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中的戰鬥之一。1841 年(道光二十一年)2 月英國艦隊向廣東虎門進逼。清軍提督關天培向總督琦善請求增兵,琦善不允。23 日英艦向虎門一帶進攻。關天培率領所屬部隊固守橫擋、永安、靖遠、鎮遠各炮台。25 日英軍從橫擋登入,次日攻破各炮台,關天培在靖遠炮台率兵抵抗,負傷數十處,仍與英軍搏鬥,英勇戰死。虎門陷落後,英軍侵入珠江。
基本介紹
虎門之戰,關天培戰死,有關的人物,林則徐,中舉,任布政使,升任湖廣總督,抵廣州,道光二十年,道光二十一年,道光二十二年,鹹豐元年,林則徐之作,關天培,
虎門之戰
是年正月初五(1月27日),清廷接獲虎門要塞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台被占奏報,道光帝下詔對英宣戰,派御前大臣、皇侄奕山(1790―1878)為靖逆將軍,赴廣東主持戰事。英軍全權代表查理·義律因琦善未在單方面公布的《穿鼻草約》上籤字,又獲悉清廷調兵遣將,乃先發制人,乘奕山未抵廣州之機,於一月下旬向虎門要塞第二重門戶進逼。虎門防禦以沙角、大角為第一重門戶,以橫檔一線為第二重門戶,以大虎山島為第三重門戶。第二重門戶是虎門要塞最險惡的中心門戶,由沙角、大角向北航7里,有上橫檔島、飯籮排、下橫檔島3小島橫擋來路,上橫檔島上建有橫檔炮台、永安炮台。三島東邊為珠江主航道,主航道東側雄踞南山(亦稱武山,俗名亞娘鞋山),建有威遠、靖遠、鎮遠炮台。西岸山上建有鞏固炮台、蕉門炮台。林則徐督鑄、安裝了5000至8000斤重的大炮幾十門,火力可以嚴密封鎖江面。同時,在南山與上橫檔島,南山與上、下橫檔島間的飯籮排之間江面最窄、水深流急處,安裝了兩條攔江木排鐵鏈:第一條長達309丈,安裝大木排36個;第二條長372丈,安裝大木排44個。攔江鐵鏈可開可合,猶如“南大門”上兩把金鎖。由上橫檔島再北進5里,又對峙著大虎山炮台和小虎山,構成虎門要塞第三重門戶。
關天培戰死
當時負責指揮保衛虎門的是關天培。關天培(1781―1841),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縣(淮安)人。行伍出身。道光十四年任廣東水師提督。當英軍進逼虎門時,他駐靖遠炮台,另以潮州鎮總兵李廷鈺守威遠炮台,馬辰、多隆武守鎮遠炮台。他眼看海防盡撤深感痛心,恨聲不已,再次派人赴廣州向琦善求援。琦善僅派兵200人進行敷衍。援兵無望,關天培深知身處絕境,決心以死報國,特派家丁將其廣東水師提督官印送走,把自己的幾件舊衣服和幾枚墜齒裝入一隻木匣,寄回家中以示訣別。然後來到靖遠炮台,坐鎮指揮。
正月二十八日,英艦開始向虎門口集結。二月初五前,完成了進攻虎門的準備,計兵船10隻、輪船3隻和運輸船多隻。英軍發現下橫檔島沒有設防,遂於初五下午派出炮兵分隊由輪船運至該島登入,並連夜選擇陣地,安設炮位。初六清晨,南風正盛,英軍乘上風轟擊橫檔、永安炮台。守台清軍奮勇抗擊,英軍初未得勢,到後來漲潮,復蜂擁逼近,圍攻一時許,即陷。清軍陣亡300人,一部分被俘,少數突圍。英軍攻占橫檔、永安炮台後,集中兵力進攻靖遠、威遠炮台。由於風潮不順,直至上午11時半,兩艘最大的軍艦“伯蘭漢”號和“麥爾威里”號才乘漲潮冒著炮火駛抵南山一里左右的水域,以右舷炮轟擊威遠、靖遠炮台。關天培決心死守陣地,將自己的財物全部分贈將士,鼓勵他們英勇殺敵。他親燃大炮,自上午10時至下午7時,與敵激戰近10小時之久。英軍自炮台背後進攻,關天培身受數十創,血染衣甲,仍持刀拼殺,終因傷重力竭,彈盡援絕,最後含恨壯烈殉國。游擊麥廷章(?―1841)及所部戰士數十人亦英勇捐軀。虎門各炮台相繼失陷。大虎山、小虎山清軍不戰而退。林則徐對關天培英勇犧牲倍感悲痛,特寫輓聯悼念:“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雙忠同坎?(指同時戰死的麥廷章),聞異類亦飲偉節,歸魂相送面如生。”
有關的人物
林則徐
中國清代愛國政治家、思想家、詩人。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繳獲和焚毀大批鴉片,並粉碎了英國侵略者的多次武裝挑釁,表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貧寒家庭,為官清廉正直,關心民隱,為民眾所稱頌。
中舉
十一年(1806)赴廈門任海防同知書記,次年應福建巡撫張師誠招入幕府。十六年(1811)中進士,選庶吉士。曾與龔自珍、魏源、黃爵滋等提倡經世致用之學。後歷任編修、協修等京官,兩度外放江西、雲南鄉試考官。二十五年起,先後外任浙江杭嘉湖道、鹽運使,江蘇按察使、江寧布政使。任上整頓鹽務、興辦河工、籌劃海運,採用勸平糶、禁囤積、放賑濟貧等措施救災撫民。
任布政使
次年升任河東河道總督,其間,不辭勞苦,不避怨嫌,積極剷除弊端,親自實地查驗山東運河、河南黃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黃河由山東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十二年授江蘇巡撫,曾奉命驅逐在吳淞口外刺探情報的英國胡夏米商船,又協助兩江總督陶澍,採取許多利國便民的經濟改革措施。江蘇旱澇災情嚴重,他不顧朝廷斥責,上奏歷陳民間困苦,堅請緩徵受災州縣漕賦;致力興修水利工程,疏浚白茆、劉河、徒陽運河等河道。為克服銀荒和利於貨幣流通,他反對一概禁用洋錢,提出自鑄銀幣的主張。這是中國近代幣制改革的先聲。十五年和十六年(1836),兩署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積極推行淮北“票鹽”制度。
升任湖廣總督
