯊目是來自早侏羅紀的德國北部 ,於侏羅紀早期至中期的歐洲特提斯海西部是存有許多島嶼,當時環繞著特提斯海東北部的印尼-馬來西亞地區 , 歐洲中央及西部的北非 ,東南部的南極及澳洲的氣候屬於亞熱帶至熱帶 , 在北極盆地氣候被認為是和暖的。侏羅紀的虎鯊目和現存的種類非常相似並且是同屬的 ,虎鯊屬擴散至古大陸(Pangaea)東部的海岸地帶已有相當長久的歷史 ,是古大陸分裂做成了今天的虎鯊屬的分布。於南美巴塔哥尼亞及阿根廷白堊紀地層 , 美國喬治亞州始新世地層 , 維吉尼亞中新世地層也發現的虎鯊屬種化石顯示它們曾於大西洋也有分布。
化石研究
英國侏羅紀中期及法國侏羅紀晚期地層就發現了原虎鯊屬Proheterodontus牙齒化石 , 但有一種虎鯊科成員較原虎鯊屬Proheterodontus分布還要廣泛,於英國,比利時及德國南部侏羅紀早期至晚期地層就發現了副異齒鯊屬Paracestracion化石 , 侏羅紀早期至中期出土的大多是牙齒化石 ,於侏羅紀晚期地層也有鉸接的骨骼化石發現 。於德國南部的Nusplingen及Solnhofen石灰岩上就發現了副異齒鯊屬——鐮狀副異齒鯊Paracestracion falcifer 的成年及幼體化石樣本,副異齒鯊屬Paracestracion的腹鰭在第一背鰭之下,兩個背鰭都有鰭棘, 於鐮狀副異齒鯊Paracestracion falcifer的背鰭棘有部分是存有血管,這點和現存的虎鯊屬是相反的。副異齒鯊屬Paracestracion幼體有梳狀的牙齒 , 沒有像臼齒般的側齒 , 相反現存的虎鯊屬有臼齒般的側齒 , 幼副異齒鯊屬Paracestracion及現存的虎鯊屬側齒都沒有充足的有機物但成年的副異齒鯊屬Paracestracion側齒卻有足夠的有機物 , 發現的鐮狀副異齒鯊Paracestracion falcifer幼體及成體長度分別長約25厘米及42厘米 。
下屬物種
虎鯊屬有以下物種:
- Heterodontus francisci (Girard, 1855) (horn shark)
- Heterodontus galeatus (Günther, 1870) (crested bullhead shark)
- 寬紋虎鯊,Heterodontus japonicus (Maclay & W. J. Macleay, 1884) (Japanese bullhead shark)
- Heterodontus mexicanus (L. R. Taylor & Castro-Aguirre, 1972) (Mexican hornshark)
- Heterodontus omanensis (Z. H. Baldwin, 2005) (Oman bullhead shark)
- Heterodontus portusjacksoni (F. A. A. Meyer, 1793) (Port Jackson shark)
- Heterodontus quoyi (Fréminville, 1840) (Galapagos bullhead shark)
- Heterodontus ramalheira (J. L. B. Smith, 1949) (whitespotted bullhead shark)
- 狹紋虎鯊,Heterodontus zebra (J. E. Gray, 1831) (zebra bullhead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