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睛丸(《顱囟經》)

虎睛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顱囟經》卷上。主治小兒二十四種驚癇,壯熱,手腳抽掣,嘔吐,夜啼,眼腫。

基本介紹

  • 名稱:虎睛丸
  • 出處:《顱囟經》卷上
  • 組成:虎睛、梔子仁、茯苓、牛黃、人參、鉤藤、大黃、犀角末、黃芩、蛇蛻
  • 主治:小兒二十四種驚癇,壯熱,手腳抽掣,嘔吐,夜啼,眼腫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虎睛一隻,梔子仁、茯苓各二分,牛黃少許,人參一分,鉤藤、大黃各四分,犀角末一分,黃芩一分,蛇蛻(燒灰)七寸。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黍米大。隨年丸數,輕者一服,重者三服,空心熱水送下,奶汁下亦得。

主治

小兒二十四種驚癇,壯熱,手腳抽掣,嘔吐,夜啼,眼腫。

使用注意

乳母忌一切生冷、油膩、毒物。

附方

名稱:虎睛丸
組成:青黛、全蠍、硃砂、囀香、腦子、白附、水銀(炒,研)、僵蠶、蟬蛻(去大足)、鐵華粉
用法:上為末,用半夏末煮糊為丸,如雞頭子大。一歲兒每服半丸,三五日進一服,薄荷湯研比
主治:驚啼瘛瘋,心神恐悸,中風不語,角弓反張,或驚搐太甚
出處:《普濟方》
功用:去驚,安魂魄
名稱:虎睛丸
組成:虎睛(酒浸一宿,炙黃)、丹砂、鐵精、子芩、大黃、龍齒、梔子仁、銀肩、蜂房(炙)、鉤藤鉤、柴胡、白鮮皮、麻黃(去節)、雷丸(炙)、羌活、沙參、升麻、牛黃、蚱蟬(去翅足,白死者)、防葵、蛇蛻皮(炙)、細辛、石膏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四五歲兒每服十九
主治:小兒一二歲發癇,至大不愈成癲病,發無時,口出白沫,並大小便不知出
出處:《普濟方》
名稱:虎睛丸
組成:丹砂(研)、虎睛(研)、牛黃(研)、麝香(研)、犀角(末)、鉤藤、白茯苓(去黑皮,銼)、黃芩(去黑心)、人參、梔子仁、大黃(濕紙裹,煨熟,銼)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九,五歲兒每服二丸,煎金銀湯化下,人參湯亦得,量兒大小加減
主治:小兒諸驚癇
出處:《普濟方》
功用:壓驚,鎮心臟
名稱:虎睛丸
組成:虎睛(炙)、遠志肉(姜制)、犀角、石菖蒲、茯神(去皮木)、法制半夏、麥門冬(去心)、人參、膽星、琥珀、麝香
用法:上為極細末,甘草膏為丸,如芡實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九,金銀竹葉燈心湯送下
主治:癇瘧,邪氣入心
出處:《萬氏家抄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