當時時鴉片已成為危及中國國計民生的嚴重弊害。十八年(1837),鴻臚寺卿黃爵滋上疏主張以死罪嚴懲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撫各抒己見。林則徐堅決支持黃爵滋的嚴禁主張,提出六條具體禁菸方案,並率先在湖廣實施,成績卓著。八月,他上奏指出,歷年禁菸失敗在於不能嚴禁。警告:“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九月應召進京,在連續八次召見中,力陳禁菸的重要性和禁菸方略。十一月受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並節制廣東水師,查辦海口。
抵廣州
他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等傳訊洋商,令外國煙販限期交出鴉片。採取撤買辦工役、封索商館等正義措施,挫敗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煙販的狡賴,收繳英國躉船上的全部鴉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門海灘銷煙,20天中銷毀鴉片19179箱、2119袋,總計2376254斤。在此期間,林則徐注意了解外國情況,組織翻譯西文書報,供制定對策、辦理交涉參考。所譯資料,先後輯有《四洲志》、《華事夷言》、《滑達爾各國律例》等,成為中國近代最早介紹外國的文獻。為防範外國侵略,林則徐大力整頓海防,積極備戰,購置外國大炮加強炮台,蒐集外國船炮圖樣準備仿製。他堅信民心可用,組織地方團練,從沿海漁民、村戶中招募水勇,操練教習。七月因義律拒不交出殺害中國村民的英國水手,又不肯具結保證不再夾帶鴉片,他下令斷絕澳門英商接濟。義律訴諸武力,挑起九龍炮戰和穿鼻洋海戰。林則徐親赴虎門布防,督師數敗英軍。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貿易。十九年十二月實授兩廣總督。此時他已覺察英國正蓄意發動侵華戰爭,以所得西方訊息五次奏請令沿海各省備戰。
道光二十年
鴉片戰爭開始後,英軍攻粵閩未逞,改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驚恐求和,歸咎林則徐在廣東“辦理不善”,屢次下旨斥責。九月林則徐被革職,留粵備查問。但仍奔走察看要隘,籌募壯勇守衛廣州,反對欽差大臣琦善畏敵求和。繼而向主持粵戰的奕山上防禦建議,不被採納。
道光二十一年
林則徐受命赴浙江協辦海防。在浙積極籌議戰守,提供炮書,幫助研製新式炮車和車輪戰船。五月道光帝以廣東戰敗,歸咎前任,林則徐被革去四品卿銜,從重懲處,充軍伊犁。途經鎮江,授老友魏源以《四洲志》及有關外國資料,囑撰《海國圖志》。旋因黃河在河南開封祥符決口,釀成水患,奉旨往河南黃河工地治河,工竣仍戍伊犁。
道光二十二年
他協助辦理墾務,親歷南疆庫車、阿克蘇、葉爾羌等地勘察,行程三萬里,所至倡導水利,開闢屯田。又繪製邊疆地圖,建議兵農合一,警惕沙俄威脅。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陝甘總督,次年轉任陝西巡撫。二十七年升雲貴總督。曾先後平息、鎮壓西北、西南民族衝突和人民起義,整頓雲南礦政。二十九年因病辭職歸籍。三十年九月(1850年10月)奉旨為欽差大臣,赴廣西鎮壓農民起義。十月抱病起程,1850年11月22日病逝於潮州普寧縣(今廣東普寧北)行館。清代著名思想家、史學家魏源聞訊輓聯對其一生人品和功績,作了全面和崇高的評價:“品望重當朝,猶憶追陪瞻雅範;褒榮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遺徽。”
鹹豐元年
鹹豐帝賜祭葬,諡號“文忠”,晉贈太子太傅。林則徐逝世後,全國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林則徐之作
著有《雲左山房文鈔》、《雲左山房詩鈔》、《使滇吟草》等。所遺奏稿、公牘、日記、書札等輯為《林則徐集》。
http://lzx.chinaspirit.net.cn/dsnb.htm
關天培
關天培,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後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餘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後,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為信炮台;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台,增建永安、鞏固炮台,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鑄6000斤以上大炮40門,安置各炮台。同時抓緊訓練,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鎮遠、威遠炮台間增建靖遠炮台,首次安設西洋銅炮,並在橫檔東側水道架設排鏈兩道。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到粵禁菸,協助緝拿煙販,收繳鴉片,並指揮水師多次與英艦船交火。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欽差大臣琦善至廣東,一意主和,懈於防務。1841年1月7日,英方發動虎門之戰,企圖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動艦船10餘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月26日,英軍又以戰艦10艘、汽船3艘,配以登入部隊,猛攻橫檔島一線6炮台。關天培于靖遠炮台督軍頑強抵抗,並親燃大炮對敵轟擊,負傷力戰殉國。其辦理廣東海防的奏摺公牘,輯為《籌海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